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化學實驗中材料的巧用(5)(2 / 3)

(2)指示劑的製備方法,可以將原料用沸水浸泡或用沸水衝泡後再煮沸片刻,也可用果汁原液,三種方法均可采用。

(3)注意事項①製備茶汁和果汁飲料時,應使用蒸餾水浸泡,用時所使用的儀器也應洗淨,不能帶進任何酸堿離子,以免影響試驗。

②用點滴板試驗各指示劑時,各穴不能滴入過多試劑。同時,三個空穴要間隔遠一點(如24穴的點滴板,每塊可作4組實驗),以免試劑溢出混合,影響觀察。

③全部茶汁和果汁飲料最好現用現配,因為時間過長它們有的在空氣中易氧化變質、變味,影響檢驗效果。

河砂的巧用

實驗室製取甲烷多采用堿石灰與無水醋酸鈉反應,但效果不太理想。主要是由於生石灰與氫氧化鈉製取堿石灰後,粒度增大。變硬,不易粉碎,使氫氧化鈉不能與無水醋酸鈉充分混勻;同時,氫氧化鈉的腐蝕性較大,儀器損壞率高。

如何改進實驗中的不良現象呢?

河南零陵農校李君老師經多次實踐,在混合物中添加一定量的河砂,起到了妙不可言的作用。

河砂的處理

取河砂40克,加入01摩爾/升的鹽酸數毫升。進行酸洗滌,接著用自來水衝洗,烘幹,備用。

混合均勻

取5克無水醋酸鈉,3克粒狀氫氧化鈉,2克生石灰和10克河砂放在研缽中研細,充分混合,立即倒入試管中。

好處

(1)受熱均勻

河砂具有受熱快,散熱慢等特點,這樣,反應物受熱均勻,硬質試管破裂的現象明顯減少。

(2)產率提高

由於反應物混2合均勻,且受熱均勻,經實踐證明,產率得到提高,實驗成功率也加大。

(3)減少試管的腐蝕程度

由於反應物中增加了河砂,且河砂的量多,這樣能有效地阻止氫氧化鈉與試管內壁接觸,試管的腐蝕程度得到了控製。

小結

雖在實驗中添加了河砂,但其它都應按實驗室製取甲烷的操作步驟進行。

自製銅泥

高中新教材學生實驗有“雜銅的回收”,實驗所需藥品之一-氧化銅,是配給購買的“銅泥”,其外觀呈油性泥狀。在實驗中,用酒精燈(本校還未按裝煤氣)對其灼燒,不能取得灼燒效果,往往隻能燒到褐色的銅泥變成黑色泥團,而且粘在坩堝內壁(估計油尚未碳化,而起了粘的作用)。繼續加熱,情況無變化,灼燒過程隻能到此為止,可謂“半途而廢”。

考慮到“銅泥”有機物太多,酒精燈的火力不能勝任“灼燒”任務,以及坩堝洗滌時極易損壞,所以今年實驗時,上海市繼光中學陸正義老師就自製了“銅泥”,具體做法如下:

(1)取350克泥土,略微加水成泥狀。

(2)往泥土中均勻加入30克銅粉20克氧化銅粉末,或25克銅粉,25克氧化銅,並取電線中多股銅絲近2克,用剪刀把它截成1-2毫米小段,一並放入。

(3)最後加入數滴植物油,汽油,增加泥土的有機物含量,並美觀外表。

(4)把它攪拌成團,要幹要濕可加水控製。

上述方法做成的泥團銅含量掌握在12-16%之間,既節省原料,又滿足實驗量需要,這些銅泥可供4-6個班用。

用自製銅泥進行灼燒,約二十分鍾,泥塊能完全變成“煙灰”狀的物質,有機物碳化,(當然不能全部轉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無機物則或氧化或分解。向學生講明灼燒的結果,能加深對“灼燒”的理解與感性認識。以下的實驗操作照做不誤。縱觀整個實驗,效果較好,所以此法可供條件類似的學校參考。

介紹製備活性炭的一種簡易方法

活性炭是一種吸附性很強的多孔性物質,常用來脫色、選擇性分離、作催化劑載體等,是實驗中常用的物質之一。但在一些條件較差的實驗室中卻沒有或隻有少量活性炭,為此,甘肅省古浪縣大靖中學王開科老師采用了下述方法製備活性炭。

製多孔性木炭

將幹向日葵杆折成約30厘米長的小段,架在一起用火柴引燃,待燒到不冒白煙並變成紅熱狀態時,立即用幹燥的細砂蓋上,以隔絕空氣停止燃燒。溫度下降後將燒成的多孔木炭拿出來抖去上麵粘土的細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