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元節(1 / 3)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是我國最富有神秘色彩的傳統節日之一。傳說這天鬼門大開,已故去的親人將會在這一天重返人間看望他們留戀的人。當然,也不乏慘遭橫死的鬼魂也會在這一天遊蕩,他們因為怨念深重不能投胎,隻能在地府受盡折磨,這天鬼門大開,它們也就有機會去尋找自己的“替死鬼“。

事情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甘肅省西部的一個偏遠山村。

第二天就是中元節了,天還是一抹黑的時候張亮就早早起了床,因為今天他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去二十裏外的縣城買一些紙錢貢品等中元節需要的東西。“亮亮,早點去早點呦。”“知道了奶奶。“張亮今年已經二十一歲了,因為家裏窮,他在縣城念完高中就回來了,他一直想去大城市學門手藝,但無奈家裏窮,大城市雖然繁華,但開銷太大,普通農民家庭又怎麼負擔的起呢?父母從張亮十三歲的時候就去外地打工了,上中學的日子張亮一有時間就會回農村奶奶家,到十九歲高中畢業後就一直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一直疼愛這個孫子,什麼粗活累活都不讓他做,本來今天奶奶準備一個人步行去縣城,但被張亮好說歹說勸了下來,奶奶今年已經72歲了,身子骨已經大不如從前,況且家裏還有一輛破自行車,張亮無論如何都要自己一個人去,奶奶拗不過他,就答應了。張亮收拾了一下,把籮筐固定在自行車後座上就匆匆走了,但當時的農村都是土路,再加上當時天還沒有亮,張亮隻能先推著自行車,等天擦亮再騎著自行車走。雖然他都已經是21歲的小夥子了,但一個人走在黑黑的山路間,說不害怕那是假的,農村本來就人煙稀少,周圍不是莊稼就是荒地,周圍都是相同的景象,要不是幾顆粗壯的大樹充當路標,外地人早就迷路了。由於農村死了人都是土葬,所以每隔一段路就會看見孤零零的墓碑,墓碑前的貢品有的已經腐爛,有的被不知名的鳥獸啃食去了大半,墓碑上原本黑色的字跡,也在黑色的環境下顯得更黑了,甚至黑的發紅。張亮看見這些,心裏不由地更慌了,他摸了一下自己手上帶的佛珠,隻求天快點亮起來......不知道怎麼聽見了一聲雞叫,天好像在一瞬間亮了起來,鳥兒在枝頭鳴叫,甚至可以看見不遠處人家做早飯升起的青煙,萬物都醒來了,他不孤單了。想到這裏,他便熟練地跨上自行車,哼著歌走了。

一個半小時後,他終於來到了縣城,縣城對於他來說最熟悉不過了,從小學到高中他一直都在縣城,這裏的每一處景物,每一條小巷都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腦海中,毫不誇張的說,他就算隻憑聽聲都可以判斷具體地點。由於第二天是中元節,街上多了許多賣紙錢燭火的攤位,張亮挑了一家種類多的,按照奶奶的吩咐買了紙錢香火,又去買了些貢品,最後又給親愛的奶奶買了她最愛吃的牛記蒸包,跨上車往回家的方向去了。

來時的路大多都是下坡路,騎著自行車自然好走的多,但回家就不一樣了,蜿蜒崎嶇的山路一條又一條,不怎麼陡的路他還可以騎著走,但遇到上坡路就得下車推著走了。張亮推著車一步一步走著,雖然和來時的風景一樣,但現在正值中午,太陽當空照,雖然隻有他一個人,但心裏也完全不害怕。走著走著,突然覺得腳底像鑲了鐵一樣,沉重的讓他邁不開步子,他吃力前行著,突然眼前一黑,暈倒了......”小夥子,不好意思啊,我實在是餓的不行了,我去吃點你的東西吖。”張亮迷迷糊糊的聽見一個蒼老的聲音對他說了這些話。他微微睜開眼睛,看見了讓他永生難忘的一幕!他給奶奶買的包子懸浮在空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著,像是一個全身透明的人在啃食這些包子!張亮想喊出來,他想爬起來狂奔,但他都做不到,豆大的汗珠濕透了他的衣衫,他隻能感覺到刺骨的寒冷還有近乎千斤的重力。“我是在做夢,快點起來!”他在內心無數次這樣告訴自己,但事與願違,他越是掙紮,就越感覺壓在身上的重力越來越大!終於,他支撐不住,再一次暈倒了......不知道過了多久,那個蒼老的聲音再次響起:“小夥子謝謝你啊,我吃了你的東西也不能不報答你不是?你八字弱,很容易跟上髒東西,明天是中元節,晚上你最好不要一個人走夜路,記住我說的話......“”啊!!!“隨著一身尖叫,張亮終於醒來了。他喘了幾口粗氣,心裏還是對這個夢半信半疑,他慢慢爬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土,小心翼翼地把散落在地上的各種東西撿起來放在籮筐裏並清點了一下,一個都沒少,”呼.....“張亮長籲一口氣,狂跳不止的心也漸漸平複下來,這下他徹底放心了,他堅信這隻是一個比較真實的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