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如此神奇,人類是否對它隻能聽之任之?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那人類諸多與腦有關的疾病就可能治愈。相信科學絕不是神話,那麼記憶能否移植?這個迷人的想法是否超越了現實?其實,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因為,人類曆史上第一例活人大腦切除一半的手術,曾在美國馬裏蘭州巴爾的兒童醫學中心成功地進行過。

安伯·拉米雷斯是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的一名15歲的女中學生。她從小就患有一種罕見的腦病——拉斯穆綜合症。這是由拉斯穆病毒侵入大腦後引起的怪病。發作時,她口吐白沫,四肢抽搐,頭部異常痛疼。十幾年來,父母帶她不知到過多少著名的醫院,求過多少名醫,可都無濟於事。她的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了。手術左右大腦的分工發病時,經常頭痛得不斷慘叫,甚至用頭拚命撞牆,痛不欲生。在兒童醫學中心,專家們經過會診提出一個大膽的方案:將她的左半腦全部切除。這一決定有著很大的冒險性:如果成功,將是科研史上的一次飛躍;假如失敗,拉米雷斯很可能死於手術台上,即使不這樣,她也可能活不長,或者成為植物人。

可喜的是,拉米雷斯很幸運。手術的成功甚至超出事先最樂觀的預計,僅僅花了9個小時就圓滿結束了。麻醉消失後,醫生們發現拉米雷斯不僅沒有成為植物人,而成功地保持了右半腦的主要功能。這真是人類腦醫學史上的奇跡!

但是,由於隻有半個大腦,小拉米雷斯喪失了大部分記憶。這給她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於是醫學專家策劃了一個更大膽的方案,為她移植一個左半腦。他們相信,新植入的左半腦不僅可以成為拉米雷斯的包括記憶在內的精神活動載體,而且可以給她帶來一些植入大腦可能保留的記憶。隨著現代電腦芯片技術的日新月異,他們試圖利用最新的芯片技術,進行人腦運動記憶的移植。這次手術也成功了。人類科學史上遺留的“問號”終於變成了“句號”。

盡管一些科學家對記憶移植進行過多方的探索,但目前這項當代“最富吸引力”也是“最富挑戰性”的前沿科技之一仍然進展緩慢,同飛速發展的其他學科相比,還處在比較低級的階段。近幾年來,專家們一致認為,記憶移植意義重大,記憶移植太迷人了。人類的全部思維能力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大腦中的思維材料,包括全部的知識;另一部分是運用這些材料進行思想的過程。前一部分就是記憶。人腦約有190億個細胞。如果將人腦的全部記憶能力比做一隻電腦硬盤,那麼一個記憶力再強的人,一個即使能將大英百科全書背下來的人,他的“記憶硬盤”也隻使用了不到10%的空間。而記憶移植就是通過拷貝的簡單方式,來迅速擴大這個硬盤的利用空間。它的巨大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眾所周知,人腦比任何動物的大腦都要複雜得多。如果說,我們對動物大腦的認識還處於低級階級,那麼對人腦的認識就更是這樣了。可以說,人腦至今仍是一上無比巨大的“認識黑箱”。由於記憶移植對人類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盡管困難重重,可是相關的實驗一直在繼續。我們熱切地盼著能在不久的將來揭開人類的記憶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