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老(1 / 2)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隻見聶虛或者說青帝,雖然隻是一步踏出。卻星移鬥轉,時光飛逝。達到了一種杳杳冥冥,不知不覺的狀態,此時聶虛意識已經完全成了一個過客,一點先天元魂居於這具身體眉心祖竅。而其他的一切,身體,靈魂都屬於了前世或許多世前的自己,青帝!

此世的本我真性反而成了一個旁觀者,在冥冥的指引下見證一些東西罷了。雖然一切都隻發生在一閃念間,但是聶虛覺得好似千千萬萬年,在周身青帝長生道氣的孕養下,他覺得很舒適,很愜意。此時如果有人施展絕世身通觀照聶虛身體眉心祖竅,就會發現一個奇景。聶虛他的先天元魂變得和一個嬰兒大小,微笑著,似乎得到了一種大極樂,大自在,大滿足的意韻。

蜷縮的像一個圓,雙手結印,充斥著一股無極混元道韻。正是青帝印。散發著一種先天無上,混元如意的道。此時掌握這聶虛一切的青帝顯然發現了什麼,微微笑著。將宿世中積累的無盡道境感悟一點一滴的展現在他的眼前。終於,刹那已過,青帝到了目的地,聶虛的元魂也在那種杳杳冥冥,不知不覺的狀態中醒來,念動之間他覺得自己可以感知到諸天一切種種如掌上觀紋。

他發現自己所在的地方瑰麗,磅礴,恢弘到無法用任何言語來形容,因為這些言語都是對這裏情景的褻瀆。放眼而去隻見這裏擁有不可思議數的星辰,星辰之間是不可思議數的空間,有的是完整的大世界,有的隻是種種極道之地,更多的是無數異次元宇宙,隨生隨滅。而這些星辰和空間的唯一共同點就是都散發著種種不同的生命氣息,或蓬勃向上,或陰沉晦澀或熾烈,或冰寒;或生機無限,或冷寂荒蕪。

聶虛的直覺覺得這些無量多的星辰和世界都並非死物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覺得這裏便是平時他們所知道的星辰和世界宇宙一切重重的的起源,或許這裏可以叫他星宿海,世界海。或者起源之地。青帝來了這裏便跏趺坐下,似乎在等待,又似乎是解脫......

“久遠劫前,二儀未分,混沌玄黃,光景冥遠,浩漫太虛,其中有精,彌綸無外,仿佛有象,湛湛空成,漸漸有情,有了意識。太上天君、先天丈人、天真皇人三位無極真尊遊於空無之中,各以太玄、太始、太元一炁吹入其身,乃成胎光、爽靈、幽精三光,以為命魂,又取太初真靈昊天、青天、皇天、後土、渾沌、燭龍、伏羲為魄,貫入九竅,其精遂蘧然而興,乃成虛皇真人。

三大無極道尊授以虛皇真人開天妙經三十六卷,虛皇真人於一無所有之中,足踏玄黃自然光明道氣,衝虛凝遠,法則斯經,運行功用,以無上法力,作大虛空吼,攪動阿那毘羅大風,曆七千餘劫,循環沿迭,浩浩茫茫,淪壞不知幾千萬度,方始開辟鴻蒙,分剖玄黃,成天立地,化造萬物,散布星辰,二暉纏絡,四大分崩,安立三界十方億萬世界,功莫大焉。

本來世間萬象,莫不有回歸混沌無序之態的趨勢,此乃自然法則,最是無情,簡直無可違抗。譬如虛皇真人開天辟地,修道之人求長生久視,都是有情逆天之舉,然而求一己之長存容易,欲三界之久持則難,所以開辟之初,天地每每淪壞,茫茫七千餘大劫,不知淪壞幾千萬度,最後是虛皇真人舍身散化蒼胡頡寶珠。

以為維係億萬虛空世界運轉之軸心,三尊以之孕玄分元,誕始傳真。方才化生諸天,凝成萬類。重重天地方能曆古長存,這才有了這種種天人化生,光怪陸離之多元宇宙。是故六合之間,虛皇真人功德至大,後世仙人有讚曰:

大道雖無心,可以有情求。佇駕空洞中,回盼翳滄流。淨明三界外,蕭蕭玉京遊。自無玄挺運,誰能悟冥陬?落落天漢澄,俯仰即虛柔。七玄散幽夜,反胎順沉浮。冥期苟潛凝,陽九無虞憂。親此去來會,時複為淹留。外身而身存,浮黎會良儔。

彼時虛皇真人自散身軀,化為無量大千宇宙運轉之軸心,三光七魄隨即依次化形逸出降臨,昊天、青天,自虛皇真人雙目而出,故有兄弟之名;皇天、後土,自虛皇真人雙手手心而出,有兄弟之名;渾沌、燭龍,自虛皇真人雙足足心而出,有兄弟之名。

又,虛皇真人昔者手出白光,開辟鴻蒙,散身之後,掌中白光與皇天上帝同從右手手心逸出,皇天上帝凝練白光,乃成一物,以主乾坤氣運。

七靈次第飛逸,伏羲皇帝最後乃從虛皇真人眉間泥丸而出,然而太玄、太始、太元三光攪結,緊隨伏羲皇帝其後,亦自泥丸宮同日而出,此三光即天母娘娘之初身 ,故天母娘娘與伏羲皇帝有兄妹之名,皆以三月十五為聖誕。

太初真靈,都有大神通,大法力,化為虛皇之七魄,開天辟地,虛皇身殞,複為太初七神,各稟虛皇真人之殘存意識。其中燭龍神力雖廣,靈識懵懂,渾沌無意出世,其餘五靈,都以為虛皇精神自居,有開天辟地之大功,天地當由我掌,爭鬥不知數千萬年,大千世界幾乎崩潰,最後是昊天青天,攜手同心,終於高坐天位,掌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