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軍事科學(2)(2 / 3)

上述幾種機械掃雷裝置,在掃雷作業前可在現有坦克上臨時掛裝,完成作業後還可去掉立即參加戰鬥。值得指出的是,現代的掃雷坦克大都是集兩種掃雷器於一身。

更利於應付戰場多變情況。比如我國自行研製的新型坦克掃雷車,車前部的犁刀可將地雷推到道路兩測;車後部的掃雷爆破器可將地雷誘爆銷毀。掃雷爆破器以火箭發動機作為動力,爆炸帶長80米,內裝400公斤鈍化黑索金,飛行距離300米,掃雷區寬度為5米,縱深達60米以上。

戰場“雷公”布雷坦克布雷坦克是坦克家族中的“雷公”,它滿肚子裝的盡是地雷,可邊走邊敷設,還可用火箭像“天女散花”一樣快速散布,布雷坦克的機動性和越野能力近似於普通坦克,駕駛室和車廂均有裝甲防護,車內配備有電台、夜視儀、潛望鏡和高平機槍。使其能在夜間作業並具備一定的自衛能力,布雷時,一般由兩人操縱:一名駕駛員、一名操作手。作業前,操作手按照指令調整好限深輪的高度和雷距檔位;作業時,操作手隻需接合液壓離合器和電磁離合器,整個布雷過程就可自動進行。若4輛布雷坦克同時作業,可在15~20分鍾內布設一個寬1公裏、縱深60~80米(4列地雷)、密度為1〔即地雷場布雷數量與正麵長度(米)之比〕的防坦克地雷場。

〖MZ(2H〗未來的智能戰爭〖MZ)〗隨著電子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模式識別、控製理論等新技術群的廣泛應用,必然會對未來戰爭產生巨大影響。可以這麼說,未來戰爭是現代化武器與智能技術的結合,統帥謀略與智能科學的結合,決策思維與智能手段的結合。一句話:是智能的決戰!

智能化的武器裝備在未來戰場上,將出現怎樣一些智能兵器呢?導彈就是智能兵器的先驅。未來戰爭還將出現:

人工智能導彈——在導彈上裝上人工智能係統,不僅能自動地、精確地命中目標,而且能在諸多目標中尋找所要攻擊的目標。如美國“黃蜂”反坦克導彈。

人工智能飛機——它可在無人駕駛狀態,對地麵目標進行自動照相偵察,自動選定目標,實施瞄準投彈轟炸。

人工智能坦克——它可在無人駕駛狀態下,自動投入戰鬥,自動選擇目標。也可按指令自動撤出戰鬥。如美國研製的無人駕駛導彈發射車“惡魔”。

人工智能兵器——如智能地雷、“靈巧”式反坦克炮彈,均具有隱蔽、靈活機動的特性,能在惡劣的環境下,“有意識”地尋找、辨別和摧毀要打擊的目標。

人工智能機器人——它是未來戰場的新兵源,可以用來探測目標、搶修車輛、掃雷布雷、施放煙幕、站崗警戒、消除汙染等。

三化一體的軍隊走向智能的軍隊表現出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綜合性:衛星預警和核武器反擊係統;戰略欺騙與戰役佯動的實施;空中機動與地麵作戰全能的空降突擊部隊;機動靈活的武裝機器人與士兵混合部隊;海戰登陸兼用的兩棲作戰部隊;攻、防、遊擊皆長的敵後特種部隊;防空、工程、核化、後勤、偽裝等技術保障能力齊備的戰役機動集群。那時軍隊係統結構是網絡型的鏈狀結構,不存在控製層,但有中心結點,其核心是統帥、司令部和智能機器。

智能特征的指揮體係智能軍隊的指揮體係將過去那種單獨的指揮、通信、控製、情報手段合一化,使它們與計算機有機結合,構成整體。形成具有一定智能水平的自動化指揮係統網絡。讓智能機器加入指揮體係,是智能軍隊的一個顯著標誌。未來戰爭,智能機器將收集、分析、處理信息,提供初級決策報告,後由指揮員和參謀人員來進行高級決策,再由指揮係統網絡下達決策命令,行使決策職能,收集決策效果,為指揮員實施新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未來戰場,智能較量成為主要內容,不僅是指揮員之間智慧的博弈,而且是智能機器之間的較量,這是不可抗拒的曆史潮流。

〖MZ(2H〗飛翔汽車問世〖MZ)〗美國發明家保爾?摩勒已試製成功一種同時兼有汽車、輕型飛機、直升飛機功能的飛翔汽車,並定名為“M400”。

“M400”裝有8部渦輪式發動機,能垂直起飛和降落。作汽車用時,最高時速為112公裏;作為飛機用時,時速在200至650公裏之間,飛行高度最高可達987米。

這種飛翔汽車將接受美國聯邦航空局的技術性能測試。如果順利通過,就會在市場推出銷售。這種一身具汽車、飛機兩者之長的飛翔汽車,可以說是交通運輸的革命性成果,其實用價值將是難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