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相信自己。個體攤主都有自己一整套推銷術,依他們說來,他的任何一件商品對你都再合適不過了。這時,你要憑自己了解的商品知識作出判斷,不要聽攤主一說好就買。
5.結伴而行。購買商品時,邀幾個朋友一道去,這是很明智的做法。其好處在於,朋友既可以給你當參謀,也給攤主造成“人多智慧高”,不好欺騙的心理,這樣可避免上當。
十一、到外地購物的訣竅
每一個地方,尤其是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欺生”的現象,所以,如果你到異地購物,請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當地特產。在出發之前或到當地以後,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到該地的特產及其銷售行情、銷售地點,做到有的放矢。
2.找當地人作參謀。可以事先向當地人谘詢,也可以在購買時請當地人陪同。這樣,當地人既可以給你當好向導和參謀,也可以讓商販們覺得你是有熟人的生人,不好欺騙。
3.在購買時,盡量操當地口音。不讓商販們認出你是外地人,也可以避免“欺生”現象的出現。
4.在不了解當地行情又無當地人陪伴的情況下,還價時你可以盡量壓低一些。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探出行情,再決定購買。
十二、出門購物謹防“媒子”
“媒子”是指那些為了使商品脫手順利,在一旁以各種手段協助商販,向行人高價兜售商品的人。為幫助你在購物時,識破“媒子”真相,避免上當受騙。下麵介紹幾種“媒子”協助商販兜售商品的主要方式,供購買時參考。
1.假裝成普通購物者。“媒子”故意讚揚商品質量好,價格便宜,再“買”上一兩件,甚至幾個“媒子”爭相搶購。旁人不明真相,誤認為真的價廉物美,從而上當。
2.假裝成大批量購買者。“媒子”故意和商販討價還價,聲稱大量購買應當減價:成交後,“媒子”再按減價價格“分給”在一旁觀看的人,殊不知減價後的“便宜貨”仍是高價。
3.假裝成打抱不平者。“媒子”路見不平,怒斥商販坑害顧客,甚至小試拳腳,然後強令商販減價售給大家。商販“屈於威懾”,“忍痛”減價,殊不知又是騙局一場。
遇到上述情形,你首先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媒子”協助的商販多是不法商販,而所要兜售的貨也多為假、冒、偽、劣商品,你千萬不要因看熱鬧而放鬆警惕,也不要貪圖便宜而受騙上當,更不要被口若懸河的遊說搞得失去理智,或抱著僥幸心理盲目購買。要隨時提高警惕,才能避免受騙上當。
十三、避免購物受損的訣竅
在現實生活中,誰都想買到稱心如意、價廉物美的商品。但是,由於有的地方服務態度的惡劣以及消費者本身的心理或財力的局限,購物受損的事也時有發生。隻要你在購物之前或購物之中精打細算,深思熟慮,是完全可以防損於未然的。
1.掌握商品信息。當你要購買某種商品時,不妨四方收集,八方聽取,多渠道地收集商品信息。既可以找些有關方麵的書籍來閱讀,也可以向親朋好友、同事、鄰居等使用過該商品的人請教,還可以通過商品廣告來分析判斷。這樣可以避免盲目購買所造成的損失。
2.量體裁衣,全方位籌劃,減少社會心理造成的購物風險。許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喜歡攀比,這是一種滿足虛榮的心理。應該考慮自己的經濟情況、使用目的及家庭的長遠和近期購物計劃來決定。還有的人喜歡“東施效顰”,看見別人穿什麼,自己也就想買什麼,結果社會效果大不一樣。所以,在購物上特別是選購服裝上,切不可盲目從眾。同時,要從全方位著想,多搞基本建設,少搞“重點工程”。
3.善於預測,精心考慮。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市場雖然風雲變幻,錯綜複雜,但也並非不能預測。有經驗的人往往能預見到所要購買的商品將在短期內降價,而推遲購買,以致減少支出。他們也會看準某些商品近期將會看漲,在漲價前購進。這種超前錯後的英明決策都來自正確的預測。
4.多跑、細看。要想買到價廉物美的商品,就要不惜腳力,多跑幾家商店。“貨比三家不上當”,“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多跑幾家商店,不但可以得到一些商品信息,還可以比比質量,算算價格,少花冤枉錢。
購買商品時,還要細看,首先要仔細檢查商品的商標,然後要看生產廠家和生產時間,以防買到假、冒、偽、劣商品。
5.進大店,買名牌,買貴貨。大型商場基本上是通過正當渠道進貨,能夠做到質量可靠,價格合理。即使買到質量稍次的商品,由於這些大店信譽好,維修力量雄厚,也可以擔負起退換或維修的責任,使你少受損失。
名牌是商品信譽的象征。許多名牌商品都是在市場的風風雨雨中,靠廣大消費者使用檢驗並投了信任票才得以立足的,站穩腳跟後又力圖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名牌產品的生產廠家又都比較重視聲譽和質量。因此,購買名牌產品所冒的風險理所當然要小於一般產品。買貴貨也是同樣的道理。
6.買熟悉貨,少買陌生貨。購買自己熟悉的、偏愛的、信得過的、用慣了的商品,也是減少購物受損的一條捷徑,切忌鋌而走險去買陌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