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收藏指南(15)(1 / 3)

老的葫蘆器固可投資收藏,新製的葫蘆器,隻要質量好、做的典雅,也可收藏把玩。天津有“葫蘆張”專製葫蘆器,在京津一帶頗有名氣。筆者在天津曆史博物館的民間收藏展上看到“葫蘆張”的幾件佳作,表皮甚堅,光可鑒人。天津市北辰區天穆鎮現今還有一批專門從事範製葫蘆器的農民隊伍。精美的成品鑲以椰殼、紫檀、紅木乃至象牙的口、蓋、蒙芯或砸上底,加以火繪或內塗彩漆,成為集實用、收藏、觀賞為一體的葫蘆器。據種葫蘆的“老把式”介紹:葫蘆器精品要皮黃、無陰皮、傷皮和黑點,臍正並長有白裏。這樣的葫蘆器,即便是新製,其價值之昂貴亦為可觀。

選購葫蘆要著眼於“紫、潤、堅、厚”。如今,一些花鳥蟲魚市場出售的新製葫蘆器,售價多在十幾元、幾十元至上百元之間。以我個人之見,凡好貨,葫蘆皮一般都很細密,光潔度高,用指甲掐無痕:劣品表麵結構鬆散,暗淡無光、一掐即陷,用手指敲一敲,聲音發悶。我曾對一些愛好鳴蟲和葫蘆的朋友講過,買葫蘆一定要買好的,且不說好的具有保藏價值,就是一個人常常把玩一件葫蘆,如是隻劣質葫蘆,那多年的心血和盤工花在它身上也太不值得。如果將多年把玩的心血花在好葫蘆身上,葫蘆的珍藏價值會更高,自己也能從中得到更大樂趣。除了葫蘆本身的質地,還要看造型。對造型則要求周正勻稱,口、蓋的配置,大小厚薄應與葫蘆體相匹配。“紫潤”應是多年把玩的結果,非人工做老所成。買者要注意區分真假,不要買那種經紫色浸泡的葫蘆。對於範製、火繪、砑花等用特殊工藝製作的葫蘆,隻要做工精細,無大毛病,可按實用和美觀的原則各取所愛。

葫蘆蟲是嬌貴之物,還要注意保養。尤其是使用多年的老葫蘆,使用、存放時更要小心,最好縫製葫蘆套,將葫蘆裝入套中。精品要有特製的小匣,平日經常放在幹燥通風之處。無論是使用還是收藏,都要經常摩挲或擦拭。這樣,葫蘆的表麵愈加光潔,色澤更深更潤,其價值也將隨之而提高。

二、蛐蛐罐

養鬥蛐蛐的器皿,考究、精致而多樣,以蛐蛐罐(或稱盆)來說,則有大罐、小罐、小缸罐、鬥盆、過籠、水槽之分,質地有陶、瓷、玉、石、雕漆、戧金等。雖說蛐蛐罐是一種養蟲工具,但是由於人們也賦予了它的觀賞作用,自產生之日起,它就獲得了實用與審美的雙重價值,早已受到蟋蚌玩家和蟲具收藏者的鍾愛。

從史料上看,唐代人們養蛐蛐用籠,大約在南宋時代變為罐養。南宋著名的蛐蛐罐有所謂“平講盆”。平講是賈似道的官號,他曾在宋度宗朝被封為太師、平講軍國重事,權勢極盛。以“平講”命名,當是後人所為。元代蛐蛐罐著名的有至德罐、王府罐和象窯罐。罐式多為矮扁圓形,蓋平無邊,底平無足。以上僅見記載,未見實物。現隻在鎮江市附近的一座南宋古墓裏發現了三隻陶質過籠。

曆史上最稱珍貴且有實物可尋的蛐蛐罐當為明朝宣德年間製造的“宣德盆”。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載:“宣德時蘇州造促織盆,出陸墓(俗呼母音)鄒、莫二家。曾見雕鏤人物,妝采極工巧。又有大秀、小秀所造者尤妙,鄒家二女名也。久藏蘇州庫中,正德時發出變易,家君親見。”陸墓指蘇州齊門外的陸墓鎮,宋代這裏就有禦窯,專門燒製各種精巧器皿供皇室之用,明時因宣宗喜好鬥蟋蟀,這裏又成了燒製禦用蛐蛐罐之地。陸墓土質細結,少有雜質,堿性不大。做出的蛐蛐罐光潔細膩,敲有金玉之聲。宣德盒在明末年問就很難得,被玩家視為珍寶。現存中國曆史博物館的“仿宋賈氏珍阮醉茗癡人秘製”罐,據考為明宣德年製,該罐係澄泥陶製,質地細膩滑潤,色淡黃,古樸雅致,做工精細,罐有二龍戲珠紋飾,龍紋清晰,有欲騰之勢,為當今所能見到的罐中精品。

清代趙子玉及萬禮張的澄泥罐,製作更是精致,首創綠泥、黃泥罐,造型規整,質地光潤。據說萬禮張的蛐蛐罐在晚清時可值大洋百元,趙子玉製罐更是難得的佳品。趙是康熙時人,所製名貴品種甚多。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故秋日之蛐蛐罐有永樂官窯,趙子玉,淡園主人,靜軒主人,紅澄漆,白澄漆之別,佳者數十金一對。”又鄧之誠《骨董瑣記·蛐蛐罐》:“石虎胡同蒙藏學校,上年掘土種花,得蛐蛐罐極多。有姑蘇彩山窯常盛德製者十一,永樂製也。淡園主人製,外青內紫者一。秋雨梧桐夜讀軒製者三十四,康熙製也。趙子玉製,署恭信主人之盆凡四,署西明公凡一,署古燕趙子玉製或造者凡六十。書製者較精美。又敬離主人之盆一。彩勝主人之盆二,韻亭主人之盆一,寄敬堂製,清溪主人珍香外史各一。相傳為吳三桂舊邸,即周延儒宅,為京師四大凶宅之一,居者率不安。此不知何人埋藏,聞故老言,道光時長安貴人鬥蟲之風極盛。今淡園等製傳尚夥,且有識蟲名者,予數見之。信皆佳製,但不古樸耳。大抵其時新製,特窖藏之,為去火氣,使不傷蟲。康熙容或有之,永樂宣德吾未之能信。”此為民國年間之事,現今能收集到趙子玉製罐是很不容易的。中國曆史博物館珍藏趙子玉罐兩件。一為淡綠色,通高107厘米,高9.1厘米,外口徑11.9厘米,底徑12厘米,深5.2厘米。蓋內有長方形陽文雙線印框,框內陽文楷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全器精致規整,質地光潤細膩,罐內以十分堅固平坦之夯土為底。此罐為“綠泥”,是趙子玉精心製做的珍品之一。另一件為黃綠色,潤澤晶瑩似玉,大小與前罐相同。蓋內與底外的款識亦同。此乃趙製名品鱔魚黃。趙製名品除以上品種,還有瓜皮綠、倭瓜瓤、藕合色等。其罐題款尚有“恭信主人”、“淡園主人”、“樂在其中”等。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