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元寶。起來吃飯,今天跟我去老爺山攆兔子。”老爺山,在我太爺爺家的西南方向,因為傳說山頂有座石台四四方方中有經緯交錯類似仙人下棋的棋盤,故稱之為老爺山,山前有一江繞山而過,名曰:臥龍江。不是諸葛孔明號臥龍那個臥龍。而是當年我太爺爺定居於此,突然有天晴天霹靂然後驟降大雨。有人傳言在滂沱的大雨之中一條銀色白龍自天而落,大雨持續了三天。令人詫異的是,落雨的範圍隻有以老爺山為原點方圓十裏的位置,其它地方豔陽高照一如往常。待雨停之後,山上滑坡堵塞原來的子母河道,穿山而過再加上三天的大雨不知是否打通了地下的龍脈,引得地下河水上湧與子母河一起並成了一條江,因傳說於此,故後人稱此江為“臥龍江”。
咱們書歸正傳,說話的正是我的太爺爺。現在正值隆冬時節。因為要確保每天都有收獲,所以在寒冬臘月的時候人們也是要一早就起來幹活。還好冬天江水結冰變成了天然的冰道,坐個狗拉爬犁,一邊趕路,一邊沿途抓冰層下麵的大魚。既不費力,又能很短的時間趕到,落得自在。
“爸,你就在家待著吧,老馬家昨天捎口信,說今天前進公社領導要過來做交流,你在家吧,我自己去就行了。”,我太爺爺皺了皺眉頭說“前天剛做完交流,怎麼又做,難得天氣這麼好,這還幹不幹活了?”其實他也知道,我爺爺自己去的意圖很明顯,路上好走,還帶著四五條狗,坐著爬犁。那在現代來講就是開著保時捷達去兜風啊。太爺爺想了想說:“行,那你今天自己去吧,我在家。大黃(我家有五條土狗,都按顏色起的名字)我牽走,剩下的你帶走,別忘了看下火藥,別受潮了,到時候你要是遇見野豬別怪我沒提醒你。”說完轉身就出屋去院子裏清掃前一天夜裏下的雪去了。雪這種東西很神奇,下雪的時候人不會覺得寒冷,但是化了的時候,會帶走熱量,尤其寒冷。又因為雪花很鬆軟所以並不太適合剛下完雪就清理。而是要等過了夜。雪花致密連結在一起。那時候用鏟子鏟,一下子能鏟下一大片的雪而且瞬間露出濕潤的地麵。簡直是強迫症的福音。
花開兩朵咱們各表一支。單說我爺爺牽了大白小白大黑小黑套上爬犁,把獵槍背上,拿了套索和夾子以及一背包的幹糧就離開了家門。果然沒用多久就來到了老爺山上。下好套索和夾子,爺爺就把狗牽到一片樹林邊上拴上了,自己找了一棵大楊樹爬了上去開始曬太陽哼小曲,打著盹去見他素未謀麵的媳婦兒去了。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山裏突然刮起了山風,烏雲仿佛一瞬間就聚集在了一起下起了雪,爺爺被風吹醒之後緊了緊大衣又看了看天也嚇得大驚失色,在山裏遇見大雪可不是鬧著玩的,山風一吹多厚的棉襖都禦不了寒,那雪花飄到人身上化掉之後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帶走人身上的熱量把人凍僵。爺爺見狀趕忙從樹上下來。跑去牽狗,但是他發現狗不見了,繩子還在樹上綁著,地上也沒有動物拖拽的痕跡,更沒有狗的腳印。我爺爺都快嚇哭了。他心想完了,我這是睡了多久啊,都下了一層雪了。再不找個地方躲著,一定會凍死的。於是他看了看方向,徑直向山腰跑去。紙片大的雪花,鋪天蓋地的襲來,爺爺也隻好摸著樹枝,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山上走。又過了大約十幾分鍾的時間,爺爺走到半山腰的位置,這路邊赫然出現了一座廟,木質的門窗還在,不過看不到糊在上麵的油紙,隻剩下黑洞洞的洞口,看起來十分嚇人。如果在正常情況下,我想沒有哪個探路的人願意進去去,但是大雪封山,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沒法選。我爺爺一咬牙,總比凍死強,一頭紮了進去。(事實證明他這個跨世紀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不然我現在也沒辦法講這個故事給你們聽。)剛一進去,我爺爺長噓了一口氣,黃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個臨時遮擋的地方,於是他開始打掃身上的雪花並且打量這座廟,廟很簡陋,木質的供桌,陶製彩繪的神像,以及石質的香爐。簡陋,非常簡陋。不知道這裏是以前香火就不旺盛還是這裏也經曆過戰亂的洗禮,本來彩繪的神像有點泛黑。不仔細辯駁根本分不清神像的模樣,而且最為奇怪的是,這座廟裏,沒有字!一般廟裏都會有字,記載這是哪路神仙,並且生平功績。這裏怎麼沒有呢?爺爺找了幾圈也沒看到字。既然連文字都沒有,怎麼知道是哪路神仙的廟呢。還好爺爺腦子比較活絡,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嘛,於是就跪在地上雙手撐地用力的磕了三下,邊磕邊說:“小民劉元寶,因山中大雪暫不能歸家,請上仙做主收留小民暫住一夜,明天就走!感激不盡!”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事實就是如此,當爺爺抬起頭來看向神像的時候,突然發現,那個神像居然笑了一下!沒錯!是笑了一下。緊接著陰風陣陣吹得窗欞呼呼作響。又見那廟堂之中一股肉眼可見的黑風慢慢聚攏,凝成人形。那黑氣之中兩盞燭火似人眉眼慢慢地向他飄來。本就忍饑挨餓的他登時兩眼一閉昏了過去。接下來,直到現在爺爺從一個英俊帥氣小夥變成了現在總是清涼假日三件套(背心褲衩拖鞋)護體的老頭,提起這個故事的時候,眼睛裏還能看到深深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