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回 報(1 / 1)

作為第三批“支教”的大學生,我來到這個貧困的山區學校。孩子們那一雙雙質樸、純真的眼睛,讓我忘記了教室的簡陋、生活環境的艱辛,每天盡心地備課、上課,但還是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遠遠沒有鄉親們認為的那樣好。我隻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學生、他們的父母以及整個山區的人回報給我的,是他們真摯的愛戴、感激之情,是一份發自內心的尊重。第一個讓我明明白白意識到這一點的,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大嬸。

那時,初來乍到,雖然山區的艱苦條件已在心裏有所準備,但真正麵對了,才知道何謂貧困。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忍受,但這裏糟糕的夥食實在讓我難以下咽。但不吃就沒有體力,還怎麼能上課呢?後來,學校的老師給我出了個主意,去臨近的村子裏買雞蛋,回來自己做著吃,可以補身體。這裏家家都養雞,不為吃雞,是為了讓雞下蛋。孩子的學費、家裏人的吃穿,很多都是依靠賣雞蛋得來的收入。

於是趁著休息的時候,我來到學校旁邊的村子,隨便推開一家的院門,我高聲問:“家裏有人嗎?”應聲走出一位大嬸,有著普通鄉村婦女的那種淳樸。聽到我說要買雞蛋,忙不迭地拿出小半筐。我向她問起價錢,她卻叫我說個價,我回答說不清楚當地雞蛋的價格,讓大嬸自己定價。“4角5分錢一個?”猶豫了一會兒,大嬸報出這個價,然後一臉詢問地看著我。想到山區的貧困,再看看這個近乎一無所有的家,我堅持把價錢提高到每個5角,說這樣算賬方便。雖然每個雞蛋多給5分錢幫不了她家太大的忙,但好歹有些貼補。我堅持幾次,大嬸也就答應了。我暗自決定,以後隻買大嬸家的雞蛋,能幫一點兒是一點兒。

過了一段時間,我看大嬸一家的生活實在可憐,便單方麵又提高了5分錢,一個雞蛋給她5角5分。開始大嬸說什麼也不肯提價,但在我的堅持下,僵持了很久,她才終於接受了。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在默默地幫助大嬸,直到有一天,我善心的平衡被打破了。那天,我照舊去她那裏買雞蛋,剛走到院門口,聽到裏麵有說話聲,是一個蛋販子在跟大嬸講價。蛋販子出6角一個的價要把她的雞蛋全部收走。大嬸卻不肯。蛋販子說,這個價夠可以了,山裏這麼多個村子,都是這個價。大嬸說:“不是因為這個價,是因為這些雞蛋要賣給那個大學生的,人家那麼遠到我們這裏教書,又那麼瘦,我希望她胖起來,才能有力氣給孩子們上課,孩子們需要她。”

我頓時呆住了,原以為自己是在默默幫助別人,沒想到真正的助人者是這位大嬸……

來自他人的關愛能給人以春天般的溫暖,能使身處困境中的人產生堅持不懈的動力。如果每個人都能盡其所能的關愛他人,社會文明將向前邁進一大步,世界將充滿溫情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