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大腦的一種特殊功能,其秘密何在?有這樣一個故事,43歲的貝特拉姆茫然不知所措:糟糕,鑰匙怎麼不見了?記得明明將鑰匙放在過道裏的大理石板上了,難道真的給塞到別的什麼地方去了?這位德國慕尼黑市的律師近來很健忘,甚至記不起自己將小汽車停放在什麼地方。貝特拉姆與很多40歲以上的人一樣常常會發出放樣的疑問:難道記憶力不管用了?幾十年來,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化學家和神經病學家都力求找到一種方法,使人的一生都能保持良好的記憶力和腦功能。記憶的奧秘除老年人外,年輕人甚至兒童也會失憶或記憶力減退。人失去記憶會怎樣呢?沒有記憶力,我們甚至不知道椅子是什麼。勢必每次看到椅子時都得問它叫什麼,它是什麼形狀和有什麼用途。如果失去記憶,我們將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不會解決任何一個問題,沒有智力,也沒有理智。記憶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研究人員認為,記憶應當包括信息的識記、保持、再現等三個方麵。如:識記是見到桌子後將其與周圍的物體區別,並在大腦皮層形成相應的反應;保持就是將桌子作為一種痕跡留在大腦中;再現或再認是痕跡的重複出現。
記憶的產生應該是1000億個大腦細胞協同努力的結果。當“桌子”這種新的映象進入大腦後,神經細胞先貯存,後由軸突一個個互相聯通,最後信息在每個細胞裏存留下來,人才開始產生反應,眼睛看到的景象“桌子”在大腦中固定下來。科學家對老鼠和果蠅等動物進行研究後發現,對大腦蛋白質供應的改變會帶來一連串記憶方麵的變化,如注入特殊大腦蛋白質的果蠅會受到幹擾,遭打擊的地方記憶猶新,不易捕獲;普通的果蠅就很容易自投羅網。在改變了實驗鼠大腦中的蛋白成分後,它會喪失平時的機靈勁,變得糊塗和再也找不到食物。上述實驗給闡明記憶的神經機製展現了一定的前景。由於人腦結構的高度發達,所以,人類的記憶活動肯定不同於動物的活動。除了神經軸突和化學載體外,人的記憶還與什麼有關呢?
人類的記憶應該由腦的各個功能區聯合活動才能實現,因此,大腦某些部位的損傷會引起相應的異常反應。比如,大腦內海馬狀突起部位受損的病人能夠牢牢地回憶起事發前的小事,而對事發後的任何事情都沒有記憶,而有的則正好相反。大腦內部英國一名叫尼爾的男青年,一次外傷後完全喪失了新的記憶。問他放學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他說不知道。但如果要求他寫下來,他能準確地寫出大街上碰到的每一個人,然後他又會問別人:“我寫了什麼?”
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有趣的試驗,他們將紐約現代博物館的名畫一下子全部拿掉,然後要求職員各自回憶原來的擺設。結果每個人隻記得與自己有關聯的方麵。因此,有人認為記憶是按時間順序一層一層地積累在大腦層上的,但由於編碼的原因還未搞清楚,所以當有“一扇門”打不開,“密碼”被鎖住時,記憶就會出現空白。除了各種自然、病理性、創傷性記憶衰退外,還有一種虛幻記憶,幾乎人人都有記錯事情的時候。如明明把書放在沙發上了,可就是找不到。經過一陣瞎折騰後,才突然發現要找的書竟然在桌子上。難道把書放在沙發上的動作根本就沒有發生,隻是一種幻覺?記憶與幻覺是否有界限?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羅福特斯對記憶進行了多年的研究,結果發現一些奇特的現象。人能不能記得從未發生過的事情?他向一些兒童提示他們小時候發生的事情,比如:曾經在商店走失,嚇得直哭等等。結果顯示,這些兒童真的回憶起這些小時候並沒有發生過的事情,甚至在提示下,回憶起他們出生後第一天的情形。這種奇怪的“記憶”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是根本不可能的。羅福特斯給這種現象起了一名字:“想象膨脹”,又稱“虛假記憶”。當然,虛假記憶也不是完全沒有用處,它可以幫助治療某些疾病,比如對厭食症的治療。厭食症患者自己已經瘦過了頭,但還認定自己太胖而不肯吃東西,通過外部提示誘導他們“回憶”起過去的體重,可能會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