一
蔣介石滅我之心有增無減。第三次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計劃破產後,便又開始了第四次圍剿的部署。
五月二十二日,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公布由蔣介石親自出馬,擔任鄂豫皖剿匪總司令。六月十二日,蔣介石在廬山召開軍事會議,重新組織力量,計劃對根據地實施新的圍剿,企圖在短期內撲滅紅軍。蔣介石在廬山軍事會議確定了三步棋:第一步,搞垮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第二步,搞垮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三步,搞垮中央革命根據地。這是一個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紅軍力量的計劃,用心險惡。蔣介石親自出馬,積極部署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圍剿”。
蔣介石的“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設於武漢。下轄左、中、右三路軍。除左路軍專對湘鄂西區外,中、右兩路軍共二十四個師又五個旅約三十萬人,全力圍攻鄂豫皖根據地。
中路軍由蔣介石親自兼司令官,指揮六個縱隊:第一縱隊三個師,位於潢川、固始、光山地區;第二縱隊四個師,位於羅山、信陽地區;第三縱隊一個師和一個騎兵旅,位於京漢路信陽至廣水地區;第四縱隊兩個師和一個特務旅,位於麻城、宋埠地區;第五縱隊兩個師,位於薊春、廣濟地區;第六縱隊兩個師,位於京漢孝感、花園地區。總預備隊兩個師,集結於漢口。另有一個師位於京漢路兩側,一個師在浠水,一個師在光山,為二線“駐剿”部隊。右路軍司令部設六安,指揮三個縱隊。第一縱隊一個師,位於正陽關地區;第二縱隊三個師,位於六安、霍山地區;第三縱隊兩個旅,位於霍山以南及潛山地區。總預備隊約兩個師,集於合肥。夏夢石的所有部隊分在中路和右路。
總計敵人用於圍剿鄂豫皖根據地的兵力有九個縱隊,兩個預備隊,約三十萬餘人。其中有八個師,為蔣介石之嫡係精銳。另有四個航空隊,隨時支援作戰。敵主力布於京漢路東側,以中路軍之一、二、三縱隊為主攻,四、五、六縱隊和右路軍為助攻。戰術是:“縱深配備,並列前進,步步為營,邊進邊剿”,遇紅軍主力,則據地固守,待援合圍,擊破紅軍主力,則並進長追,四麵堵擊。企圖第一步占領黃麻城和七裏坪、新集、宋埠等要地,將紅四方麵軍主力驅出鄂豫邊區;第二步東西夾擊,進占皖西根據地,然後自北而南,將紅軍主力壓縮到長江北岸予以殲滅。以上部署,經過蔣介石六月二十九日到武漢親自策劃後,即開始行動。同時,提出所謂“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反動口號,強化政治機構,改組反動地主武裝,動員土豪劣紳“回鄉執政”。
敵人的這次“圍剿”,情況是嚴重的。但粉碎“圍剿”的有利條件也是存在的。這就是:鄂豫皖區紅軍取得了第三次反“圍剿”的偉大勝利後,士氣高漲,械彈充足;根據地空前擴大,紅軍誘敵深入,在運動中予以殲敵有回旋餘地。而敵人方麵,屢遭慘敗,心有餘悸;嫡係與雜牌軍之間,有矛盾可以利用。如果分局能正確分析情況,確定正確的戰略方針,粉碎敵人第四次“圍剿”是完全可能的。
二
何特派員得到了張國燾的重用,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他經常給張國燾出謀劃策。
這一天晚上,他又到張國燾的住處。一進門,又拿出了吹捧的本領,說:
“哎呀,張主席,這幾大戰役的輝煌勝利,這鄂豫皖的大發展,全是你領導的正確。過去的領導,不是挫折,就是失敗,你張主席一來,人也多了,槍也多了,打一仗,勝一仗,現在,實際上我們已左右全國的形勢啦。”
張國燾是好大喜功的人,他自己就到處吹嚷他領導的正確,他不但喜歡別人吹捧他,常常把想要吹噓的東西,通過何特派員去傳播,因此,凡是他想說的自己又說不出口的話,何特派員都能說得使他非常滿意。這會兒,他見何特派員又來吹捧他,他也正在得意忘形的時候,便說:
“哼,你不要看,有的人總覺得自己能打仗,能打仗的人一樣會失敗,關鍵是路線正確不正確,老實說,沒有我張國燾,就沒有鄂豫皖的今天,就沒有鄂豫皖的大發展。”
“我經常對別人講。”何特派員說;“鄂豫皖的每一個勝利,每一個成績,都是張主席正確領導的結果。每一個戰鬥的失利,每一個工作的失誤,都是不執行張主席正確領導的結果。”
“大家要都有你這樣的思想,都有你這樣的覺悟,我就好領導了。”張國燾得意地笑著,嘴裏不住地吐著煙圈。
“張主席,中央的軍事訓令,你看了嗎”何特派員又問。
“顧不上。”張國燾不滿地說:“他們又不了解鄂豫皖的情況。”
“我念一段給你聽聽,好嗎”
“好吧!”
何特派員身上就裝了一份文件,他掏出來,念道:
“鄂豫皖紅四方麵軍,除以留一部分部隊鞏固皖西北新發展的根據地外,主力應向西行動,擴大與鞏固鄂東區,以一個師以上的兵力過平(京)漢路,配合紅三軍行動,消滅敵人主力,造成平漢路兩旁孝感、武勝關間比較鞏固的新根據地,必要時可重新進攻黃坡、威脅武漢,調動敵人進攻湘鄂西力量,求得戰爭的解決,以造成包圍武漢的形勢。”
“他們知道什麼,不了解鄂豫皖的情況,就在那兒亂發號施令。”張國燾氣勢洶洶地說:“我們現在是勝利了要再勝利,不能停止進攻,戰鬥口號應該是:進攻!出擊!戰鬥!”
“好,在敵人大兵進攻的關鍵時刻,我們鄂豫皖又有救了。張主席真是胸有良謀,身有膽略,大智大勇,無私無畏。”何特派員問:“那中央的指示昵”
“他們說他們的。”張國燾說:“我們幹我們的。”
“可是現在又有一種情緒冒頭了。”
“什麼情緒”
“勝仗打多了,有本錢了,現在要休息了。”何特派員別有用心地說:“想好好享受享受了。”
“這就是我們隊伍中的非布爾什維克化的表現。”張國燾說:“有時候,你不讓他打,他非逞能要打,現在正是大好形勢,有利時機,隻要一鼓作氣,打到武漢去,打到南京去,那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這個時候,誰想休息也不行。”
何特派員眼睛眨巴眨巴,心裏馬上想出了主意,打吧,四麵出擊吧,把部隊打得精疲力竭,委座率領幾十萬大軍一過來,鄂豫皖隨手可得。想到這裏,他挑逗說:
“張主席,什麼事成敗在帥將,在關鍵的時刻,可千萬不能動搖決心。”
張國燾從鼻孔裏哼了一聲:
“我張國燾是說一不二的。”
“軍委會議按時開嗎”
“按時開。”
這次軍委會議是何特派員出的餿主意,要張國燾到處調動部隊,四麵出擊。他這會兒來就是很關心軍委會開不開,聽張國燾說按時開,他也就放心了,便說:
“張主席,你思想上可要做好準備。”
“不怕。”張國燾說:“反正我這個軍委主席。最後有決定權。”
“那就好。”何特派員說。
他正想走,張國燾拿出一份文件,說:
“徐向前和陳昌浩送來一份文件,是紅軍的分布、作戰準備和作戰的方案,我沒時間看,你拿去好好看看,找幾個人研究研究,這次軍委會你也列席參加,有什麼意見。盡管講。”
“好!”何特派員拿著極機密的文件走了。
到開會的時候,張國燾左等右等,何特派員沒有來,到哪也找不到他。那份文件是關係到紅軍生死存亡的大事,可是找不到何特派員,也找不到文件。把大家急壞了。
三
軍委會議還是開了。
這次會議,張國燾仍然是按何特派員出的餿主意開的,名日緊急會議,不讓師、團幹部參加,會議的議題就是研究如何繼續進攻的問題。為了爭取主動,張國燾首先提出:攻下麻城,攻下宋埠、黃陂,打到武漢去!
總指揮徐向前和總政委陳昌浩深感到部隊經過七、八個月的連續作戰,十分疲勞,亟待休整。陳昌浩首先發言說:
“自從去年秋天洗馬畈戰鬥以來,紅軍連續作戰,疲憊已極,當務之急是養精蓄銳,休整訓練,應當停止外線進攻作戰,把主力擺到鄂豫邊界,一腳踏在根據地,一腳踏在白區,邊休整部隊,邊掩護地方開辟工作,為粉碎敵人的圍剿作準備。”
徐向前同誌立即讚同陳昌浩同誌的意見,並作了進一步的補充發言。他說:
“我和總政委多次交換了意見,剛才,總政委的意見我完全同意。這樣做,老區既能鞏固,新區又能發展,同時,部隊主要就糧於新區,還可以減輕老區人民的負擔,乃一舉數得之策。現在,敵人的圍剿部署尚未完全就緒,僅在我根據地邊緣地帶構築工事,作些小規模的偵察性進攻,現在轉入反“圍剿”的準備工作,尚有比較充裕的時間。我和總政委為此專門寫了一份報告,不知張主席看後有何意見”
張國燾根本沒有看,又找不到何特派員,文件又不知在哪裏,隻是吞吞吐吐的,講不出所以然來。這時,另一位領導立即發言說:
“我不同意他們二位的意見,現在的國民黨軍隊,已被紅軍打得潰不成軍,處於‘偏師’地位,新的‘圍剿’不會來臨。現在紅軍應乘勝利餘威立即南下麻城一帶擊敵,開拓南部工作,威脅武漢。”
徐向前同誌聽了,立即反駁說:
“蔣介石的黃埔係精銳部隊還沒拿出來,我們打的都是些雜牌軍,怎麼能說麵臨之敵是國民黨的‘偏師’呢”
因為這是一個涉及全局的行動方針問題,雙方各持己見,爭論相當激烈。
張國燾因為心裏早就打定了主意,會上很多好的意見,他一點也聽不進去,其實,開這樣的會議,也是形式而已,從某種意義上講,他也常常喜歡利用某些會議,強行通過一些決議,形成組織決議,思想通也得通,不通也得通,誰要是不執行,就以對抗組織原則論處。張國燾這會兒見雙方爭執不下,便強行做出了組織決定,他說:
“我認為雙方都把意見擺出來是好的,但是我們不能無休止的爭論,形勢已經使我們必須做出決定,要對中國革命作出最大的貢獻。現在的形象,國民黨遷都洛陽,說明它進攻蘇區失敗,已成為帝國主義的走狗。從此在進攻蘇區與紅軍的戰場上,主要的火線將由帝國主義所直接擔負。而國民黨政府及其它軍閥隻擔任‘偏師’的任務。目前我們不是衝破敵人的‘圍剿’,而是要根本消滅‘圍剿’,要不停頓的進攻,勝利了要再勝利,堅決采取進攻的策略,奪取武漢門戶與湘鄂兩蘇區取得聯係,造成包圍武漢的形勢,準備直接與帝國主義作戰。所以,分局決定:紅軍立即向麻城地區開發。動員口號是:進攻!出擊!戰鬥!攻下麻城,攻下宋埠、黃陂,打到武漢去!”
四
七月天,驕陽似火,氣候炎熱,便道上塵土飛起很高,與天上的灰氣連接起來,結成一片毒惡的灰沙陣,燙著行人的臉。處處幹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天地就像一個大蒸籠,使人喘不出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氣候裏,張國燾要紅軍不停頓的進攻,不停頓的前進,不少指戰員患爛腳病,忍著疼痛,拖著紅腫的腳板強行軍,十分艱苦。就是這樣的情況,部隊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叫南下就南下,不管多麼疲勞困苦都挺得住,沒有任何怨言。
麻城、宋埠、黃陂地區為敵兩個師及一個旅駐守,互為犄角。麻城以北的福田河、黃土崗,為地主反動派武裝盤踞的堡壘。紅軍南下後,當即向麻城外圍據點發起猛攻,以實現孤立和圍困麻城,吸打黃陂、武漢方向的援敵的作戰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