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傳統 6麵子(1 / 3)

6、愛講麵子

中國農民生活在一個圈子裏,他們不是以單一獨立生命個體生存的,而是活在一個整體範圍裏,依附在這個整體範圍之內,這個整體大可以達到一個國家一個區域,小可以是一個村子,或者一個家族和一個家庭,或者是親戚朋友間小群體。在這個圈子裏共同生存,大家榮辱共存,手腳情深。但是也因為沒有獨立存在的意識,所以把自己置身在一個圈子裏思考,也把其他人置身到一個圈子裏杜衡。這樣,中國農民就養成了喜歡評論別人關注別人的習慣。評價他人的生活方式,評價他人的經濟狀況,評價他人的思想行為。這不是多管閑事,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幹預。不是強加於人,而是以自己為標準橫向的比對。同時,大家敏感於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敏感於自己在圈子裏的地位,敏感於自己的行為是不是符合圈子裏的價值觀。這種敏感就會形成麵子意識。

講麵子從字麵上理解應該是人的臉麵非常重要。人的臉麵在所以器管裏是最具有個人特征的。一個人長怎麼樣的關鍵還是臉部。臉部無瑕還是有疵或者有傷痕一目了然,有的臉讓人看了賞心悅目,有的臉讓人看了很不舒服。歲月給人臉帶了的變化最明顯,一看就大致知道是什麼年齡段的。臉生在頭上,自己隻能摸摸,卻不能直接看見真容。可以通過照鏡子來審視和端正,也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感知方位整理麵容,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要讓別人看。美觀或是難看是需要靠別人來評價的。麵子的含義就是從人的臉麵裏引申過來的,內容比臉麵豐富了。有別人對一個人生活、精神上的看法或評價,是讚賞還是貶責。還有一個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反思,積極響應外界的讚賞或貶責,想象別人會怎麼看待自己。一個人的麵子還能擴展範圍,一個家的麵子變成了門麵,感情上的事情變成了情麵,市場的興旺程度變成了市麵。

農民們對別人,特別是知道的人表現出強烈的看法。村子裏多的是閑言碎語,那是從一群曬太陽的老人嘴裏發出來的,是擠在一處的幾個老婦人偷偷私語中發出來的。有些農民非常勢利,嫌怨貧窮之鄰,嘲瘋落井之徒,冷落失勢之人。有的農民非常會看勢頭,對上升之輩盡巴結之能事,對富裕人家點頭哈腰。愛屋及烏,對對付親近之人也啥是好感。農民對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非常在乎,這份在乎會滲透到骨子裏,從而讓自己變得非常敏感。內在的敏感又會通過血液反應到人臉裏,有時是火辣辣的,有時是恨不得鑽進泥土裏,有時是興奮的,有時是熱血沸騰的。

因為每一個農民從小生活在一個不斷灌輸要講麵子的生活環境裏,所以講麵子的情節代代相傳。

俗話說,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這張臉要有尊嚴,要紅彤彤的走出去不被人看扁;這張臉要爭口氣,別人都是笑臉相迎。有麵子最主要的是自己不能比別人活得差,這叫不丟麵子。如果一個人比別人生活得好,那叫有顏麵;如果比別人活得差,那叫沒有麵子。在一個村子裏,各戶人家的經濟收入有好有壞,那麼總有幾戶人家臉上風光,總有幾戶人家臉生暗色。家庭收入好的農家生怕別人不知道,總是想把自家的房子造成村子裏最好的。如果旁人走過都嘖嘖稱讚,那麼主人就心滿意足了,麵子也是爭足了。經濟條件差的農家為了不掉麵子,也會東借西湊緊跟別人的步伐,造個幾層洋房。如果內部裝修錢沒有了,那麼先搭好外牆再說。結果,中國某一個地方的村子建築從外部看都是差不多的,外人就認為農民的經濟條件大同小異。其實,村子裏的人都知道誰家造房子經濟上是很闊綽的,誰家就捉襟見肘。女兒出嫁前,做母親會把所有的嫁妝都擺到幾張八仙桌合起來的台麵上展覽,眾人圍觀著,然後被依次放到男方派過來的挑擔裏。挑擔排成一長隊,村民都說嫁妝真多,做母親的就覺得自己家的女兒出嫁很有麵子,自己辦事情總算沒有給自家丟麵子。村子的某人第一個買好了摩托車,他騎著感覺自己在村子裏特威風,很有麵子。村子裏有人考上了大學,跳出了農門,那麼這家所有的人都為此感到特別風光。他們從別人羨慕的眼神裏感覺到了活著的榮耀。娶了一個俊媳婦不僅兒子開心,做公婆的也有麵子。醜媳婦最後隻得厚著臉皮去拜見公婆。女婿更是事關麵子,找了一個能幹又亮眼的女婿,丈母娘越看越喜歡,還到處宣揚,爭足了臉麵。如果女婿是白眼或瘸子,那丈母娘深感有失臉麵,對女婿盡是嫌棄。

各家各戶其樂融融,家庭場麵是一片和諧。即使有家醜也不外揚,家裏不和睦也不向外人顯示。桌麵上,大家都是同喝一碗湯,同夾一條魚。有好菜都很客氣的夾給別人吃,有好酒好煙會慷慨地分給別人共同享用。一起出去買零食,有的人即使心裏一百個不願意也會爭著付錢,如果一聲不坑看著別人付錢,那自己會感到很沒麵子。很難想象西方人那種拿著刀子自顧自吃的樣子,中國農民也是不習慣一起聚餐最後各人自負自己的份子錢。

農民的收入微薄,為了麵子,中國農民私底下對自己殘忍一些,盡量少花錢,把節約下來的錢用到辦大事情或者在重大的節日開支上麵。如果其他人家都是這麼在做,如果自己做不到那麼也是很沒有麵子的。這裏,家中的女主婦付出得最多,因為她們一般不出頭露麵,甘願忍受著超過想象的低質量生活。為了丈夫出門有麵子,就自己省吃儉用給他裝扮一新。為了孩子的不落伍,她把所有能辦的都給了孩子。為了桌子上招待客人的菜看上去沒有少,她們自己舍不得下筷子。

所謂麵子是外部形象,他既是自己享受或者感受的,也是讓別人來品頭品腳的,至於裏麵倒是次要的。繡花枕頭爛稻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外麵好看看,裏麵不管賬。但是農民們的枕頭真的都是這樣的,裏麵的填充物就是用曬幹的稻草切成小段做的。被子也一樣,外麵的被套是很漂亮的,而裏麵的棉花都是成年老化的。為了麵子,有時隻能是打腫臉充胖子,辦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花了很多的錢,欠了很多的債,真是死要麵子活受罪。

人的麵子除了展示一個人美好的一麵外,還有如何對待別人。一是做人要講情麵。時間短,情麵長。為人處世要將信譽,說出的就要做到,否則既是不給人麵子,自己也是臉麵掃地。做人要對別人客氣,尊重別人,如果是小輩,還要孝敬長輩,如果是朋友,就要兩肋插刀,否則就是做人沒有麵孔。如果不給人麵子,那麼雙方就會因此成為仇人。如果是親戚就斷了關係,如果是鄰居就成陌生人。中國農民家庭一般每餐就是兩三個菜,簡單維持著下飯。客人來了,為了給足對方麵子,都會用最好的最多的菜肴招待客人,直到對方站起來到灶間去阻止燒菜並一個勁地說菜太多了為止。如果家裏來客人招待不周,那麼是這家人不給麵子。客人來了,總是說自己招待不周,菜不好,其實這準備的菜已經是一年中最好的了,比平時好百倍。好客的程度真是超乎想象。為了這頓招待,主人把辛苦積下來的雞蛋都消費光了,把舍不得吃的酒糟肉切了,甚至把自家的老母雞也宰殺了。二是要注重對方的麵子。如果有人做了不光彩的事情,那麼自己即使知道了也不當麵點破。如果有人穿著出醜的衣服出席重大的場合,那麼隻會轉彎抹角的提醒。鄉民一起生活都是有麵孔的,當麵直接開銷對方是很不給人麵子的,一般情況下很少發生,如果發生了那麼也就沒有以後的彼此感情了。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或者說背後說人壞話的盛行或許也是一種麵子意識強又管不住自己嘴巴的最好發泄。為了明證自己是很重麵子的,所以就非常的假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