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此星向上衝舉,落於天中之東蒼龍連蜷之處,恰於咽喉之處。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重重守護。
恍惚中,此小小星辰垂落一抹流光,穿破真實虛幻落於聶虛靈台。霎時,隻見飛雲丹霄,流精玉光,五色鬱勃,洞煥太空,雷界風火,一時停止,神風靜默,山海藏雲,天無浮翳,四氣朗清。
隻見聶虛於虛空跏趺而坐。周身散出汨汨清氣,毫不見之前千萬雷霆擊打之狼狽。金容玉姿,左肩青龍,右擔白虎,前引朱雀,背負玄武,龍顏肅肅,鳳視閑閑,指天畫地。叩齒發聲,其音如玉,其響如金:
“我今一得鬼神輔,入地上天超古今。”
身上枉死城,刑神戈劇烈顫動。似乎是無上歡欣。隻見聶虛自袖中取出枉死城與刑神戈,輕輕拋出,伸手一指,一股法力透體而出。
隻見赤霞千道,滿空光生,刑神戈當即匿入虛空不見。反倒是那毫不起眼的枉死城化作一鬥大城池,懸浮半空,內涵九州形象,但見山河壯麗,城郭巍峨,細看之下,竟隱隱可見畫中江河奔流,風起雲動,山中草木榮苦,走獸飛禽,人天大眾,往來無數,城郭人民,紛紛如蟻,儼然一方小小淨地。
直叫人驚歎未己,隻見聶虛倏的掌心發雷,震動城池,但見城池內風雷齊動,雷雲凝聚,九州大地電閃雷轟,城中山崩地裂,血雨如注,滾滾狂雷夾雜著無數細小的悲號慘叫之聲,一時間九州城池化作地獄景。
原本飛潛動植,普天生靈具是現出原形。具是惡鬼、骨骸、邪獸、修羅等猙獰麵目。各自露出展露自身白骨相、龍蛇相、厲鬼相、魔頭相、惡獸相等神魔本相互相啖食,廝殺不休。
最後,原本小小無量世界種種生靈隻化作九種外道僧人,三十六門無形秘魔,十八類自在天魔,九大旁門妖仙。共林林總總,計七十二類奇詭生靈。隻是原本枉死城內魔眾應有億億萬萬之巨,此時也就這七十二根本尊。聶虛不由心內揣測,這枉死城是如何殘破成這般摸樣...
伴隨聶虛一點心意靜靜感悟著這枉死城種種變化,控製其中七十二種根本神魔,剔除所啖食吞噬的其他凶惡生靈的一點冥頑雜念,依著《青帝長生策》的禦魔二字精要,以道禦魔,以自身命星星力由外而內,慢慢煉化枉死城七十二道禁法,以及塑造城中神魔的一股精純偏執魔念,枉死城種種秘密也被聶虛知悉。
最後,聶虛一點心意終究觸及了枉死城內冥冥核心。乃是魔道《太上洞神五星諸宿日月混常魔經》所載最高魔法無上心魔秘密成就總咒。乃魔教秘魔一脈總綱,故又稱小乘魔道。
這門無上心魔秘密成就總咒之魔法變化,已經超脫了普通秘魔正宗煉化神魔的小道,乃是依著冥冥他化自在天變化,感應眾生無名煩惱反哺自身的無上魔法。
而隨著聶虛煉化掌握枉死城,七十二尊根本神魔也被慢慢洗去怨氣戾氣,褪去陰質,反證純陽,一點血焰從魔識深處燒起,化生出一點真靈,隻剩下那本質極為淵深的一縷萬劫不磨,精純如神,偏執如狂的金剛魔念。
至於其他陰氣,戾氣雜質都化生為無窮雜念魔頭,隨生旋滅,成為枉死城七十二尊根本神魔之外,紛紛擾擾,無窮無盡的陰魔,不過不同於七十二尊根本神魔,這些魔念隻是一點偏執的種子,如人紛紛擾擾的雜念一般,還需感應潛入眾生念頭之中,以其雜念滋養才能成長,最後化為魔頭奪去那人的本我。
而那七十二尊根本神魔,乃是宇內眾生最偏執的七十二種執念所化,隻要此界之內任意有人生出一種偏執的念頭,枉死城內的秘魔本尊便會生出感應汲取到一絲力量。
而這無上心魔秘密成就總咒又分為金剛王咒、幽冥火咒、純陽心咒、如意雷咒、五瘟總咒、菩提本咒、千幻神咒,一王六輔七道秘魔咒力。每一道咒力。都是生靈一股純粹到了極點的情緒。
其中幽冥火咒是怨、恨;純陽心咒是執、拗;如意雷咒是憤、怒,五瘟總咒是“沮、喪、絕、滅、無”五種極端負麵的情緒合成;菩提本咒是極純粹,到了無容忍任何“惡”存在的善;千幻神咒則是“虛幻,美好,欺詐,哄騙,自欺欺人等和五瘟總咒截然相反的念頭,正和五瘟總咒相對。
至於剩下的金剛王咒,可以說它才算是真正的無上心魔秘密成就總咒,為七部心魔大咒中最為精華,最為邪門,也最有可能成就正果得無上咒力。
其他的六道都算是從心魔大咒中衍生出來的道術,故而這道金剛王咒,又喚作無上心魔本咒。這部大咒亦邪亦正,可以化作金剛心,斬破一切執念,成道成聖成佛,亦可化作天魔王,使人沉淪苦海,成妖成邪成魔。
隻是自身堪破此咒,鑄就金身,成就真正佛門外道道果。比凡人登天亦難出無數倍,隻是聊勝於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