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本能與鑒別力(3 / 3)

我發現,石子堆底下的蝸牛殼是它們主要的隱居所,除了這些外,它們還積極利用棚簷石蜂或一些低鳴條蜂、黑條蜂、麵具條蜂的舊巢。

蘆竹這種稀世珍寶被發現後,立即受到了三叉壁蜂的喜愛。然而,壁蜂對在禾本科植物壁上鑽孔的技術一竅不通,因此,對三叉壁蜂來說,粗壯中空、圓柱形莖稈的蘆竹,毫無用處。隻有莖稈的節間稍微裂開點兒,壁蜂才能鑽進這根蘆竹裏。還要強調的一點是,一段蘆竹的橫截麵必須是水平的,否則雨水就容易流進去,浸濕泥巢,使巢變軟坍塌;另外,這段蘆竹還不能睡在地上,必須與潮濕的地麵保持一定的高度。除非人無心的所為和試驗者有意圖的創造,否則壁蜂永遠都不會遇到這麼好的條件。在人類想到將蘆竹劈開,做成曬無花果子的篩子之前,壁蜂的祖先還不知道有這樣的寶地呢。對它們而言,這簡直是上帝的恩賜。

從一處居所到另一處的轉換,是隨著一代又一代壁蜂的不斷衍生,從嚐試到舍棄到再嚐試,直到對最後結果的進一步確認。昆蟲在選擇居所時是這樣一步一步過渡的嗎?或者說,當它們發現某段蘆竹適合居住,它們就不假思索地立刻入內安家落戶,而對古老的居所蝸牛殼完全拋棄了嗎?這些曾經都是有趣的謎團,但現在已經解開了。

我們就來看看是怎麼找到這些謎底的吧。

在塞裏昂附近,有大片的粗石灰岩采石場,羅訥河穀中土壤的特點就是粗石灰岩。人們很早以前就開始開采這裏的粗石灰岩。奧朗日的那些古紀念碑,尤其是最近為知識界精英們上演了索福克勒斯所編劇目的那家劇院氣勢宏大的正門,都大麵積地使用了這片采石場的石料。其他證據也證實了這些石料就是來自於這片采石場。在階梯形溝壑的碎石中,我在其中翻翻揀揀,時不時地會發現一枚銀質圓錐形的馬賽奧波爾,上麵印有一隻四輻條的車輪,還會發現一些刻有奧古斯特大帝或迪貝爾頭像的銅幣。各種膜翅目昆蟲,尤其是三叉壁蜂,或隱居在這片廣袤的石頭世界裏,或在蝸牛殼過著隱士的生活。

采石場位於一片幾近荒漠的大高原上,氣候非常幹燥。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依賴於出生地的壁蜂,根本不會離開溫暖幹燥的石子堆和舒適的蝸牛殼,轉而去遠方尋找另一塊棲息地。自從那兒有了一堆堆的碎石之後,除了蝸牛殼,它們很可能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容身之所了。這一切都在暗示,壁蜂的祖先曾經和采石工人生活在一起。很可能事實就是這樣,使用蝸牛殼的藝術已經被潛移默化地滲入采石場壁蜂的習性之中。由於祖傳舊習,它們壓根兒不知道蘆竹原是一塊寶地。

在冬天,我收集了 20多隻有很多蜂類寄居的蝸牛殼,就像我在研究昆蟲性別分類時所做的那樣,把它們排放在我書房很安靜的一個角落裏。正麵鑿有40個洞眼的小蜂箱由一段段的蘆竹裝配起來。在五排圓柱蘆竹的底下放著內有壁蜂居住的蝸牛殼,然後放入一些小石子,這些石子和蝸牛殼混雜在一起,以便更好地模擬自然環境。我還在這堆石子中加入了各種空蝸牛殼,在此之前我已將它們的內部仔細清理了一遍,以便給壁蜂創造一個更舒適的居住環境。築巢的時令到了,就在它們出生的屋子旁邊,我給了初出茅廬的小蟲子兩種選擇:

一是螺旋形坡麵祖先式老宅邸——蝸牛殼;一是這一族類從未經曆過的新事物——圓柱形蘆竹。

蜂巢終於被精巧地築好了,同時壁蜂也完美地給出了一連串問題的答案。我們來瞧一瞧蜂巢的分布情況吧!絕大多數壁蜂將巢築在新環境裏,少數的一些仍舊忠實於蝸牛殼或者將卵分別產在蝸牛殼裏和蘆竹裏。我在前者身上絲毫覺察不到任何遲疑,它產直接開創了圓柱形藝術建築的先河,並且摒棄了螺旋形風格。在勘察過蘆竹並確認是一塊好地方後就進入安家了,根本無須學習和摸索,也把祖先長期實踐流傳下來的經驗教訓遺留在了腦後,它們一下子就成了天生建築大師,在一個與螺旋形洞穴完全不同的平麵上,筆直地完成了它們那更為寬敞的偉大藝術。

幾百年的漫長的學習、逐步積累的經驗以及遺傳因素,這些對壁蜂的教化都毫無用處。它們和它們的祖先都不用經過實習,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天賦異稟的建築大師,具備築巢所需的全部藝術。其中的一些是不可改變的,屬於本能範疇的藝術;另一些是靈活多變的,屬於鑒別力範疇的藝術。在這間免費的大房間中,豎起幾個泥巴屏風,就隔成了幾個小房間,在房間中央放卵的地方放置了一堆摻和了幾口甜美蜜汁的花粉,然後為了自己看不到的子女,辛辛苦苦準備糧食,最後把整個房間貼上了一層厚厚的封條,這大概就是壁蜂本能的一麵。

在這方麵,一切都已事先和諧地安排好了,昆蟲隻要跟隨其盲目的衝動,便可以順其自然地完成整個煩瑣的工程。如果偶然遇見的免費住所,無論在衛生條件、形狀和體積上都具有多變性,單憑本能,壁蜂不會選擇和組合,那麼自然就會有危險了。為了應對這些多變的複雜環境,壁蜂能區別幹與濕、堅固與脆弱、隱蔽與暴露,還能判別所遇到的隱居所的價值,並按照可支配空間的大小和形態進行規劃。這就是它們的小小鑒別力。在這方麵,技術上的輕微變動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無須任何的學習,也不靠已有的習慣,這是昆蟲的拿手好戲。

上述對采石場壁蜂所進行的試驗,就是再好不過的證明。

壁蜂的智能盡管極其有限,但還是會閃出一些靈活的光芒的。它們在某一時刻向我們展示的精美藝術,並不代表全部本領,因為它們的身上還藏著一些潛能。可能接連許多代壁蜂都用不著這些潛能,但是到了需要的時候,這些蘊藏的潛能就會如蘊藏在石子中的火花一樣迸射出來。有人如果看到可愛的麻雀在自家的屋簷下安家落戶,會聯想到樹梢上有一隻手工精巧的雀巢嗎?有人如果隻認識石子堆下蝸牛殼裏住著的小壁蜂,會猜想它竟會把一段翠綠的蘆竹、一根廢棄的紙管、一根透明的玻璃管當做自己的美好家園嗎?與我毗鄰而居的麻雀,一昂頭就從屋頂徑直飛到了那棵高大茂密的法國梧桐樹上;生活在荒棄采石場裏的壁蜂,不再眷戀那間破爛簡陋的故居,而是興高采烈地搬進了我為它們創造的新家。這兩個現象向我們表明,動物們築巢藝術的改變具有強烈的突然性和自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