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E,又稱為抗不育維生素,在優級茶中大量含有。
茶葉中的維生素K,是抗出血維生素。
茶葉中的維生素B(下標1)是抗腳氣病維生素,也是抗神經炎維生素。維生素B(下標1),在維持正常醣代謝及神經傳導方麵,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治療多發性神經炎、心髒活動失調、胃機能障礙。
茶葉中的維生素B(下標2)是維持視網膜正常機能所必需的維生素,能治療角膜炎、結膜炎、口角炎、脂溢性皮炎等。
維生素P,在茶葉中含量是比較豐富的,茶葉是預防癩皮病的一種很好的飲料。
茶葉中維生素B(下標6),參與氨基酸的代謝,也參與脂肪代謝,對治療放射性嘔吐和妊婦嘔吐有效。
茶葉中泛酸,也稱抗皮膚炎維生素,缺乏泛酸,便引起皮膚炎、毛發脫色及腎上腺病變等。
茶葉中的維生素H,也稱抗皮脂溢出維生素,缺乏維生素H,可引起急性皮膚炎、毛發脫落等。
肌醇,在茶葉中含量也很豐富,它對生物正常生長是很必要的。
茶葉中的葉酸,是細胞生長及分裂所必需的物質,缺乏葉酸,就引起造血機能的障礙、胞核代謝及細胞分裂也出現異常現象。
茶葉中的維生素B(下標12),也是抗貧血維生素,缺乏維生素B(下標12),就出現惡性貧血,並隨伴著造血機能的障礙和神經係統的失調。
維生素C,也叫抗壞血酸,它在茶葉中的含量是較高的,因此,茶葉作為飲料,對預防壞血病起重要作用。維生素C廣泛用於增高機體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也用於提高機體對工業化學毒物的抵抗力及促進創口的愈合(上述主要成分的藥理功能,見王澤農《茶葉生化原理》第八講1981年農業出版社出版)。
茶葉中的其他成分還有很多。如無機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磷、鉀,其次是鈣、鎂、鐵、錳、鋁、硫,微量成分有鋅、銅、氟、鉬、硼、鉛、鉻、鎳、鎘等(見程啟坤《茶化淺析》)。這些元素大部分都是人體必需的,因此,其所具有的藥理功能,也是多方麵的。其中的鐵,能造血和製造紅血球;錳為一切生物所必需,缺錳將影響骨骼的生長(如發育畸形)等;鋅是構成多種蛋白質分子所必需的,而蛋白質則是構成大部分細胞的固體物質,銅能調節心搏,冠心病患者與缺銅有關;氟對牙齒防齲是有好處的,等等。
根據以上茶葉中的主要成分及其藥理功能,飲茶對防治疾病的效用,主要可歸納為下列十種:
(1)飲茶可以止渴、解熱、消暑;
(2)飲茶可以助消化,促進食物吸收和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3)飲茶能興奮神經中樞,消除疲勞,少睡,增進思維能力;(4)飲茶能解毒,對抗藥物的麻醉和毒害;(5)飲茶能利尿,增強腎髒的排泄功能;
(6)飲茶可預防壞血病,治療維生素C缺乏症;
(7)飲茶可治療糖尿病,調整糖代謝;
(8)飲茶能治療高血壓症,抑製動脈粥樣硬化,防止冠心病;(9)飲茶能抵抗放射性傷害和防治放射性病變;(10)飲茶能明目,治療眼病;
飲茶雖具有以上多種防治疾病的效用,但飲茶並不一定能夠發揮上述成分對疾病的防治效果,這有三個原因:
(1)各種茶類因原料品種、製造方法的不同;在製造過程中,鮮葉的主要成分,有的發生了化學變化,形成了新的物質,有的損失得多,有的損失得少,使成品茶的化學組成改變了。如在紅茶製造中,兒茶素被酶促氧化而生成多種鄰醌類物質,再經聚合、氧化生成茶黃素類和茶紅素類,這是大家所知道的。又如綠茶在製造過程中,因脫水作用、水解作用、互變異構作用和氧化還原作用等,使成分組比發生了變化。所以,不同茶類因茶湯中的有效成分不同,對疾病的防治效果也有差異。
(2)茶葉中的各種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如咖啡堿、茶葉堿、可可堿和多酚類及其複合物質,有80%左右可溶於熱水,而其它成分的溶解度就小得多,因此茶湯中各種成分的含量與茶葉中的含量也不相同,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即茶湯中這些有效成分的含量,能否達到作為藥理防治的有效劑量。
(3)茶湯中的有效成分,有的彼此間有拮抗作用(即一種藥物被另一種藥物所阻抑的瑚象),有的有協同作用(即兩種藥物共同應用時所發生的互助作用等於或大於這兩種藥物單獨應用時的作用的總和),所以,茶的藥理功能雖決定於主要化學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各種成分的綜合作用。茶湯猶如一劑多種藥物配製而成的“方劑”,不能單純地以“方劑”中某一種藥物的劑量來確定其藥理作用。
不過,飲茶對維護身體健康的效能,絕大部分是已為數千年來的實踐所證實了的。特別是近來的試驗研究,正向茶葉中的微量元素發展,並正深入到各種化學成分的組比關係,以研究不同茶類特殊的防治疾病的效能,這是一種新的更高級的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製度和現代的科學技術,為各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提供了最良好的條件,可以期望,茶的飲用價值,將對人類的健康發揮其更大的作用,也將對人類的精神文明做出特殊的貢獻。
最後還應指出的是,《一之源》的結尾部分,曾將選用茶葉的困難與選用人參相比。人參,一名神草,也名土精、地精,過去認為它“根如人形,有神”,又認為它是得“地之精靈”而生的。它作為“神化”了的珍貴藥品,據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記載,其效用竟有幾十種,其中明目、益智、消食、止渴、止煩燥、治頭痛、消胸中痰、令人不忘等,幾與茶的效用完全相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還說它“久服,輕身延年”。《茶經》中把選用茶葉和選用人參的困難程度相比擬的這一段話,固然說的是產區與品質的關係,但結合《七之事》中引陶弘景《雜錄》所說的喝茶能使人輕身換骨,則陸羽的言外之意,似乎茶的這一效用也可與人參相比。如果把這一段話和開頭說的茶是“南方”的“嘉木”相聯係,這在文講的結構上,既起到了前後呼應的作用,同時,《茶經》作者一方麵說茶是“嘉木”,另方麵又把茶和人參相比,一個開頭,一個結尾,一再地提出了他對茶的推崇,說明茶在他的心目中是如何的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