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麵積不大的國土上,部署三個“箭-2”式導彈連,即可形成覆蓋全國的導彈防禦係統,以色列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國家導彈防禦係統(NMD)的國家。
“箭-2”式反導武器係統的研究開發和部署經費超過20億美元,美國負擔了其中的一半。每枚“箭-2”導彈的造價約300萬美元。2003年初,在第二次海灣戰爭即將爆發之際,以色列陸軍參謀長亞龍將軍答記者問時稱:“我們今天的情況比12年前好了許多,以色列可能是世界上麵對導彈威脅防範最好的國家之一。”“飛毛腿”要襲擊以色列,必須穿過兩道關:一是使用“箭-2”式導彈係統的高空防禦,二是使用“愛國者”導彈係統的低空防禦。
五、以色列巴拉克-1係列
巴拉克-1是以色列為350~400噸級巡邏艇設計的近程點防禦導彈係統,可對多種目標進行高、中、低空攔截,具有殺傷範圍大、係統操作簡單等特點,特別是具有對反艦導彈卓越的攔截能力,在國際市場上素有“以色列宙斯盾”之稱。該係統從1979年開始研製。
巴拉克防空導彈武器係統於1979年開始研製;1981年首次在巴黎航展展出;1983年6月,巴黎航展展出其改進型巴拉克-1;1984年進行了飛行試驗;1986年成功進行了地麵發射;1988年進行初始實戰發射試驗;1993年開始在以色列海軍服役,並進行了實戰發射試驗;2003年印度海軍在其西南部的果阿海岸進行了試射;2006年以色列與印度達成協議聯合研製巴拉克-8導彈。
巴拉克-1防空導彈武器係統主要由8聯裝導彈發射裝置、埃爾塔係統集團(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的控股公司)生產的用來執行搜索/跟蹤/照射任務的El/M-2221STGR雷達、火控係統和數據處理機等部分組成。全係統結構緊湊,各組件的尺寸和質量都比較小。
(1)導彈布局與結構
巴拉克-1導彈體積較小,導彈頭部為尖卵形,彈體采用正常氣動布局。彈頭前端為引信,引信之後依次為雷達製導裝置、戰鬥部、飛行控製機構、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可折疊的穩定翼安裝在發動機段)、控製舵、指令接收機及可分離的推力矢量控製裝置。彈翼位於彈體中後部,舵麵位於尾部,處於同一平麵上。
巴拉克-1導彈采用1台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為減小對艦艇的衝擊力,采用較小的起飛推力。
在導彈發動機排氣口加裝了由4個燃氣舵片組成的推力矢量控製裝置,燃氣舵最大偏角為22°,控製導彈在初始飛行段低速時(起飛約0.6秒後)能迅速轉向目標。
采用高爆破片殺傷式戰鬥部。殼體由厚度為1.1毫米的馬氏體鋼製成,破片共4000塊,單塊破片質量為2.5克,破片速度為2200米/秒。戰鬥部采用激光近炸引信,帶有鎢合金預製破片,可形成很大的目標破壞力。
巴拉克-1防空導彈武器係統采用雷達跟蹤加瞄準線指令製導方式,使用EL/M-2221STGR雷達係統該。雷達的天線質量為700千克,方位角為360°,俯仰角範圍是從25°俯角到85°仰角,工作在X/Ka波段,對飛機的跟蹤距離為30千米,對掠海飛行導彈的最大跟蹤距離為15千米,每部EL/M-2221STGR雷達可同時製導2枚導彈攻擊同一個目標。
巴拉克-1防空導彈武器係統使用的對空搜索雷達是埃爾塔係統集團的S/X波段EL/M-2228SAMDR相幹脈衝多普勒雷達,探測距離為70千米,對雷達散射截麵(RCS)為0.1平方米的掠海飛行導彈的探測距離為20千米,在發現目標後,進行預警之前隻要一個脈衝信號就可以完成檢測。EI/M-2228SAMDR雷達可以將搜索到的目標高度、速度和方位信息自動傳送給火控中心、STGR雷達和艦載電子對抗係統。雷達和火控係統總質量為1.3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