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生物工程(5)(1 / 2)

這似乎還顯得較為簡單。一位印度醫生則更有驚人之舉,這位名叫凡尼?拉姆?巴魯阿的醫生說,他在阿薩姆邦首府附近的一個診所裏,成功地給30歲的病人普爾納?賽基亞施行了豬的心髒移植手術,在此之前,他曾把豬的心髒移植給一頭山羊和一隻猴子。

科學家們長期研究的結果表明,在眾多動物器官的選擇中,豬的器官酷似人類的器官,經過基因處理的豬器官,有望成為人類器官的主要來源。並且隨著克隆技術的進步,大大減少器官移植的風險。

然而,研究人員也指出,將豬器官移植給人有可能帶來某些災難。倫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的一份報告說,他們在豬細胞中發現了一種能感染人細胞的病毒,其他研究團體觀察到了同樣的事情。這種發現告訴人們一個不吉利的信息:將豬器官移植給人類可能引起一種新的人類病毒性傳染病。

肝髒、心髒以及其他完整的器官極有可能把動物的病毒傳播給人類。這類器官很容易通過血液循環擴散其可能攜帶的病毒。健康人的免疫係統可能強大得足以抵製這些病毒,但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由於使用壓製其免疫係統的藥物,很容易受到動物病毒的傷害,而病毒又會從他們身上擴散到其他人身上。

美國最近成功地給一位艾滋病患者進行了狒狒骨髓移植,術後病人生存良好。但是目前已知狒狒體內帶有多種病原體,會誘發各種真菌感染乃至白血病。美國得克薩斯州的病毒學家艾倫說,狒狒的骨髓可以救活一個病人,但也可能導致一場人類尚不知曉的瘟疫。從曆史上看,這種擔心不無道理,當病毒或細菌從動物轉移到人體並產生躍變後,往往會變得異常危險,艾滋病和不久前出現在非洲的埃伯拉病毒就是令人膽寒的先例。

另外一種擔憂來自“生物技術倫理學”理事會上的爭論:既然動物器官可能移植給人類,那麼,我們稱接受動物器官移植的病人是豬還是人呢?如果豬的基因在人身上世世代代遺傳,那麼,我們的後代將是幾分之幾的人和幾分之幾的豬的混合體?隨著時間的推移,豬的遺傳基因將永遠留在人類的子孫後代之中。

“福兮禍所伏”,器官移植再一次證實了這句古老的名言。器官的移植會否成為人類的災難,就目前的醫療水平而言,還很難得出肯定的答案。

〖MZ(2H〗人類壽命延長將不再是夢——再揭細胞老化之謎〖MZ)〗揭示細胞老化的奧秘是科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為什麼人到中年以後更容易患病,尤其癌症的發生率會直線上升呢?

近年來,美國學者通過對人體成纖維細胞的實驗繁殖發現,嬰兒組織中的成纖維細胞一般能分裂50次左右,成年人的這種細胞常隻能分裂20~40次,而一位80歲的老年人則不到10次。

由此可見,每一細胞的分裂次數都是有嚴格規定的。眾所周知,在細胞每次分裂前,攜帶遺傳信息的染色體會增長一倍,而且其每一半都會轉入子細胞中。但是,在染色體的終端——生物學名稱為調聚物——上述的成倍增長卻是不完全的,因此,隨著每次分裂的進行,調聚物的長度反而會變短、癌細胞的分裂次數之所以沒有限製,就是由於細胞中限製分裂次數的機製“失靈”。美國研究人員最近通過實驗指出,這一現象與癌細胞中存在著能在分裂後主動“修複”染色體終端的蛋白質有關。事實表明,幾乎所有癌細胞都含有這種蛋白,而在機體的健康細胞中(血液細胞除外),這種蛋白卻是不存在的。

機體為何會限製大多數細胞的分裂次數呢?一些學者認為與生命自身的預防措施不無聯係:在經過50來次的分裂以後,細胞遺傳結構的出錯率明顯增高,加之新陳代謝廢棄物、輻射、化學製劑及各種病毒的影響,都有可能引起基因突變。因此,細胞活得越長,它發生突變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直至導致正常細胞向癌細胞轉化。由此不難看出,機體排斥老化細胞完全是出於自身健康的需要。至於癌細胞中防止無限分裂的機製不起作用,其根源就在於染色體終端的修複作用過於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