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本能與鑒別力(1 / 3)

在蟲卵已失蹤的蜂房裏,長腹蜂還會堅持往裏填塞蜘蛛;麵對一間被我用鑷子偷走了卵和所有食物的蜂房,它會照例貼上封條;在被我摘走的蜂巢的原址上,它會繼續用灰泥塗抹

……從這些事例中,我

大概了解了長腹蜂的智商情況。當然,對石蜂、大孔雀蛾的幼蟲和許多其他昆蟲進行類似的試驗,它們都會犯同樣的不合邏輯的錯誤。即便是一次意外而使得整個工程變得毫無價值,它們仍舊按照原定計劃的工程方案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係列的築巢行為。它們的行動好比一台水磨的輪子,一旦發動,就無法中斷自身的旋轉,即使沒有穀粒可磨,輪子也仍舊旋轉不停。我們能把它們和一台沒有生命的機器等同起來嗎?我實在不能苟同這種愚蠢的比喻。

有些相互抵觸的事實,就像是一塊疏鬆流動的泥沙地,一不小心,每一步都有可能陷進無法自拔的泥沼中,讓人步履維艱。然而,事實勝於雄辯,以至於我毫不猶豫地按照我的理論來闡釋所有的現象。在昆蟲的世界中,有兩個心理範疇加以區分:一個是天生的本能,也就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它能引導昆蟲築出最藝術的窩。從這一點來說,僅僅依靠經驗和模仿絕對不可能做到這麼完美無缺,這是在強行施加下都不可改變的定律。就是憑借這個本能定律,才促使雌蟲為那些自己不認識的子孫們築巢、儲存食物,最後還會將這個本能傳給它們。如果昆蟲是真的依靠自己的判斷力而行動,那麼,在它們的所有的行為中應當看到它們智慧的蹤跡。

這種本能從開始就是完美無缺的,否則的話,它也就不可能傳宗接代,延續種族。歲月流逝的時間,既不會在這種不可變更的本能中增加什麼,同樣也不會減少什麼。對於某一特定的物種而言,它過去是什麼樣子,現在和將來仍舊會保持什麼樣子,這可能是動物所有特征中最固定的特征之一。在運用本能進行活動的過程中,就像胃的消化功能或心髒的脈動功能一樣,運作的各階段都早早地注定好了,並且每一步每一環都銜接得恰到好處。這就像某個齒輪組,一個輪子的轉動會帶動下一個輪子一起轉動。這就是動物表現出機械性的一麵,否則就無法解釋這些被試驗者引入歧途的長腹蜂的不合邏輯的行為。

將乳頭含在嘴裏的可愛的小羊羔,在第一次做吮乳這個動作時,是否想把它完成得更好呢?在煩瑣的築巢藝術中,昆蟲們也像小羊羔一樣,自由、自覺、精益求精和追求盡善盡美全都是出自本能。

如果隻憑著昆蟲教條的本能去應對外界變化無常的衝突或危險,往往會讓昆蟲手足無措。事情總是在不斷地變化,隨時都可能出現令它們意想不到的事。當麵對一大堆意外變故時,就必須有一個導航者來指引昆蟲偏愛這個,忽視那個,盡量讓它們獲得一切有利因素。昆蟲擁有這個導航者,並且很明顯就可以看出來,這就是昆蟲心理的第二個心理範疇。在這一心理範疇裏,它們憑著自身的經驗,變得富有自覺性,學會了精益求精去做事。我不能完全將昆蟲的這種能力稱做基本智能,它們似乎還不能達到這麼高的標準,因而我隻能把它叫做鑒別力。鑒別力能讓昆蟲在它們的技藝範圍之內將一件事物與另一件區別開來,鑒別事物是昆蟲的最高特性之一。

人們隻要將昆蟲的純粹本能的行為和鑒別力行為相混淆,就會糾纏不清,不能夠根本解決問題。昆蟲對它們自己的所作所為到底有沒有意識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確定的,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如果它們的行為屬於“本能 ”,就沒有意識;如果它們的行為屬於“鑒別力 ”,就有意識。昆蟲的習性是可以改變的嗎?如果它們的習性特征偏向本能,就絕對不能夠改變;如果偏向於鑒別力的話,那麼就可以改變。讓我們還是用幾個實例來說明這種根本性的不同吧。

長腹蜂用泥土、用泥漿建造小窩,並一直以這種方法築巢,而且會永遠地持續下去。幾個世紀的時間過去了,它們也沒有從中獲得任何新的經驗。所謂的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也沒有促使它們去模仿采集幹燥的泥沙做成灰漿的石蜂,這就是長腹蜂亙古不變的本能特性。

此外,築好的泥巢還需要一個擋雨的屏障。因而,長腹蜂隻要在一塊石頭下找到一個小小的藏身所就足夠了。但是,如果它們能在人類居住環境中找到更好的地方,那麼這位製陶藝術家就會像家燕一樣,安身在人類的居所中這塊更好的地方,這是一種追求更好的原動力,也就是所謂的鑒別力。

長腹蜂捕食肉味鮮美的蜘蛛,並用它來喂養幼蟲,這也是本能。

盡管幼蟲會對多種食物感興趣,然而,受地域的不同、時間的流逝和獵物的充足與匱乏等一係列因素的影響,卻絲毫不會改變它們固有的菜單。因為它們世世代代都是以吃蜘蛛為生的,所以它們的下一代就理所當然地食用上輩的菜譜,而且它們的子孫們也不會去嚐試其他的野味。不管在什麼情形下,無論多麼有利,長腹蜂都絕不會相信,小蝗蟲的味道能夠比得上吃慣了的蜘蛛,這無法使它們欣然接受這種食物。在它們出生時,天生的本能就已經將它們的飯菜固定在餐桌上了。

但是,如果缺了最喜愛的珍饈—圓網蛛,它們會讓子孫們活活餓死嗎?當然不會,因為在長腹蜂看來,一切蜘蛛都是美味的佳肴,它還是會在泥巢裏儲滿了其他種類的蜘蛛。這一表現,就屬於鑒別力的範疇。這種隨機應變的靈活性,可以在某些情況下彌補本能的不足。在種類繁多的食物昆蟲中,這位獵手知道如何區分蜘蛛目和非蜘蛛目昆蟲,如此一來,它們總能為自己的孩子找到理想的食物,而不去做與本能毫不相幹的活兒。

毛刺砂泥蜂在給孩子一隻個頭碩大的幼蟲前,會將灌了麻醉藥的蜇針,刺在肥胖幼蟲胸腹裏的神經中樞,讓它癱瘓。這種捕獲強大獵物的麻醉技能,就是它們的本能。將這種技能看做是後天學習得來的膚淺認識,可以用這種本能的變現去駁斥。如果這門麻醉技術從出生時就完美無缺,並且一代一代地保持下去,在這個繼承過程中,有利的時機、遺傳性、變化的氣候會起到什麼作用呢?假如它們今天捕捉的是一條黃色的黃地老虎幼蟲,那麼明天它們可能會換一換食物的色調,改吃另一條綠色、淡黃色或花花綠綠的黃地老虎幼蟲。毛刺砂泥蜂能從變色龍般的外表下非常精確地辨認出適合自己口味的食物,這可以歸結於它們高超的鑒別力。

切葉蜂能夠切薄薄的圓形葉片,然後製造成一個可以裝甜美蜜汁的口袋;有的黃斑蜂往囊中不停地填植物茸毛,然後做成質地柔軟的氈子;還有的黃斑蜂會用粘連性樹脂雕塑出精美的房子,這就是本能。誰敢說切葉蜂可能最初切的是茸毛,還是從前某一天或將來某一天,這個小家夥竟然大膽地將丁香和玫瑰葉裁成圓形小薄片,甚至說糅合樹脂的黃斑蜂是從糅合濕潤的泥土那兒照葫蘆畫瓢。哪一個敢做出這樣的想象?哪個富有冒險家精神的腦袋瓜裏能夠蹦出這一係列古怪的想法來呢?每一種昆蟲都以不可征服的姿態,牢牢地沉醉於各自完美的藝術世界中。第一種有樹葉,第二種有茸毛球,第三種有樹脂的,它們各司其職,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藝術活,這就是本能!並且能夠使這些藝術家們在進行藝術創作時,保持各自的從不改變的藝術特色。它們的工作裏沒有推陳出新,也沒有高超的技巧來推動藝術從普通到優良、從優良到出色的逐步發展。現在的藝術實踐與過去、將來的都會是完全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