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軍事科學(3)(1 / 3)

空中冶煉80年代初,日本宇宙事業開發團成功發射世上第一枚“冶煉導彈”,該導彈的彈頭艙裝兩個電爐,內盛鈦、鉬、鎳、碲、砷、碳等多種元素材料。導彈發射至高空後開始冶煉過程,爐溫由地麵遙控調節在1000~1500℃,每7分鍾煉成一爐鎳鉬合金。4小時後回收導彈,經測試“冶煉導彈”煉出的合金,強度比地麵冶煉的合金高2.5倍,硬度高1.85~1.90倍,純度極好,無氣孔和雜質。

導彈郵遞英國別出心裁試驗“導彈郵遞”,把郵包裝在導彈的彈頭艙,導彈飛到目的地上空,郵包借助降落傘回收。從倫敦到巴黎需一天的航空郵件,“導彈郵遞”隻需一小時便可送到收件人手中,這是當今世界最快的郵寄方法。

導彈實況傳播美國科學家試驗把帶攝像機的微型電視發射台巧妙裝在導彈上,發射台長20厘米、直徑10厘米、重3.5公斤,相當一發炮彈大小。當導彈攜帶微型電視發射台到達目標區上空後,攝像機立即對地麵300×200米區域攝像,通過微型電視發射台向遠方地麵電視接收機轉播圖像。據報道,其圖像清晰度好,分辨率高。這種“導彈電視”對海上救護以及地震、火山、雪崩、泥石流等突發性災害的災情通報和緊急救援工作能發揮重要作用。

導彈賽車美國一位賽車手斯坦?巴雷特獨具匠心在導彈上加裝三個輪子,稍加改裝後竟成為一輛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賽車”。巴雷特駕駛這輛“導彈賽車”在一幹涸的湖上飛奔,其時速達到1179公裏的越過音障的創紀錄速度。這一速度及“賽車”發明者斯坦?巴雷特的名字也被載人1991年版《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導彈“軍轉民”的應用範圍更加廣闊。據最近的新聞報道,導彈還用於體育比賽,英格蘭計算機專家利用以色列導彈跟蹤係統技術跟蹤足球聯賽,從比賽的錄像進行分析發現,曼徹斯特聯隊的貝克漢姆射門力度大,球速高達每小時156.4公裏,蒂謝爾射門球速每小時138.88公裏,紐卡斯爾聯隊的希勒射門球速每小時137.2公裏。

〖MZ(2H〗伊拉克為何打不下美英飛機〖MZ)〗在美國對伊拉克最近的幾次行動中,對武器的使用和戰術產生最大影響的莫過於全球定位係統和任務計劃係統這兩套武器係統了。這兩套係統的“沙漠之狐”行動中的廣泛使用使得作戰飛機的空中計劃時間比起1991年要短了許多。這一點對於美國飛機攻擊諸如機動的“飛毛腿”導彈發射架和“打了就逃”這類目標有很重要的作用。“沙漠之狐”中使用的第三套重要係統是“信息戰”技術。這一技術與高度精確的空戰結合起來後可以對伊拉克的指揮與控製係統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的時候,美國部隊隻有一件“智能武器”,那就是使用全球定位係統作引導的AGM—86C型“戰斧”常規空中發射巡航導彈。但許多人對這一“智能武器”的精確度表示懷疑。這使得美國痛下決心改進“戰斧”巡航導彈。這次“沙漠之狐”行動中使用的“戰斧”便是磨得更加鋒利的“戰斧”了。比起1991年的“戰斧”,改進型的巡航導彈不但裝備了更加精確的全球定位係統,而且還裝備了爆炸型碎片彈頭。這次B—52轟炸機發射的“戰斧”導彈的精確度據說可以達到15厘米左右!海軍艦隻發射的“戰斧”3型巡航導彈比起1991年的“戰斧”2型巡航導彈改進了不少:它不但加裝了全球定位係統,而且還增長了射程和加裝了更強滲透力的彈頭。

除了改進的“戰斧”巡航導彈之外,美國軍方自從1991年海灣戰爭後還發明了不少的精確製導武器,包括“聯合高級武器”、“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和改進的地對空AGM—130導彈。這些彈藥的精確度在10至15米之間。光從美國空軍裝備方麵考慮,在海灣戰爭的時候,美國空軍裝備的精確武器是GBU—24激光製導炸彈,隻占空軍彈藥總數的20%。現在,美國空軍的精確製導武器所占的比例已經高達40%。美國海軍在“沙漠之狐”中使用的精確炸彈也已經從5%上升到50%,而在“沙漠之狐”結束之後的兩次攻擊行動中,美國戰鬥機轟炸伊拉克導彈陣地時用的均是精確製導炸彈。

美國空軍在去年12月28日和12月30日兩次軍事行動中使用的AGM—88高速反輻射導彈是專門用於搜尋並且摧毀裝有雷達的敵方防空係統的空對地導彈。兩次大顯神威的高速反輻射導彈頭重68公斤,時速可高達1216公裏,射程為91公裏,彈體總重量達360公斤,直徑為25.4厘米。

那麼,為何伊拉克的防空力量在美英的打擊麵前顯得如此的力不從心呢?這首先跟伊拉克的防空力量有關。薩達姆現在擁有的防空能力相當於1991年海灣戰爭時的70%左右,主要包括4000門防空火炮。這些火炮大多使用的是40毫米的炮彈。這些伊拉克防空力量的主力火炮的射程隻有1830米左右,對平均飛行高度達3000米的美國飛機根本形成不了多大的威脅;伊拉克現有的225架戰鬥轟炸機多是前蘇聯的米格戰鬥機,這些飛機機型較老,並且由於缺乏維修部件和飛行員的訓練受到限製,所以根本無法與美國空軍進行空戰;作為伊拉克防空力量的精銳地對空導彈現在大約有1000枚左右,多數為可機動發射的羅蘭—2型、SA—7型、SA—8型、SA—9型和SA—14型”薩姆”地對空導彈。然而,最要命的是,指揮與控製這些導彈的指揮與控製係統自1991年的海灣戰爭之後大多尚未修複,並且,這些導彈多是靠雷達來瞄準敵機的,但矛盾的是:雷達開機的話,美國的高速反輻射導彈就能把整個發射架摧毀;隻在射擊前幾秒鍾開機的話,導彈根本打不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