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科技發明(3)(1 / 3)

〖MZ(2H〗警惕網絡威脅〖MZ)〗不久前,一起來自網絡上的威脅驚動了全世界。1997年12月8日,一批身份不明的黑客在網絡上發出威脅,要求美國政府釋放被囚禁的“網絡壞蛋”凱文?馬特尼克,否則他們將啟動已置入環球許多電腦中的病毒。這是世界首例網絡勒索案。

凱文?馬特尼克被捕前是世界著名的“網絡壞蛋”。“他用一台普通的家用電腦,曾順利地通過了美國“一號敵人電腦庫”的重重封鎖,進入“北美防空指揮中心”係統,翻閱了不少數據資料。他在網上隨意製造危害,受害公司包括摩托羅拉、富士通和隨身電腦製造商諾基亞。直到他遇到了反電腦犯罪的對頭下村都富,才落入法網,並於1995年2月被判刑。美國聯邦法院的三名法官一致否決了馬特尼克假釋出獄的請求,他們說:如果讓馬特尼克假釋出獄,無疑於放虎歸山,整個美國,甚至整個世界都要亂了套。據網絡黑客們稱,病毒的部分邏輯炸彈將於1998年聖誕節啟動,在全球電腦網絡四處肆虐。在此之前,一旦馬特尼克獲釋,他們提供破解法。

此事讓人困惑的是,人們不知道這是黑客們簡單的惡作劇還是真實的敲詐。如果是真實的,據專家們說,邏輯炸彈將破壞計算機硬盤,使數據全部丟失。那麼,對此事該怎麼辦?如果是假的,如何確認?萬一以後莫名其妙的人都在網絡上亂發威脅,豈不亂套?這正是此事真正的威脅所在,它的進展和處理狀況將對後來者具有參照作用。隨著世界日益網絡化,類似的事還將發生多少,人們不知道。而現在生活與網絡的聯係又越來越緊,來自網絡的威脅是否將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頭號問題。

我國不少地方已加入國際互聯網,此事的威脅對他們同樣存在。隨著與世界接軌的步伐,中國全麵進入世界網絡是遲早的事。因此如何保護我們自己的安全問題,已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MZ(2H〗智能機器人與人爭高下〖MZ)〗貝拉德的樣子像個孩子,然而她已經是英國愛丁堡大學人工智能係的哲學博士研究生了,而且是運動智能機器人研究組的重要成員。

智能機器人是一種能夠模擬人類大腦活動,具有模式識別、學習、容錯和糾錯等能力的機器。它能夠部分代替人的腦力和體力活動。貝拉德所在的研究組正是研究這種能夠模擬人類運動的智能機器人的。

他們研製的機器人裝備著多種紅外線傳感器,類似於博物館裏安裝的防盜用紅外線傳感器。機器人在模擬大腦運動思維過程、掌握複雜運動技巧方麵十分驚人,“他們”會打橄欖球,會相撲,水平也相當高。

但是,貝拉德並未沉浸在這些成績裏,她另闖蹊徑——研究“學習機器人”。現在已研製成功兩台樣機,一台為“老師”,一台當“學生”。“學生”規規矩矩,唯“老師”話是聽,能夠認真向“老師”學習詞彙。這兩台機器人身上裝備有多種性能的傳感器。視覺傳感器可以使它們繞過障礙物,相互確認各自所在的位置。無線電收發器可以使它們相互“交談”。

貝拉德為“學生”編製的程序隻準跟隨“老師”,亦步亦趨,而為“老師”編製的程序卻可以毫無目的地隨時漫遊。當“老師”發現“學生”處在自己的背後時,就發出無線電信號,通知“學生”站住,然後命令“學生”必須跟自己步調一致:它爬坡,“學生”也爬;它下坡,“學生”也緊隨其後。

貝拉德說,“學生”在學習1個半小時詞彙以後,便可以歸納出在特定情況下有邏輯聯係的句子。但是,它還不能處理涉及複雜的語法和措詞的問題。因為這種能力需要有更強大的運算能力和更複雜的動作程序。然而,由於“學生”機器人是依靠語音輸入傳感器動作的,因此,你可以教它任何一種語言,德語、英語等,隻要是語言它都能模仿。

如果說,貝拉德的研究是側重於對機器人的聽覺能力的開發的話,那麼,人們對機器人的視覺能力的開發也已做了大量的研究。60年代初期,電視攝影技術的成熟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機器視覺研究成為可能,並迅速成為早期人工智能研究的一部分。80年代初,在計算視覺理論的指導下,機器視覺研究得到了重要進展,特別是在軍事領域,西方許多國家都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9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機器視覺在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如印刷電路的檢驗、高精度導彈的末製導、機器人裝配線、汽車流量檢測等都應用了機器視覺係統。

〖MZ(2H〗科技窗〖MZ)〗消音公路高速公路上機動車輛發出的巨大噪音常使居住在周圍的居民不勝其煩。鑒於此,英國倫敦一家高速公路開發公司開發了一種別具一格的“消音公路”,據試驗可將噪聲減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