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柯爾特9毫米衝鋒槍
柯爾特9毫米衝鋒槍由美國柯爾特公司製造,這款衝鋒槍具有AR-15式衝鋒槍的外形,但後坐原理和槍機動作原理不同。它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滿足特種部隊在近距離殺傷有生目標的要求,有效射程為150米。該槍主要裝備美國執法機構和海軍陸戰隊,另外還有少數國家的特種部隊也使用。
柯爾特9毫米衝鋒槍采用機械瞄準具。準星為柱形,底部有螺紋,可進行高低調整。表尺為“L”型翻轉式,有兩個覘孔照門,可以調整風偏。表尺射程裝定為50米和100米。
柯爾特9毫米衝鋒槍采用半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閉膛待擊。該槍在設計上采用直線式結構,槍管、槍機、後坐緩衝裝置和伸縮式管狀槍托呈直線配置。槍彈擊發後,後坐力直接作用於射手肩部,使槍口的跳動減小,操作輕便,射擊精度也得以提高。
M6衝鋒槍是史密斯&韋森公司於1966年受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委托而研製的,它仿照了瑞典M45衝鋒槍的設計,具有經久耐用的特點,但由於沒有特別的新穎之處,並沒有引起海軍和其他兵種的興趣,因此生產量很小。
1967年1月,史密斯&韋森仿製M/45設計的第一支樣槍進行了試射,生產定型後被命名為史密斯&韋森M6型衝鋒槍。美國海軍將其定型為MK24,並在越南試用。當史密斯&韋森公司準備大量生產時,美國卻決定退出越戰,海軍不再需要這種武器,也導致M76失去應有的市場份額。
1983年,美國一家名為MK的武器公司開始獲準生產M76衝鋒槍,他們的仿製槍被命名為MK-760,這種槍與M76在外型和結構上都非常相似,投入市場後,受到美國陸軍的歡迎,有一些原本使用M76的機構或個人也向他們訂購備件,為MK武器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七、KRISSSuperV衝鋒槍
2005年底,美國TFDI公司公布了一種名為KRISSSuperV的衝鋒槍,這是一種後坐力極低的衝鋒槍被TDI公司稱為MK5型。2007年1月,在科羅拉多的SHOTShow上,在沉寂了一年多之後,KRISSSuperV衝鋒槍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並以其有趣的外形和獨特的動作機構成為2007年SHOTShow上最受矚目的武器之一。
KRISSSuperV衝鋒槍采用延遲後坐式操作原理,槍機後麵的平衡配重塊也起到了延遲槍機後坐的作用。當槍彈擊發時,彈殼在火藥燃氣的作用下推動槍機,槍機首先要克服一個延遲開鎖的斜麵,然後開始水平向後運動,通過平衡配重塊的一個斜麵,迫使平衡配重塊在複進簧導杆的引導下向下運動,並使複進簧向底座壓縮,但同時由於槍機的凸耳卡在平衡配重塊的槽內,因此當槍機水平運動了一段距離後,又在平衡配重塊的帶動下向下做偏轉運動。在複進簧完全壓縮後,開始強迫平衡配重塊向上運動,而在同一個斜麵的作用下,使槍機向上向前運動並將下一發子彈推進槍膛。
KRISSSuperV衝鋒槍的原型槍外形雖然仍然很奇特,但在很多方麵都作了改進,也變得更加實用。其槍管延長至139.7毫米,水平位置也抬高了,原型槍的槍管在靠近握把底部的位置上,而現在則位於扳機的水平位置。其彈匣也改用奧地利Glock21手槍的彈匣,標準彈匣的容彈量為13發,另外還有加長彈匣,可攜帶更多的子彈。但重新設計的裝填拉柄比較傳統,位於機匣左側,並可進行水平活動。
KRISSSuperV衝鋒槍的裝填拉柄的杠杆形把手在不使用的時候由於彈簧的作用自動平貼在機匣側麵,因此在攜帶或做戰術動作時不容易鉤掛。如果射手要檢查槍膛內是否已經裝填了彈藥,也不需要拉開槍機,隻要把杠杆形把手拉開成垂直狀態就能看到槍膛的情況。然後把杠杆向後拉到底部,再鬆手時槍機就會複位並往槍膛內推上一發子彈。此外,裝填拉柄也能用於排除故障彈或卡住的空彈殼。
八、FMG、UC-M21、FMG9折疊衝鋒槍
阿雷斯FMG9毫米衝鋒槍是由美國阿雷斯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設計成功的,簡稱FMG(全稱為FoldingMachineGun),主要作為個人自衛武器,供執法和特工人員使用。就在推出阿雷斯FMG衝鋒槍的同時,另一個美國槍匠大衛·博特曼也開始生產和銷售另一種同類武器UC-M21。
阿雷斯FMG和博特曼的UC-M21在概念和設計細節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不同之處在於,UC-M21采用不同折疊機匣後的鎖定方式,機械瞄具、柱形準星和覘孔照門藏在一個可拆卸的提把內,並且有背帶環,而FMG則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