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時候,陽光明媚,天氣已經轉暖。聖櫟樹也長出了一簇簇的枝葉。還有胭脂櫟,這是一種長滿小尖葉的灌木,它們叢生在一起,組成了雜亂無章的灌木叢。雖然矮小,但是這種櫟樹什麼都不缺。不信你看,我們從聖櫟樹上能采到堅果,在它身上照樣能采到。其他的櫟樹我們就不去看了,尤其是英格蘭櫟樹,實在是太普通。我們想要的東西,隻有在聖櫟樹和胭脂櫟樹上麵才能找到。
我們會在這些櫟樹上發現一些小球,它們有豌豆大小,個個烏黑油亮,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這其實是一種昆蟲,叫做胭脂蟲。這種昆蟲非常奇特,光從外表看,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樹上結的果實呢!有人將它放進嘴裏用牙去咬,它們便會崩裂,讓人感到微微的苦中帶著一點兒甜的滋味,更讓人以為這是一種果實。
這種非常可口的果實,就是胭脂蟲,是一種貨真價實的昆蟲。讓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它,看看它是如何迷惑大家的。結果是我用放大鏡仔細地找了半天,居然沒有發現它的頭部、腹部和肢體;這個黑色的小球就像是一顆珠子。樹上的所有小球都一模一樣,就像是同一個機器中生產出來的。珠子的表麵非常光滑,看不出任何體節。那它有沒有微微顫動呢?它呼吸的時候肯定要動的。結果是它像是一塊石頭一樣,紋絲不動,一點兒生命的跡象也沒有。
小球的下部是與樹枝、樹葉接觸的地方,在那個部位可能會發現一些動物的特征。從樹上將這些珠子摘下來很容易,就像摘一顆小小的果實一樣。摘下的小球完好無損,在根部有一個小坑,裏麵有一個小孔,一些黏液從空中流出形成了一層蠟質。我把小球放入酒精中浸泡,那層蠟質在浸泡了一天之後終於融化了,我想要觀察的那個部位也露了出來。
將小球固定在樹上的應該是它的爪子,但是放大鏡一絲不苟地工作,也沒有將其發現。它們生活在樹上,應該依靠樹的養分生存。應該有一根類似吸管的東西可以插入樹皮,汲取養分。但是,這根吸管也沒被發現。盡管底部不如其他地方光滑,還有一個帶孔的小坑,但是在這裏什麼都沒發現。這就怪了,難道胭脂蟲與樹枝、樹葉的關係就僅僅是一個依附關係嗎?
事情肯定不會是這樣的。黑黑的圓珠子不停地從樹上汲取養分,身體也在不斷地生長。同時,一種有甜味的黏液不斷地從它的體內流出,就像是打翻了一桶甜酒一樣。持續不斷地流出如此多的體液,它必須保持不斷的攝入才行。它一定有一個喙來幫助它在樹皮上打孔,以獲得樹皮內豐盛的汁液。我們之所以沒發現,可能是因為這個喙太小了,小到肉眼無法識別。至於它的吸管,可能在我將它從樹上摘下的那一刻,迅速地縮回了體內。而這一切,肉眼根本無法觀察。
我們上麵已經介紹過胭脂蟲底部的那個小坑了,那個部位負責著胭脂蟲與外界全部的聯係。誰也不知道這裏一共有多少功能,第一個功能便是往外排泄黏液。
我們折回幾枝帶有胭脂蟲的櫟樹樹枝,將其插入一個水瓶中。瓶中的水可以保證樹葉不會立即枯萎,這樣,上麵的胭脂蟲可以繼續在上麵生活。不一會兒,我們就看到一股無色透明的液體從小球底端的孔中流出。這些液體不間斷地流了兩天,在樹枝上集結成一個大水珠。當樹枝掛不動它們之後,便滴落下來。一個水珠滴落,下一個水珠又在集結。就像泉眼源源不斷地往外輸送泉水一樣,這個小孔也不間歇。如果這是眼淚的話,誰知道胭脂蟲到底該有多憂傷。
我用手指沾了一下這些液體,送到嘴裏嚐了嚐。嗯!味道好極了!非常清爽、非常甘甜,比起蜂蜜來毫不遜色。如果可以像飼養蜜蜂那樣飼養胭脂蟲的話,就有更多人可以享用這種飲品了。它也會成為繼蜜蜂之後的第二大甜品製造商。
最後,我們不得不采取最為極端的一種方式來觀察它,那就是將它打開。它的外殼非常脆,輕輕一捏就開了,裏麵有一團蟲卵,結構十分簡單。我們沒有從中找到什麼釀酒設備,也沒找到喙和吸管,隻看到堆積在一起的卵粒。苦苦地觀察了三個星期,得到的結果竟然是這樣:所謂的胭脂蟲,不過是一個容器而已,裏麵盛滿了某種蟲子的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