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瑞士生物化學家。出生於一個卓越的科學家家庭。他的父親約翰·弗裏德裏希和伯父威廉·希斯都是巴塞爾大學解剖學教授。米歇爾起初在巴塞爾學習醫學,但感到他的輕度耳聾症對於一個內科醫生來說可能是一種障礙。遂轉向攻讀生理化學。因此,從1868年到1870年他在蒂賓根的菲利克斯·霍珀賽勒指導下學習有機化學並在萊比錫的卡爾·路德維希實驗室學習生理學。1871年他被任命為巴塞爾的生理學教授。
正是1869年在蒂賓根研究膿細胞的時候,米歇爾獲得了十分重要的發現。當時人們認為這樣的細胞主要是由蛋白質構成,但是米歇爾注意到某種不屬於迄今已知的任何蛋白質物質的存在。事實上他能證明這種物質完全不是蛋白質並且不受消化蛋白酶——胃蛋白酶的影響。他還證明了這種新的物質僅僅來自細胞核,因此叫它“核質”。米歇爾不久就證明可以從許多其他細胞獲得核質,它除了含有通常的有機分子成分——碳、氧、氮和氫外,還含有磷,這是不尋常的。直到1871年,被霍珀賽勒(他想證實這些結果)推遲了的米歇爾論文才得以發表。在這篇論文中,他宣布在大量細胞核中存在著非蛋白質的含磷分子。
1889年理查德·奧爾特曼給它重新命名為核酸。直到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裏克宣布它的結構之前,人們才清楚了該分子在細胞中的準確作用。米歇爾在自己的短暫生命結束前,繼續研究從萊茵河大麻哈魚的精液中提取的核質。他花了許多時間苦思受精化學,甚至在1874年推測“如果誰想假定一種簡單的物質……是受精作用的特定原因,無疑他首先想到的是核質”。不幸的是米歇爾沒有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做下去,他寧可去探索受精作用的物理模型。然而別的有機化學家積極地繼續了他的研究工作。1893年,奧爾布雷克特·科塞爾成功地識別了四種核酸堿基。
德國生物化學家科塞爾(1853~1927年),先後任馬爾堡和海德堡大學生理學教授(1895~1923年)。他最初學醫,後來在菲利克斯·霍珀-賽勒影響下轉向生物化學。在斯特拉斯堡(1877~1881年),科塞爾是霍珀賽勒的助手,繼續了關於稱為核質的細胞物質的研究,已證明核質含有蛋白質和非蛋白質部分以及碳水化合物。科塞爾還研究過精子中的蛋白質,他是第一個分離出組氨酸的人。由於他在細胞和蛋白質方麵的成就,他被授予19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據知,核酸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在動物的胸腺中,另一種在酵母中。科塞爾證明胸腺核酸含有四種氮的化合物: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而酵母核酸的不同之處在於含有尿嘧啶而不是胸腺嘧啶。尿嘧啶的結構式如下:酵母核酸中,同時還存在著碳水化合物和磷,然而並不知道它的結構和功能。萊文的工作對這些問題得出某些結論。
美國生物化學家萊文,萊文1891年從聖彼得堡獲醫學博士學位後,隨他的家庭移居美國並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化學課程。後來到德國在埃米爾·費歇爾和阿爾布雷希特·科塞爾指導下學習化學,他們引導他研究核酸。1905年他到新組建的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工作並在那裏度過他的後半生。
1909年萊文發現存在於酵母核酸中的碳水化合物是戊糖核糖,然而直到1929年才成功地鑒定了胸腺核酸中的碳水化合物。它也是一個戊糖,但是缺少核糖的一個氧原子,因此叫做脫氧核糖。
這是首次發現脫氧核糖核酸,因此核酸也就有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之分。他們還證明它是由更簡單的核苷酸組成,而核苷酸則是依堿基、核糖、磷酸的順序連接而成。由於當時分析不夠精確,得到了核酸中四種堿基含量相等的錯誤結果,從而推導出錯誤的“四核苷酸假說”。這個假說提出由四個含不同堿基的核苷酸相連接成為一個基本單位,再聚合成核酸大分子。
萊文在確定核酸為與蛋白質無關而存在的真正的分子方麵取得了成功,但是他為這種闡明所付出的代價是給它們強加一個不合理地簡單而重複的結構。因此,當探索達到分子水平的生物個性時,更複雜和多變的蛋白質結構比核酸“單調的”形式更受優待,並且一代生物化學家曾錯誤地在氨基酸的無窮潛力中尋找基因的結構。
當萊文去世前不久聽到關於奧斯瓦爾德·艾弗裏證明脫氧核糖核酸起決定性作用的第一流研究工作時,他是懷疑的。過了1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裏克提出了他們的著名的雙螺旋結構並完成了萊文和其他生物化學家在20世紀初開始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