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塞內斯卻對海德的遺囑憤怒不已,他認為應該由自己來輔佐王子處理王國的政事,並且應該讓年邁的理查德告老還鄉。
這場戰爭在名義上的起因是雙方在王國西部礦業發展上的分歧。塔斯尼斯的農業並不算發達,但林業、漁業與礦業的資源卻極為豐富。煤礦和鐵礦是塔斯尼斯的主要礦產,在加上從矮人那裏習得的先進冶煉工藝,王國便以向商業聯邦出口優質鐵材來獲得經濟發展。十幾年前,出產煤礦的礦山已然枯竭,失去冶煉燃料的鐵礦無法成為優質的鐵材,若直接將鐵礦作為商品出口,不僅獲得的利潤大大降低,在運輸方麵也要比鐵材麻煩得多。
失去煤礦的自產能力便意味著王國經濟的將會倒退和衰敗,大學士理查德認為西部丘陵一些廢棄的礦坑下依然埋藏著豐富的煤礦,於是支出國庫中的大部分資產,大規模招募礦工去西部丘陵,並且號召東部那些城市的商人進行投資。親王塞內斯卻從中作梗,糾集自己的勢力並賦予一些富商特權,製約那些商人阻止他們投資煤礦開采。
雖然哈托爾與塞內斯的關係極差,但還算比較了解塞內斯。後者在名義上因為政策糾紛與哈托爾兵戎相見,實際上多半是因為他想與先王海德那令他不滿的臨終囑托作對罷了。
現在的局麵極為不利。借著通商便利的優勢,親王軍已經逐步將攝政王軍完全困死在地形封閉的哈羅德山林地。那支在塞俄城外駐紮的騎兵部隊擺明了就是要打擊敢於出城的敵軍,而不是攻城。
高機動性的騎兵部隊在平原上可謂是所向披靡,但若令他們下馬攻城則會收效甚淺。五千名精銳騎兵可以在平原上擊敗兩倍以上於己的步兵部隊,再加上其在行軍速度上的優勢,圍追堵截更是得心應手。
塞內斯為人雖然心胸狹隘並且蠻橫傲慢,但他並不是沒有頭腦的蠢貨,狡猾程度甚至不遜於普通謀士。他也很清楚哈托爾這邊的處境隻會愈加惡化,所以不會貿然硬攻,而是抓準對手虛弱的時候才會不計手段地迎頭痛擊,之前在羅傑斯平原上那場會戰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們把騎兵部隊布置在城外隻是想困住我們而已,平原上沒有過多的樹木可以成為他們製作攻城器具的材料,所以短期內塞俄城不會遭到圍攻。各位有什麼能夠改變現狀的策略麼?”哈托爾掃視自己這幾個部下,平原的敗退令他們的臉上或多或少帶著一些低落。
“這段期間我們應該將軍隊在城裏重新修整,鼓舞士氣麵對接下來的戰鬥。將我們的騎兵全部調往吊橋堡壘布拉米,渡河繞到敵人的軍營後方進行夜間騷擾,或者試著切斷他們的補給線;我們也可以讓騎兵部隊掩藏蹤跡行軍,然後假意率兵出城作為誘餌,讓騎兵從後方包夾合圍,擊潰並驅逐他們。”提出這套方案的是伊凡·維蘭伯爵,科倫堡的繼任領主。他是一個滿臉絡腮胡的年輕人,性格忠厚思維卻很活躍,於是在內戰爆發不久後被哈托爾任命為第四軍團的將軍。
“你的計劃非常中肯,既不過於保守也不顯得太冒險。”哈托爾對這個年輕人十分讚賞,“可要想使這套方案順利進行,我們必須先確定親王軍主力部隊的位置。如果他們全部駐紮在加瑞克附近地區,這套方案的確是可行的,反之這一切將會變成無用功。你的提案對於我們的現狀很有幫助,我會認真地去考慮的。其他人還有提案麼?”
“我認為,我們應該調集王城的兵力支援這裏,直接率兵出城。接著靠兵力上的優勢占領羅傑斯平原上所有的有利據點,然後兵分兩路,一撥去佯攻塞內斯的老家索沃斯,另一撥則強攻赫拉堡。”
提出這套方案的是塞繆爾·馬裏加伯爵,耶寧城的統治者,一個性格暴躁的中年人,是攝政王軍第二軍團的將軍。他有些禿頂,掛滿勳章的燙絨長衫掩蓋不了他那圓滾卻結實的肚子,胸前那些閃亮的勳章是表彰他多次擊退圍剿北海掠襲者的證明。這個人雖然有些居功自傲,但臨陣統兵時他的表現確實頗具大將風範。
“若想遏製索沃斯極其周邊的戰力,並且強攻赫拉堡,我們幾乎要投入全部的兵力,而海港主城加瑞克會派出騎兵隊掠襲我們的補給線。而對於糧草短缺的我方來說,是根本經不起這樣的消耗的……”哈托爾直接了當地否決了塞繆爾的提案。塞繆爾在戰場上的戰術指揮能力無疑可以令己方發揮很大的戰鬥力,攝政王相信若是集結大軍,憑借塞繆爾的才能可以橫掃整個羅傑斯平原,但在戰略上,這並不被允許。戰略上,補給短缺的攝政王軍會在敵方的騷擾之下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