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溫暖的夏季早晨,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個“小鎮”已經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一些“居民”在為建設自己的家園而努力工作--它們在地下搞“建設”,那裏盡管黑,但頗為涼爽;另一些“居民”正在為早餐采集植物果子;“小鎮”上的一些年幼的“居民”在嬉戲玩耍,在草地上相互追逐。

突然,一位長者發現一個可怕的影子正在接近--天敵已經出現在天空中!這位年長者大叫了幾聲,向同伴發出了警告。一瞬間,“小鎮”上的“居民”立即躲進了地下室。除了一隻鷹在天空中盤旋外,“小鎮”變得十分寧靜。

你能猜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小鎮”了嗎?答案為,這是一個在內布拉斯加州平原的草原犬鼠“小鎮”。當這些草原犬鼠在打地洞、尋找食物和躲避鷹的襲擊時,它們就與周圍的環境發生了相互作用。草原犬鼠既要與生物,如草地和鷹等發生相互作用;又要與非生物,如土壤等發生相互作用。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中,所有相互作用的生物與非生物構成一個生態係統。

草原僅僅是地球上許多生態係統中的一種;生物能安置的另一些生態係統包括山溪、深海和密林等。

棲息地

生物生活在一個生態係統中的某個特定的位置。一種生物為了生存、成長和繁殖,必須從其周圍的環境中獲取所需的食物、水、庇護場所和其他物質。生物生活於其中,並且能給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物質的場所,稱為棲息地。

一個獨立的生態係統包含了許多的生物棲息地。例如,在一個森林生態係統中,蘑菇長在潮濕的土壤上,野兔生活在森林的地麵上,白蟻生活在大樹枝幹的皮下,啄木鳥則在枝幹上築巢。

生物之所以在不同的棲息地生活,是因為它們有不同的生存需要。草原犬鼠從它的棲息地獲取其生存所需的食物和窩巢。草原犬鼠在熱帶雨林或海岸岩石帶上就不能生存。同樣,草原滿足不了大猩猩、企鵝和寄居蟹的生存需要。

生物因素

每個生物都與它所處的環境中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發生相互作用。一個生態係統中的生物部分稱為生物因素。草原犬鼠所處的生態係統中的生物因素包括牧草和能提供種子和果仁的植物。捕食草原犬鼠的鷹、鼬、獾也是生物因素。此外,牧草下土壤裏的蚯蚓、真菌和細菌也是生物因素。當這些生物分解其他生物的遺體時,它們提供了營養物,使得土壤保持肥沃。

非生物因素

一個生態係統中的非生物部分稱為非生物因素。在大草原中對生物產生影響的非生物因素與大多數生態係統的情況是十分相似的。這些非生物因素包括:水、陽光、氧氣、溫度和土壤等。

水一切生物都需要水來維持生命。水也是大多數生物體的主要組成部分。例如,人體大約65%是水,西瓜中的水超過95%。實際上,水對植物和藻類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這些生物利用水,與陽光和二氧化碳一起進行光合作用,形成所需的養料。另一些生物通過吃植物和藻類而獲得能量。

陽光陽光對植物的光合作用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對於植物、藻類和其他生物來說,陽光是一個重要的非生物因素。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例如,在黑暗的洞穴裏,植物是很難生長的。沒有植物和藻類提供食物來源,隻有極少數特殊生物能夠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