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會來了(2 / 3)

開源節流,這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唯二途徑。除此之外,別無它法。

節源,江春水已經做到了極致。除了不買衣服,抽煙的檔次從之前的海韻降到現在的芙蓉王,甚至為了節省那每月幾十來塊,江春水洗車都是周末的時候就著食堂的水管親力親為。但事實證明,再勤儉的人也沒法致富。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會賺錢,而不是會省錢的緣故。

錢是賺出來而非省出來的。

這個道理,江春水懂,很早就懂了。但懂的道理多寡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好比現在,江春水再學富五車也擺脫不了自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

公務員管理法明確規定,公職人員及其直係親屬不得經商。雖然在大部分有資源有渠道的官員眼裏,這個規定的意義僅限於紙麵,完全可以無視。但對於江春水這種掙紮在底層的公務員來說,那無異於一根觸之既死的高壓線。

對於江春水來說,公職這個身份是他能夠憑借的最大資本,也是他願意苟且於眼前而不失對未來美好想象的原因所在。一旦因為錢的問題而丟掉了身份,之於農門出生的江春水來說,那無異於滅頂之災。

但是現在,江春水動搖了。

江遊說的對,這世道錢才時最好的通行證。世界上從來沒有鐵飯碗一說,再穩定的職業也不比自己銀行卡裏一連串足以保障自己下半輩子衣食無憂的存款尾數來得靠譜。

但賺錢何其難!

要是賺錢容易,江春水或許根本不會選擇到這窮鄉僻壤裏來當個縮頭烏龜。在龍潭賣水泥的慘痛經曆尚且曆曆在目,江春水實在沒有勇氣也沒有底氣重走一回那樣的老路。

這是個信息差巨大的時代,權貴階層可以憑借雄厚的資本、廣泛的人脈和超前的資訊輕而易舉攫取巨額的財富,但低等公民想要實現屌絲逆襲,除了祖墳冒青煙買個雙個球撞撞運氣之外,其實並沒有多餘的可能。貧富差距無法消弭隻會越拉越大的原因就在這裏,當資源成為一種階層的壟斷產品,窮人隻能越窮,而富人隻會更富。

江春水站在窗前聽著不遠處左江奔騰不息的的聲音,翻來覆去想著掙錢的途徑。

幹回老本行,賣水泥?這是江春水最有經驗,也最在行的事情。理論上來說,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成功概率無疑要大上許多。但建材行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吞金窟,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言,拚的就是渠道和墊資能力。江春水在心底默默盤算了一下自己可以籌措到的資金,最後還是PASS掉了這個想法。富二代可以經曆無數次的失敗,隻要取得一次成功便能成功。農二代不行,他們沒法承受失敗,哪怕隻失敗一次便是萬劫不複。

炒股?不說現在的股市完全就是一個連富人都退避三舍的泥沼,就算行情看好,在野雞大學混了四年的江春水也根本不會那玩意。至於其他像開網店、賣土特產之類的,江春水想都懶得想。要麼是沒那技術,要麼就是缺本錢。

拿一個億去掙兩個億很容易,但想拿六千塊去掙一萬塊卻相當困難。江春水算是想明白了為什麼窮人創業會那麼難。就因為窮,才想通過創業實現鹹魚翻身。但創業是需要投入的,不隻是精力的投入,更多的是需要實打實的投入票子。

窮人創什麼業?!特麼創業本就是富人閑來無事折騰的東西!

江春水想了無數種可能性,還是沒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發財路子。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就像梁旭說的那樣,走一步看一步吧。”江春水在心底安慰自己道。

江春水明白,命運之所以為命運,且使得那麼多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仍然不失對未來的希望,就是因為它的偶然性和不可預判性。沒人看得到未來,無論好壞。也正因為看不到,於是所有人都掩耳盜鈴般的希望自己的未來會是一個美好的存在。哪怕現有的所有線索都告訴他們,等在他們前麵是一個更加糟糕的未來,但他們也照舊心甘情願、一廂情願的心懷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