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海底噴泉能產生淡水河之外,在流入海洋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由於水量巨大,往往也能形成類似的淡水河。比如在非洲西海岸剛果河河口附近航行的船舶,雖然遠離大陸150千米,卻能在海洋裏汲取淡水。原來在海水下麵有一條寬闊的海底河穀,它是剛果河槽的延伸。由於剛果河的流量和流域麵積均占世界第二位,每秒鍾流出的水竟有39萬多立方米。大量的淡水不斷沿著海底河槽向洋中湧來,所以就在海洋上形成了一片奇特的淡水區。
人們在黑海西北部也發現了一處淡水區,其麵積約為900~1000平方米,由於它位於多瑙河口,人們推測它可能是多瑙河延伸造成的。由此推斷,哥倫布的船在奧裏諾科河河口外麵遇到海中淡水河,想必也是陸地大河的饋贈。
20世紀80年代末,前蘇聯科學家在太平洋一個水域發現大片海底淡水。這種海底淡水不是海底泉水噴湧出的,也不是大河河口的延伸。科學家認為,這是降水積聚引起密度升高而造成的離子滲透現象。海底岩石中有水汽,沉到海底的降水中也有水汽。當沉入海底的降水團在水壓作用下密度升高被壓入海底岸石層時,水汽會產生異常高壓,海底仿佛處於沸騰狀態,淡化了的蒸汽水就會從海底不斷滲透出來,形成了一條海底淡水河。
中國長江、黃河、珠江等河流的入海口也有淡水存在。
中國大陸架海底也蘊藏著淡水資源。1993年1月,浙江省嵊泗附近海域就發現了海底淡水資源。鑽探結果證明,有8個砂層含淡水,單井日水量可達1000噸。這裏的淡水是長江古河道的延伸。這些淡水資源開發出來,可緩解海島淡水缺乏的狀況。
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泉”。按用量標準最高的國家計算,每人每年需要1500~1800噸水。工業上生產1噸合成橡膠需要2500噸水,煉1噸鋼要100噸水。農業上生產1噸稻穀要5000噸水。無論工農業還是人類生活用水都必須是淡水。
地球上總儲水量約13.6億立方千米,但其中97.5%為海洋鹹水,陸地上的淡水約占2.5%。淡水中又有約70%在南極、北極和雪山冰川,實際可利用的淡水隻占淡水總量的0.34%。加上河流汙染,實際能利用的淡水已出現危機。因此,開發利用海洋中的淡水資源已十分必要。20世紀60年代,美國地質學家就曾圍繞海洋淡水的勘察和利用向世界各國海洋學家提出報告。他們認為,開發海洋中的淡水資源,要比海水淡化來得經濟。相信隨著陸地“水荒”的日趨加重,人們是不會讓大海中的淡水資源白白流掉的。
北大西洋上吃人的“死神島”
在距北美洲北半部加拿大東部的哈利法克斯約百千米的洶湧澎湃的北大西洋上,有一座令船員們心驚膽戰的孤零零的小島,名叫塞布爾島,“塞布爾”一詞在法國語言中的意思是“沙”,意即“沙島”。這個名稱最初是由法國船員們給它取的。
據地質史學家們考證,幾千年來,由於巨大海浪的猛烈衝蝕,使得此島的麵積和位置不斷發生變化。最早它是由沙質沉積物堆積而成的一座長120千米、寬16千米的沙洲。在最近200多年中,該島已向東遷移了20千米,長度也減少了將近大半。現在東西長40千米,寬度卻不到2千米,外形酷似狹長的月牙。全島一片細沙,十分荒涼可怕,沒有高大的樹木,隻有一些沙灘小草和矮小的灌木。
此島位於從歐洲通往美國和加拿大的重要航線附近。曆史上有很多船舶在此島附近的海域遇難,近幾年來,船隻沉沒的事件又頻頻發生。從一些國家繪製的海圖上可以看出,此島的四周,尤其此島的東西兩端密布著各種沉船符號,估計先後遇難的船舶不下500艘,其中有古代的帆船,也有現代的輪船,喪生者總計在5000人以上。因此,一些船員懷著恐懼的心情稱它為“死神島”。在西方廣泛流傳著有關“死神島”的許多離奇古怪的神話傳說,令人聽而生畏。
“死神島”給船員們帶來的巨大災難,促使科學家們努力去探索它的奧秘。為了解釋船舶沉沒的原因,不少學者提出了種種假設和論斷。例如,有的認為,由於“死神島”附近海域常常掀起威力無比的巨浪,能夠擊沉猝不及防的船舶;有的認為,“死神島”的磁場迥異於其鄰近海麵,且變幻無常,這樣就會使航行於“死神島”附近海域的船舶上的導航羅盤等儀器失靈,從而導致船舶失事沉沒;較多學者認為,由於此島的位置和麵積經常遷移變化。島的附近都是大片流沙和淺灘,許多地方水深隻有2~4米,加上氣候惡劣,風暴不斷,因此,船舶很容易在這裏擱淺沉沒。關於“死神島”之謎,仍需今後深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