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西南角的印尼有大大小小幾百座火山(整個印尼的島嶼就是由火山噴發形成了,所以沒有火山就沒有印尼),其中有記錄的活火山就有近130座,故享有“火山之國”的稱號。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爪哇島東麵的婆羅莫火山了。訪問婆羅莫火山的門戶是東爪哇的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一個很中式的名字,山東也有一個泗水),不過去東爪哇的人很少有人參觀泗水,大家都是直奔南麵的婆羅莫火山。
婆羅莫火山就其本身來看,隻是火山家族中一個很醜陋的小矮子。所以婆羅莫火山的名聲並不是完全來自它本身,而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包含婆羅莫火山在內的婆羅莫-騰格爾-賽梅露國家公園。這麼長的一個名字是有來由的:幾百萬年前當爪哇島剛剛形成時,這裏是一座被稱之為騰格爾的巨大火山。在後來的一次大爆發中,由於火山熔岩的過渡噴發,整個山體驟然塌陷,形成了一個直徑五公裏的巨大沙盆(學名火山臼),也就是今天的騰格爾沙海。之後火山的繼續噴發,形成了新的火山口,包括沙海南麵的賽梅露火山,沙海中部的婆羅莫,巴多克,庫爾西,瓦坦甘,維多達倫五座火山。其中除了巴多克之外全是活火山,而且近3700米高的賽梅露是印尼第一高峰(在東南亞僅次於馬來西亞的金那巴魯峰)。這樣一組奇異的火山群聚集在幾十平方公裏範圍內,又有巨大的沙海陪襯,對於一位居高臨下的神靈來說,不正好似一壇盆景。而這位神靈也為我們準備了觀看這壇盆景的觀景台:位於騰格爾沙海北部邊緣的帕南伽坎峰(2770米)。為了讓大家對這“上帝的盆景”有個深刻的印象,我在Google定製了地圖〔婆羅莫之旅〕,上麵包括我們的旅遊線路。
前往婆羅莫火山的最大障礙是印尼旅遊信息的極度貧乏。盡管從Google地圖上可清晰地看到整個婆羅莫-騰格爾-賽梅露國家公園,甚至包括帕南伽坎峰的觀景台,但到底如何前往卻眾說紛紜。最令人生氣就是那些去過而還肯在網上分享的驢友大多是路盲:明明自己是從西邊上山的,卻口口聲聲說是從東麵上去的。如果完全把旅途托付給當地的旅遊團,也有一定的幾率會上當受騙(旅遊團欺騙旅客對亞洲人來說是習以為常的事兒)。最後通過當地朋友和維客旅行網站的幫助,我們才最終確定了路線:地圖〔婆羅莫之旅〕中指示了東西兩條線路,西線(紅線)通往帕南伽坎峰觀景台,東線(藍線)通往東麵較為低矮的觀景台賽摩羅.拉旺(2100米)。這兩個觀景台雖然水平相距隻有兩公裏,但卻需要兩條完全不同的進山路線,原因很簡單:從一個觀景台到另一個,要麼靠人力克服幾百米的垂直距離差(看過我前麵日誌〖石鼓鎮之長江第一灣〗的朋友或許記得,我們花費了六個小時才往返高度差600米的觀景台),要麼必須靠四輪驅動車穿越騰格爾沙海(要花銀子的哦)。如果選擇住在賽摩羅.拉旺,人力攀登或者四輪穿越倒是可行,但我們由於賽摩羅.拉旺旅館的惡名而選擇住在景區之外的度假村,於是隻好通過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進山了。
時間是前往婆羅莫火山的另一個較小一點兒的障礙。爪哇島雖然跟北京同在一個時區(東八區),但卻硬要使用東七區的時間。而我們待著的新加坡卻跟中國同步:明明自己在東七區,卻使用北京時間。這樣的結果就是新加坡七點日出,爪哇島卻是五點日出。婆羅莫景觀最著名的就是日出時刻,但為了要趕日出可苦了我們了。由於我們的旅館在公園之外離帕南伽坎峰觀景台80多公裏的地方,而其中30公裏要從海拔200米攀升至1900米(車速最多達到30公裏/小時),最後20公裏左右(在一個叫托薩裏的小山村進入公園大門之後)又不能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而必須租用當地司機駕駛的四輪驅動車(後來證明這倒不是當地人為了賺錢的點子,從1900米的托薩裏至帕南伽坎峰觀景台需要垂直爬升近900米,道路實在是艱險),整個行程預計需要三個小時。為了保險,我們一點半鍾就起床出門,最後還真是在四點半鍾堪堪登上帕南伽坎峰觀景台。如果住到賽摩羅.拉旺可以節省兩個小時的時間,但實在不想在那些惡名如潮的旅館中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