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科學快走到盡頭了嗎?(1 / 1)

約翰·霍根在1997年出版的發生重大影響的《科學的終結——在科學時代的暮色中麵對知識的限度》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我們能獲知想要知道的一切嗎?如果不能,即存在著科學的終結(極限),那麼何為科學的目的?人類的科學真要走到盡頭了嗎?愛因斯坦持“科學末日”觀點的人認為,隨著科學領域不斷取得成就,人類麵臨的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差不多都已經解決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無法回答的問題(如思維的本質)或無法證實的理論。持這一觀點的人還發出半導體行業將麵臨“2010年黑幕”的威脅的警告,其根據是目前技術的發展趨勢可能會使計算機芯片因體積過小而不能有效工作,或因成本過高而無法投入生產。

盡管霍根陷入了自掘的陷阱,但他也確實提出了重要的問題:我們今後還會做出重大的科學發現嗎?如果能的話,那將是什麼樣的發現?生命起源?意識本能?智慧生命是基本物理學定律的必然結果,還是宇宙的偶然產物?《科學》周刊的一篇評論認為,霍根“自掘的陷阱”是指霍根在《科學的終結》中所談的“終結”恰恰都說明科學還要“繼續”。

與科學末日說相對,認為科學無止境的科學家大有人在。他們認為激動人心的時代還在前頭,科學的認識是逐漸深化的。100多年前,誰能預見到微觀粒子如電子等不遵守牛頓力學?又有誰能通過DNA了解生命的化學基礎?一些人認為,如果以蒸汽機在工業生產中的大規模應用為起點,現代科技隻有200年的曆史,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相比,200年隻是曆史的一瞬。然而人們在這一期間取得的科技進步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麵貌,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們,很少有人感受不到現代科學技術給他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科技的進步是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體現,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的這種創造力不但沒有衰退,而且一直在伴隨著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知識的積累、探索自然手段的進步日益增強。

當然,隨著科學研究的日益向高深層次的不斷發展,重大科技項目的開發難度越來越大。但那種隻憑個別學科在探索道路上遇到的暫時困難便斷言科學末日即將來臨的說法,既不符合現實,也過於消極。

事實上,科學的任務遠遠沒有完成,物質本質、宇宙演化、生命起源、自我意識等種種科學懸案、自然之謎都向人們敞開了一個科學的未知世界。科學除了為人類提供技術工具外,還要提供真理。所以,科學不可能止步。不過,我們也不能指望科學末日說思潮會自動消退,也許它會伴隨著科學的發展而永遠爭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