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基本注意事項都能提高你的個人形象,幫助你傳達正麵的訊息給對方。乍看起來,好像全是最起碼的要求,根本不值得一提。其實不然,如果你真心打算革新自我形象,不妨憑借上列清單逐項檢驗你自己的標準,然後,把它們提升至新的水平。
該穿什麼
你一定得打領帶嗎?短袖襯衫在容許的範圍內嗎?你能穿短褲去嗎?該穿平底鞋,還是高跟淑女鞋?
要是有柄魔杖就好了,魔杖一揮,一切問題立刻有了解答,而且把所有答案都用打印機一一列印出來?
作者接著就為讀者提供垂手可得的答案。
第七講邀約
邀請是以各種形式和通過各種渠道來進行的。所有的邀請,不論其形式與渠道,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必須出於誠意。如果你邀請別人出席某個場合,隻不過礙於情麵或迫於必要,一旦你下了決定,就得重新檢討你的態度,激發出你的熱忱,心甘情願地遞出邀請函。帖子發出去之後,你就必須義無反顧,自始至終以彬彬君子之風處之。
同理,接獲每一張邀請函,你都要認為主人是發自誠心。別浪費時間疑神疑鬼:“他邀我去,是真心希望我出席,還是礙於麵子?”對於每張邀請函,你都當作別人真心歡迎你的大駕光臨,而且也要基於同樣的商業禮儀原則,自始至終都以優雅的態度去麵對它。
邀請賓客
邀請函該用郵寄嗎?
決定寄出邀請函,是要找人印刷,還是親自書寫?是直接打電話邀請,或者下回見了麵再親自開口邀約?
如何取決:如果受邀人數眾多(超過12到15人),比較好的作法是付諸書麵形式。即使應邀人數不多,正式或半正式的場合最好以書麵邀請。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公司舉辦一項早餐會,感謝員工完成一項重要任務,而且幾名供應商也在應邀之列,那麼就該以郵遞方式寄出邀請函。不過,如果你隻是邀請幾位同事去一家餐廳吃午飯,打電話邀請就算合宜了。
出席的場麵算正式還是非正式?對受邀的客人了解多少?是不是很難用電話聯係到?當你決定邀約方式時,這些都是應該考慮的問題。
電子郵件有沒有人情味?
用電子郵件邀約可能是一種誘惑,尤其當你平日已用慣了電子信箱、電話留言機、或傳真機和他人聯係。我則亟力建議邀約時要摒棄這些方式,電子通訊省時省錢,極富效率,但是其本質卻與邀人赴會恰為其反,因為邀約本身必須帶著熱忱和人情味,不是冷冰冰的電子通訊所能取代的。
無論手寫或印刷,邀請函的紙張須慎加挑選。比方說,稀奇古怪的色澤和花樣就與正式邀請函格格不入。有碎花或花體字點綴的紙張也許看起來很可愛,但是卻不適合出現在寄給重要股東的邀請函上。檢視紙樣,挑出符合需要的用紙。當你從接函者的角度來考慮邀請函所造成的印象時,你一定會作出最明智的選擇。它是不是能夠為即將來臨的盛會演出最佳的前奏?
當你找人印製邀請函時,遣辭用字別過分仰賴印刷商樣本裏的八股文句。有多少次你接到這種千篇一律的套裝文句,覺得遣辭用字和主人的個人風格大相徑庭?
不論你的邀請函是以公司、專業協會或個人的名義發出,文句的語氣必須符合主辦人的身分。
邀請函應該在什麼時間前發出?
你經常無法享有這種時間上的奢侈,能在舉辦盛會的八到十周之前發出邀函。不過.當你及早發函的時候,應邀者則有時間在安排上保留這個時段,或者重新調配行程,以便應約赴會。
如何取決:如果是一場嘉賓雲集的大宴會,而且你還必須早早將人數報知餐飲商或飯店不可,要向相關業者問清楚你有多少時間決定最後人數。能在這方麵與業者配合時間,就更能確保他們提供最佳的服務。在這種情況下,會前十周發出邀請函應該是合理的時限。其他性質的邀約大概少至一周前就很足夠了。因此,提出邀約,早則不可早過會前十周,晚則不可晚至會前一周。除非你習慣應付那種即興式的家族或密友聚會,否則應處處為人著想,遵循這些原則來提出邀約。
適宜的複函時間
多數人都得查過自己的行程後才能複函,因此期待別人立即答複是很不合理的要求。還有些人必須長途跋涉才能抵達集會地點,因此需要時間去洽詢旅遊資訊,或斟酌長途旅行的可行性。
如何取決:如果你在9月3日之前必須與餐飲業商會麵,敲定最後細節,那麼,不妨要求客人在8月28日之前必須回複。這麼辦,你就有時間確定總人數,並且和遲未作答的客人聯係。邀請函總有可能因故並未送達,因此,發函後可再以電話確認。賓客若已收到邀請函,在電話中順便向他提及須在特定日期前回複,應是明智之舉。
回複他人邀約
盡速回複他人的邀約是體貼對方的舉動。當然,你必須先查查行程曆,確定你在哪個時段有空檔。率然答應,而事後又反悔,是極為失體的舉動。
當接受邀約之後,必須竭盡所能履行承諾。有時答應赴約之後,又有另一項邀請更令你心動,倘若出爾反爾,就輕忽了待人之道。這個世界很小,紙包不住火,日後曝光,將會嚴重得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