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社交寶典(2)(1 / 3)

記住對方的姓名,不時在談話間提到,譬如“我相信我在布雷登大學接受過優秀的機械學科教育,格雷先生”,或者像“我大學四年一直在外打工,洛特基先生,我那一夥同學全都是半工半讀的學生。”

當你記得並且叫出那個人的名字,對那個人來說是一種恭維。日後,你有事必須和他聯係,或需要提及這個人的時候,如果還能夠記得他的姓名,對你也不啻為一項助力。讀者不妨聽聽下麵兩種問法,看看哪一種聽來比較有見識:“我想和那個麵試過我的人說話。”還是“請為我接通鮑伯·洛特基先生”?

如果房間很寬敞,而且你的座位離麵試人員的辦公桌很遠,你也許想選個距他較近的座位。如果沒人請你這麼做,不妨先征求他的同意。如此一來,你不但能聽得清楚,也能夠使用正常的音量,接觸到對方的目光,心頭也可以舒坦些。當你能夠和麵試官進行目光接觸,你會發現比較能夠專心應付他的問題,並且也會顯得你這人警覺性高,對問題感到興趣,自己的整體印象都會獲得加分。

避免自我膨脹。人若知體,時時會以他人為念,不會老把“我”這個字掛在嘴上。不過,遇上麵試這種場合,你就必須介紹自己,必須推銷自己的資曆和長處。你談話的內容務求以公司及公司的需求為焦點,因此,在進行麵試之前,你應該早就對這家公司作過一番研究。這個策略應該對你整個職業生涯都大有裨益,譬如你對一名客戶的訴求了解愈多,你就愈能滿足他的需要。

“思路要像小鳥般靈活”是句常用的廣告名言。你回答問題的時候,思路應該“順著主考官的方向走”,讓他從公司需求的角度來了解你的才幹。你當然也可以問問題,如此方能取得對該項特定職位通盤的認識。思路敏捷,你不會大言不慚地脫口說:“我棒透了,我絕對能駕輕就熟。”而比較得體的說法是:“我曾在一家汽車代理商處兼職,對行銷擁有第一手的經驗,如果能加入貴公司的電話行銷部,我所受過的訓練應該會對公司有所幫助。”

適時發言、適度行事的能力

奧崔在他1994年出版的《工作與生活》一書裏,提到主管想適度行事的課題,但緊接著他就問道:“到底什麼是適度、正確的事情?”

你可能會同意這是一個很難答複的問題,就算徑然答了,也會顯得我們好像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居然有本事預測任何的變數——而事實是沒人具備那種本事。

該書作者後來換個方式來問這個問題:“你永遠也不願意去做的事是什麼呢?”他這麼一問,問題就容易答複了。

片麵而論,如果你言行適度得體,追本溯源,還是來自你清楚哪些是不該說、不該做的事。

你不願做的是什麼事?

生平首度出外謀職,你當然希望能盡量配合麵試官和公司人員。

不過,如果麵試官傲慢無禮,你該怎麼應付?

假使相約時間已過,有位女考官還讓你在外頭空候,見了麵又不屑解釋和道歉,連自我介紹這道程序都免除不做;你聚精會神地回答問題,卻必須忍受她桌上一通通電話的幹擾;也許她根本不正視你,不作目光接觸,以致你完全不知道她是否在認真傾聽你的答複。

別讓他人的無禮唐突破壞了自己的表現;無論女麵試官如何缺乏教養,你待她還是要如同對待“上賓”一般。你仍舊言行適度,就如同你根本不知粗野為何物似的。

當今,有些公司對所有可能雇用的應征人選進行藥物測試的政策。公司主管必然具有充分理由,否則不會采行藥物檢試政策。舉辦檢測至少就要花錢,還要增加文書處理的負擔,因為檢驗結果必須存檔待查。當他們事先通知可能會要求你接受藥物測試的時候,你不妨仔細考慮自己應該如何答複。

你也許並不認為這項檢測是正確的決定,你也許從來沒接觸過不良藥物,卻基於個人信念認為公司政策侮辱了你的人格,因而懷疑自己在必須接受藥物測試的前提之下,是否還願意為他們工作。

你可能是在他們張貼於人事室裏麵的海報標語上獲知這項消息,或許他們在工作申請表附加了一張檢驗同意書,告訴你他們有這種藥物檢試政策。萬一你一直被蒙在鼓裏,到後來才發現有這項先決條件存在,而麵試又正在進行當中,你或許可以要求麵試官準許你將同意書或任何必須署名的相關文件帶回家研究,答應他們你一定會把文件簽妥寄回公司,或親自送過來。

當然你可能必須向他們解釋清楚,不妨主動表示你這麼做是遵從家庭律師的意見,因為他堅持一切文件要等他過目之後方可簽下你的大名。

如果你的考官聽了後,私自揣測你是什麼了不起的財產或遺囑的執行人,或額外身兼什麼要職,想必對你的職業行情應該沒有什麼妨害。

萬一你往後又決定要為該公司工作,你可以大大方方回來找他們——至少你在這節骨眼沒傷了彼此和氣。

在這裏舉出藥物檢試的例子,就是要警惕你應當如何適時發言,如何適度行事,即使在你忿忿不平或彷徨無據的時候。

依禮而行,你永遠知道如何自處。

時代的征象

如果你的麵試對象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機器,你也不必張惶失措。

根據歐伯貝克的“職場策略”專欄(《魅力》雜誌,1995年2月號),“新麵試技巧可能趨於機械化,對謀職者頗具威脅。”她討論到錄影麵試、電子麵試和圍攻型麵試,聽起來全都蠻嚇人的。無論你麵對的是電腦屏幕或一具發出問題的按鍵式電話機,還是正視著一部錄影機作答,傳統情況下的麵試技巧仍舊可以奉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