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們說:南極在夏天的時候,太陽輻射的時間比較多,可是它一到了夏天,總是陰沉沉的,到達地麵的太陽輻射就顯得比較弱了。再說,範達湖的冰麵更少了,不可能使表麵的水溫升得很高。另外,如果說是暖水下沉了,通過水的熱傳遞,應該是整個水溫升高才對,卻不可能隻有底層的水溫增高呀。況且南級的極夜時間足足有半年,範達湖得不到那麼多的太陽輻射。在這種情況下,範達湖為什麼還能保持這樣的水溫呢?
認為是地熱活動觀點的科學家們說,範達湖距離羅斯海有50千米,羅斯海附近有兩座火山,一座叫做“默爾本火山”,另一座叫做“地埃裏伯斯火山”。默爾本火山是一座活動的火山,埃裏伯斯火山現在仍然還在噴發著。這樣就可以表明,這一帶的岩漿活動得很劇烈,就會產生很高的地熱。
由於這種地熱的影響,範達湖的水溫就會出現上冷下熱的現象。
有的人也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們說,有很多的證據表明,在無雪幹穀地區並沒有發現什麼地熱在活動。所以,地熱活動的觀點根本就站不住腳。
那麼,關於範達湖的爭論,哪種觀點比較正確呢?誰也不敢最後下結論,所以範達湖又給人們一個不容易解釋的謎!
南極洲無雪幹穀地區範達湖的謎還沒有解開,又出現了另一個不好解開的謎。
從範達湖往西10千米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湖泊。這個小湖在-50℃的時候,都不會結冰,人們管它叫“湯潘湖”。
湯潘湖很小,直徑也就是數百米;而且湖水也特別淺,隻有30厘米。湯潘湖的湖水含鹽度比較高,如果把一杯湖水潑到地上,眨眼之間就會出現一層薄薄的鹽。科學家們經過觀察發現,湯潘湖就是到了-57℃的時候也不會結冰,所以人們都管它叫做“不凍之湖”。那麼,這個湖為什麼不結冰呢?有的人會說,因為湖裏的鹽份比較高,它就不會結冰了。有的科學家說,問題並不完全是這樣,湯潘湖在那麼冷的情況下不結冰。可能還是由於周圍的地熱在起作用。
南極洲無雪幹穀地區還有一個湖,叫”皮達湖”。這個湖的湖麵好像結著冰似的,人們曾經對它鑽探過,幾乎整個一個特別完整的大冰塊,所以人們又管它叫做“永凍之湖”。那麼,這個湖為什麼一年到頭都結著冰,而不被融化呢?這又是一個謎。
南極洲是美麗的,南極洲無雪幹穀地區的難解之謎也是誘人的。它的這些謎什麼時候才能完全被解開呢?等著科學家們一代代去探索吧……
櫟樹島“大錢坑”之謎
1795年夏季的一天,櫟樹島故事的現代篇平淡無奇地開始了。3個10多歲的男孩丹尼爾·麥克基尼斯、約翰·史密斯和安東尼·伏恩獲得了一天的假期。18世紀加拿大人的生活是艱苦的,每天要從事捕魚、種田和伐木等繁重體力勞動。
但他們有決心、有力量,有頑強的精神去戰勝困難。當能脫開這艱苦勞動的短暫機會來臨時,他們更加珍惜和充分利用它。這3個年輕人要利用這寶貴的一天假日去櫟樹島上探險。櫟樹島是大西洋沿岸環馬豪恩灣的幾百個島中的一個,期外形像一個花生,大約一英裏長,最窄的地方隻有1/4英裏寬,兩個較寬的端部海拔40英尺,較窄的中間部分則低窪為沼澤所覆蓋。隨著世紀的變遷,櫟樹島已明顯地變成兩個小島了。
島上引起他們注意的第一件事便是那靠近大西洋一邊的一片空地;在空地的中間有一塊茶托形的窪地,顯然是有人開挖過,泥土都是重新填上去的。窪地的旁邊一棵高大茁壯的櫟樹,一條粗大的樹枝伸出,正好橫在這塊窪地的上方,其枝端有人修剪過。樹枝上掛著一副老式的滑輪滑車。幾個孩子很快便得出了一個令人激動的結論:海盜船或是私掠船肯定在這兒埋過財物。
櫟樹島和大陸相隔隻有幾百碼,但島上繁茂的紅櫟樹林卻能遮住任何可疑的活動,即使生活在島上的漁村切斯特村內的居民也是如此。此外,該島素有凶險和不好客的名聲。
當地的老人都還記得許多年前發生的一件可怕的事:一夥漁民乘船去調查夜裏出現的一種神秘的光亮,一個個都是有去無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