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繼鋼沒有走在頭幾年就修好的從雙峰鎮直通村子的沙石公路,而是喜歡這條從上學時就天天走的小道。他向西翻過兩道大山梁,一座較大的村莊——薛家坳村,就顯現在大山坳裏了。薛繼鋼情不自盡地站在山頂觀看著,十年了,雖然也有過兩次因為探親而回來過,他卻沒有很好地注意到家鄉的變化。
如今仔細地觀察,卻使他無法再找回童年的記憶了;往年放牧牛羊的山坡,現在已是綠綠莊稼覆蓋著的層層的梯田;西北麵那個經常與同學們一起玩捉迷藏的雜樹叢生的大山,現在已變成雪白花朵盡染的果林;幾十間低矮草房組成的村落已變成瓦房連著瓦房,大院挨著小院的高宅寬院和小樓四起的村莊……
薛家坳原本是個很小的山寨,是在崇山峻嶺中一塊兒較為平整的山坡地上,用大大小小的石塊兒和林木蓋起的幾十間房屋組建成的村落。
1950年解放時,這裏才隻有十二戶人家。這個小村寨,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三個姓薛的獵戶在這裏安的家,他們是叔伯兄弟,後來他們的兒子、孫子們也先後在這裏成家立業,不隻是靠打獵為生了,也開墾了些農田,也飼養起了家禽家畜,所以人們就叫這裏是薛家坳了。由於娶了山外的媳婦,有些親家也搬進山裏來安家了,後來這裏的姓氏就不隻是薛家一個姓了。
很早以前的時候,因為這裏是隻有幾戶人家的偏僻小村子,又在深山老林裏,離當時的縣衙比較遠,是官府鞭長莫及之地,因此也就沒有什麼太多的苛捐雜稅,這裏卻成了一時的世外桃源。民國年間,戰亂紛紛,才有土匪、軍閥什麼的來到過這裏,也因為山村太小,沒有幾戶人家,又窮得沒有什麼油水兒可撈,所以從來沒在這裏住紮過。
之後,在帝國的幫助下,經濟才得到發展,更為重要的是這大山裏不但有著豐富的山林土特產和森林資源,還有著豐富的煤炭和銅礦、鐵礦什麼的礦藏資源。帝國為了開發這些資源,首先是從南麵,把公路修通到了五龍縣,而後把那裏又發展成了五龍市。接著開發了龍口縣、雙峰鎮……改革開放後薛家坳也迅速地發展了起來。聽說在薛家坳西山裏發現了煤礦,帝國還沒有開采計劃,私人老板卻都來撈油水了,不僅如此,為了發展雙峰鎮的工業生產,還在薛家坳村的後山裏新建設一個小水庫,還建立一個小水利發電站。因此近兩年來,這村裏的人口一天天地多了起來,村莊也在不斷地擴大著。村莊東南麵,有一條新修的通往雙峰鎮的沙石公路,人來車往的也為這個山村增添了興旺的色彩……
薛繼鋼他快走到村口的時候,就遇到了很多生疏的麵孔來往著。原來村子裏東西方向的土路,現在已是比較平坦而又寬闊的水泥大道了。道路兩邊還有了幾家店鋪,除了雜貨鋪還有飯館和百貨商店。他正四下觀看著,被一個瘦小的老人擋住了視線,那人正仔細地看著他,他也覺得那人很眼熟,但卻一時還想不起是誰了。
“娃娃,你不是大勇子嗎?”
“對呀,我是大勇子,您怎麼知道我的小名呢。您是……”
“龜兒子的,不認得我了嗎?……”
“哦,認得,認得了,您是郭老爹吧?在我家東頭山邊茅屋裏住著的。”
“對頭,對頭,現在我和你家住隔壁嘍。你媽媽可真的把你盼回來哩,快快回家吧,你媽媽得高興死嘍。”
薛繼鋼隨著郭老爹轉進了一條即熟悉又陌生的小街道。熟悉的是青石鋪就的路麵,還有遠處對著的山梁和近處還有幾間沒拆除的茅草房,陌生的是街道兩旁新蓋起了不少的磚瓦房。他家雖然也蓋起了新的瓦房,但那青石壘成的院子圍牆還是那樣的破舊不堪。他剛走到半敞開的院門前,一個短發的姑娘正領著一個小女孩走了出來。
“桂花……”薛繼鋼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小師妹,興奮地喊到。
“吆,大勇!怎麼今天就回來了?來信不是說後天才回來嗎?我沒記錯吧?我們準備明天去縣裏接你呢。”那身材要比薛繼剛還高出大半頭的姑娘不但顯得有些驚喜,還有些愧疚似的呢。
“沒記錯,沒記錯。我原打算是先到省城去看看小妹的,因為帶的東西太多,就先回家了,這不就提前了兩天嗎?”薛繼鋼一邊仔細地看著自己的小師妹,一邊憨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