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購物指南(9)(1 / 3)

選購帶魚時,首先要看帶魚是否新鮮。鑒別帶魚是否新鮮,須注意以下幾點:

1.看光澤,新鮮帶魚富有光澤,鱗片不易脫落,而不太新鮮的帶魚則光澤較差,鱗較易脫落。

2.看魚眼:新鮮帶魚的眼球飽滿,角膜透明,而不太新鮮的帶魚眼球稍陷縮,角膜稍渾濁。

3.看肉質:新鮮帶魚的肌肉彈性強。而不太新鮮的帶魚彈性則較差。

二十六、黃花魚的選購

購買黃花魚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新鮮黃花魚體表呈金黃色,有光澤,鱗片完整,不易脫落,而不太新鮮的黃花魚則顏色呈淡黃、淡蒼或白色,光澤較差。

2.新鮮的黃花魚眼球飽滿,角膜透明,肌肉彈性強,不太新鮮的黃花魚則眼球下陷,角膜渾濁,肌肉鬆弛。

3.新鮮黃花魚的腮色鮮紅或紫色(小黃花魚多為暗紅或紫紅),無異臭,腮絲清晰,而不太鮮的黃花魚腮色呈暗紅、暗紫或帶棕黃、灰紅色,有腥臭,但無腐敗臭,腮絲粘連。

4.新鮮黃花魚的粘液腔呈鮮紅色,而不太鮮的黃花魚粘液腔呈淡紅色。

二十七、梭子蟹的選購

1.看體表。背殼青褐色或紫色,紋理清晰有光澤,臍上部無胃印,蟹足內壁潔白。

2.看蟹鰓。鰓絲清晰,白色或稍帶褐色。

3.看蟹黃。凝固不流動者為佳。

4.看肢體連接程度。步足和軀體連接緊密,提起蟹體時,步足鬆馳下垂者為正常。

二十八、貝類的選購

購買貝類時,可以互相敲敲,發鈍音的殼內的肉已死,活的貝殼會發出清脆的音。太小的貝類如蜆子、小蛤蜊等沒有辦法敲,隻好煮熱了檢驗,不開口的是死的,殼裏的肉不能吃。

二十九、菜籃子裏的學問

菜籃子裏大有學問。

1.首先應根據市場的供應和家人的愛好來選購。菜籃子裏應以蔬菜為主,而且最好是買兩種或三種,品種多才既營養又滿足各人的口味。

2.菜籃子裏的雞、魚、肉、蛋這類食品,既要選購新鮮的,又要經常調換品種,調節口味,否則天天青菜紅燒肉,會讓人吃膩的。

3.對於正在長身體、需要各種營養的小孩來說,應注意常選購含鐵、含鋅的食品。例如肝、魚、蛋和海產貝類等,以防缺鐵、缺鋅。

4.對於愛吃豆腐、魚類食品的老人,宣選擇他愛吃的嫩、軟、新鮮的食品。多買瘦肉、絞肉這些易嚼易消化的食品。

5.每天菜籃子裏都應有動物性食品,這對於成年人,尤其是婦女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菜籃子以外的水果、海味、南北貨和其他副食品,也宜經常購買。特別是家有小孩,應經常適當地買些糕餅零食、水果等。在內地特別要買些海帶、紫菜、蝦米等海產品,以補充某些元素的不足。

三十、農副產品類

怎樣識別“米”豬

在選購生豬時,可用以下方法來識別“米”豬:

1.外觀識別法:“米”豬平時走路時,腰部發硬,脖頸發直,多搖擺。毛色發烏無光澤,有的呈紅色,多數毛“槍刺”,眼珠紅腫,眼仁發亮,瞳孔大,喘氣困難,身體有紅腫塊,吃食愛挑揀,生長慢。

2.聲音鑒別法:“米”豬叫聲發尖或沙啞,聲音高低不穩,叫聲特別難聽。它聽到特殊聲音便驚恐萬狀,平時喘氣帶“絲絲”聲,睡覺發出呼嚕聲。

3.看眼舌法:扒開豬的眼皮,仔細觀察,眼角處若有小樣小泡則是“米”豬。還可用木棒撬開豬嘴,看舌根底下是否有肉疙瘩,如有,也是“米”豬。

另外“米”豬肉的特征是:肉不鮮亮,肥肉、瘦肉及五髒、器官上都有或多或少“米粒”狀的小顆粒。

怎樣鑒別死豬肉

死豬肉皮膚一般都有出血點,或充血痕,顏色發暗,脂肪呈黃或紅色,肌肉無光澤。用手按壓後,其凹部不能立即恢複原狀。

怎樣鑒別母豬肉

如果豬肉沒有剝皮,母豬肉皮厚而硬,毛孔粗而深,有黑色斑點,皮膚與脂肪之間,沒有界限。

如果剝了皮的豬肉,瘦肉部分呈深紅色,肌肉纖維組織粗糙,紋路粗,手摸無粘液。用手按肥肉,沾在指上油脂少,無彈性,看上去非常鬆弛,骨頭呈淺黃色。

乳頭比正常豬的長、細、大,用刀橫切,乳池明顯可見,且有乳汁。

怎樣鑒別灌水豬肉

用一張32開大小的表芯紙或衛生紙,貼在精、肥都有的肉上,用手壓緊,等紙全部濕透後撕下,點火燒紙。如果是沒灌水的,這紙可全部燒掉,如是灌了水的,這紙不但燒不盡,而且還有輕微的“啪啪”聲。

另外還可在肉上切開一個口,插入0.5厘米寬的濾紙條,插入深度1~2厘米,1~2分鍾後,看紙條浸濕程度:凡水份及肉汁在紙條上超出插入部分2~3毫米的肉,為輕度灌水肉;凡超過插入部分5毫米以上的為重度灌水肉。此方法也適應於其他肉。

怎樣鑒別凍肉的好壞

主要是根據肉的色、味、彈性和酸度來分辨。質量好的凍肉,顏色帶淺灰色,肥肉和油脂呈白色。聞無怪異味,口嚐不泛酸。手指壓下去的部分不能平複,並出現紅色斑跡。解凍後分泌出紅色液汁,不好的凍肉或經過多次解凍複凍的肉,各處顏色不一,分別呈藍色、淺藍色或鮮紅色。用手指壓,肉色無變化。解凍後,肉質鬆軟而無彈性,骨髓由白色變為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