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化學實驗中材料的巧用(4)(1 / 3)

選小塑料瓶,做成同洗瓶一般。瓶內裝少量試驗物質的幹燥粉未(如K2CO2)。同時,將手捏塑料瓶,把瓶內試驗物質的粉未噴在蒸發皿酒精燃燒的火焰上,即可觀察火焰的顏色。該裝置火焰可見度大,尤其是不需要透過藍色鈷玻璃就可觀察到鉀的淺紫色火焰。

做氣體發生器

A-塑料瓶B-反應瓶C-玻璃導管D-酸液E-橡皮管F-彈簧夾G-固體物質H-玻璃絲分別用雙孔塞及導管把軟塑料瓶和反應瓶相連即成(如圖三)。該裝置的原理同啟普發生器。

使用時,先把彈簧夾F打開,然後用手扌門住C管口,另一手捏塑料瓶A將酸液D壓入反應瓶B中,直至和玻璃絲H上的固體G互相接觸而發生氣體。不用時,應先將C打開,然後將彈簧夾F夾住,使產生的氣體把溶液回到塑料瓶A中。

做爆炸器

選瓶底鑽有小眼的塑料瓶,剪去瓶口成塑料筒。用手指堵住小眼後,收集滿爆鳴氣,移開手指點火,即產生爆炸將塑料筒高高掀起,並聽到砰然巨響(如圖四)。用塑料筒做爆炸實驗,十分安全,而且爆炸後塑料筒完好無損,下次仍可再用。

不花分文土製教具

為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有利學生學習化學,掌握知識。上虞縣小越中學葉茂康老師平時能動手就地取材,土法做一些簡易教具,用於教學,收到較好教學效果:

彎頭試管用於催化作用

將試管在酒精噴燈上軟化,彎成120°左右。用時將KC1O3放在試管底部,強熱熔化,用帶火星木條試之,複燃不明顯,說明氧氣分解少。在平放處放些MnO2強熱,也用帶火星木試之不燃,說明無氧氣分解出來。然後將MnO2迅速落入已熔化KC1O3上,用帶火星木條試之,燃燒很旺,證明MnO2對KClO3分解起了催化作用。

簡易試測溶液放熱、吸熱表示儀

將玻璃管在酒精燈上軟化彎成圖示,一端配上橡皮塞和空試管,橫玻管背後粘一張已打好尺度表格白紙,表示定性溫度,再在玻管中滴入1~2滴紅或藍墨水即成。如測試MH2NO3或濃H2SO4等物質溶解過程的熱現象時,隻要將試管插入溶有NH4NO3或濃H2SO4等物質的小燒杯中,紅墨水就會明顯地向內或向外移動。原理是利用試管內的空氣受小燒杯內溶液溫度影響而熱漲冷縮。

焰色燈

檢驗某些金屬離子焰色反應時,一般學校缺鉑絲,就是有也隻是短短一段,不夠用。我用潔淨棉線先分別浸透吸飽各種不同的鹽飽和溶液,曬幹,穿入玻管中配上橡皮塞子,取一小試管(平底的更好),盛上15酒精。演示時,將試管倒置點火,各要檢驗金屬離子的焰色反應很明顯,全班學生均能可見。為什麼要倒置點火,這主要酒精吸入棉線內慢,再加酒精在棉線頭蒸發了,不易點燃,倒置就可克服以上缺點,達到目的。

碘長華儀

如圖取廢舊安瓶,洗淨曬幹,裝入米粒大碘一顆(宜小不宜大),先將碘微熱,使少部分碘升華將安瓶內空氣趕跑一部分,立即在噴燈上封好口,一定要嚴密。放置備用。

如果碘量多,又有滿瓶空氣,當加熱安瓶內壓力增加,會使碘先先熔化,這樣先看到碘的液體,不利講碘升華了。這種教具保存方便,可長期使用,既節約試劑又不易汙染空氣。

隱形劃粉及其製備

江蘇省連雲港市新海中學袁君強老師介紹的這一方法製造的裁縫用劃粉,在各類衣料上的劃線能在數小時至數十小時內或熨燙條件下自然消失,故稱為隱形劃粉或自動消失裁縫粉筆。這種劃粉由著色劑、補強劑及粘合劑三類物質經調配、熔融注模而成,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效果好的特點。

著色劑通常采用在室溫下能緩慢升華的有機物,例如安息香酸、水楊酸、α-萘酚、無水鄰苯二甲酸等;補強劑可采用軟脂酸、硬脂酸等固體脂肪酸或它們的鹽類;粘合劑采用棕櫚蠟、石蠟、木蠟、聚乙烯蠟等蠟類。調正著色劑、補強劑及粘合劑三者的用量,可生產出劃線消失時間和顏色各異的係列產品。

配料中的補強劑具有改善著色劑的脆性和使混合物容易升華的作用,其添加量因著色劑的種類而不同,由實驗選定,通常每1份重的著色劑添加0001-05份重的補強劑。粘合劑的作用是克服產品的脆性,並使之易於成形,一般每1份重的著色劑中加入002-03份重的粘合劑。

本品製法十分簡單,隻需將配比好的物料加熱融化,充分攪拌後注入適當的模具中,放冷取出即為成品。

下麵介紹幾種原料易得的配方:

配方1(重量計)α-萘酚30硬脂酸10無水鄰苯二甲酸10石蠟20萘10配方2(重量計)安息香酸100木蠟20無水鄰苯二甲酸100硬脂酸28水楊酸200配方3(重量計)安息香酸100硬脂酸鈣15水楊酸100木蠟10酚酞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