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實驗儀器的製作和巧用(7)(1 / 3)

實驗室常用啟普發生器和簡易裝置,這兩個都有一些不足之處,如化學課本上的簡易裝置製取乙炔,又不能貯存氣體,更不便於控製反應的發生和停止。為了彌補這些裝置的不足,江西省新幹中學周之雲老師介紹了一種利用廢品製成的新型氣體發生裝置——多用氣體發生器。

液體藥品瓶(麥乳精瓶);B為貯氣筒(由洗發液瓶削去底製成);C為固體藥品瓶(由透明塑料醫藥瓶鑽孔製成,瓶壁上的小孔便於液體藥品進出和排除貯氣筒中的空氣,瓶底的小孔便於微溶於水的付產物(如氫氧化鈣)的排除和液體藥品的進出,可以防止堵塞);D為單孔兩用橡皮塞(由大橡皮塞削製,大端直徑等於貯氣筒內徑,小端直徑等於固體藥品瓶內徑);E為圓珠筆芯做成的彎頭;F為醫院(輸液器)的塑料導管;G為輸液器導管上的輪式夾;H為輸液器針頭。

下麵以乙炔的製取和貯存為例,說明多用氣體發生器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首先在液體藥品瓶A中盛3/4體積的水,把導管夾緊(如圖2)檢查裝置是否漏氣,若固體藥品瓶不能接觸到水,說明裝置不漏氣。然後在固體藥品瓶C中裝幾小塊固體碳化鈣,再打開導管夾、使碳化鈣與水接觸(如圖1),即可產生和使用(點燃)乙炔氣體(可用輪式夾調節氣流,控製火焰大小)。不用乙炔時,把導管夾緊,乙炔貯存在貯氣筒B中,由於氣壓增大,貯氣筒B帶著固體藥品瓶C上升,使碳化鈣與水脫離接觸,反應即自行停止(此時裝置起貯氣作用)。因此既不要用飽和食鹽水,也不要在導管口放置棉花來防止因反應劇烈而使反應混和物衝入導管。

自製塑料槽代替常用的紙槽

製作步驟如下:

(1)取清潔無裂紋的塑料包裝帶一段(長度可視試管大小而定),將其像折紙槽一樣對折。

(2)用電烙鐵(或燒熱的鋼鋸片)沿折縫輕輕熨燙,即可定型。

特點:

(1)質地比紙堅韌,可代替角匙直接舀取粉末狀固體試劑送入試管底部,使用自如。

(2)耐酸、堿腐蝕,耐水洗,可反複使用。

(3)材料易得,製作簡便,便於推廣,也可指導學生作為課外興趣活動自製。

多功能氣體發生器

①去底葡萄糖塑料瓶②、③、④輸液器⑤、⑥單孔橡膠塞⑦玻璃管⑧尖嘴玻璃管A:水止夾使用範圍

(1)可用於製取某些氣體。如H2(A1和NaOH溶液反應;Zn和HC1溶液反應;Na和C2H5OH反應)、H2S、CO2、NO2、NO(Cu和HNO3反應)、C2H2等多種氣體。

(2)可用於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

(3)去掉尖嘴玻璃管連接一個注入器。

此裝置還可製取氧氣(粒狀二氧化錳中加入雙氧水);製取一氧化碳(甲酸鈉中加入硫酸);製取氯氣(次氯酸鈉溶液裏,滴加鹽酸);製氨氣(在銨鹽中滴加濃氫氧化鈉溶液)等氣體。

使用方法

(1)以金屬鈉跟水反應為例說明。

首先,拔開膠塞⑥(裝置的氣密性已經檢驗),在塑料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待水與玻璃管平齊為止,滴入二滴酚酞試液。用鑷子取黃豆粒大小的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幹煤油,將鈉放入玻璃管內,塞緊塞子,關閉水止。看到的現象是:金屬鈉熔成一個小球,在液麵上遊動,玻璃管內水位急劇下降,溶液呈紅色。玻璃管內水位下降的原因是由於反應產生氣體,導氣管又都關閉著,使管內壓強增大,水被壓到塑料瓶中。如果想驗證是否氫氣,可打開水止夾在尖嘴玻璃管處點燃即可。

(2)以製氧氣為例說明此裝置的使用方法。

去掉尖嘴玻璃管連接一個注入器(如圖2)。將雙氧水(B)放入注入器內,粒狀二氧化錳放入玻璃管內,關閉玻璃管與塑料瓶之間的水止夾。擠壓橡皮球(A),雙氧水與二氧化錳接觸,反應很快發生。製取氨氣、氯氣一氧化碳等氣體時的使用方法與製氧氣相似。

說明

(1)此裝置取材容易(用廢葡萄糖塑料瓶、可樂瓶、喜樂瓶、醫用廢輸液器等),製作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