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湘西自古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它是英雄輩出的古戰場,也是屈原尋尋覓覓的流放地。
它承載著五柳先生的夢中桃源,也寄托著嶽陽樓記的憂樂情懷。
清末的湘西叛亂不息,進剿的大兵燒殺搶掠,肆無忌憚地張揚著異族統治的暴力。
高高的刑台搭起來了,縣府的公告牆上圍滿了沉默的人群。所有的目光都是憤怒的目光,剛才還豔陽高照的晴空突然一聲霹靂,下起了傾盤的大雨。
“刀都架在脖子上了,還愣著等死麼?”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嗓子,無聲的人群憤怒地向縣府壓了過去。
一隊清兵站在縣府的石階上端起了剛剛運到的長槍,為首的幾個男子把單薄的上衣脫了下來,敞著自己結實的胸膛。
“你們不要怕,盡管對著爺爺的胸膛放槍!”
說話的男子才剛剛三十出頭,聲音十分渾厚。它是梅家的三公子,也是這一帶的龍頭大哥。端槍的清兵左右相視,不知不覺中就為梅家三公子讓出了一條道。
所有的人都湧進了縣府,縣令大人眼睜睜地看著大夥砸開了牢房,把欽定的死囚和其它人犯卷出了縣府。
大雨還在下,整個縣城都恢複了寧靜,仿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第二天,刑架上吊起了一具穿著囚衣的稻草人。示眾三天後,不知道是誰為稻草人收了屍。
木質的刑台一直沒有拆,民國時期從安徽漂來了一個草台班,把它改成戲台。大家都覺得這樣很好,遠遠近近的老人都愛坐在這裏沏一碗茶聽一段遠古傳下來的戲文……
在人群中,當時的縣令常常捋著自己不多的幾根胡須,逢人就點一點頭,或者問一聲好再開一兩句不大不小的玩笑。
這是一個睿智的老年人,梅家三公子劫獄的時候,他就頂天立地一般站在縣府大院裏。
當時,大雨之下,他一句話都沒有說!後來,他總是說:“誰說我沒有說話?你們都看見了不是!”
大家都一笑置之,招呼他下棋的後生,照樣毫不留情地把他殺得落花流水春去也……
02
梅家老爺並不姓梅,他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幾十年縱橫馳騁在天地間,梅家老爺也沒有打聽出自己的本姓本名。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讀過了這樣的詩句,梅家老爺封了自己壓住江湖的名號,在湘西的山水間買了一片農田,從從容容地蓋起了屬於自己的梅園。
都知道梅家老爺身上背著不少的命案,也都知道能讓梅家老爺痛下殺手的人一定十惡不赦!梅家老爺有兩個走鏢的義子,三公子是他唯一留在世上的血脈。
三八年花園口決堤後,很多難民從下江湧了上來。
他們說起了上海血戰,也描述了首都淪陷的詳細過程。屠城,決堤,變著花樣地殺人……讓他們驚恐失措的日本人,無異都是從陰曹地府鑽出來的魔鬼!
剽悍的山裏人不信邪,家家戶戶翻出了祖輩留下來的大刀和鏢槍。
“沒用,他們有快槍,還有自己能走的火炮……”難民的勸告激起了山裏人的憤怒,幾個年青後生決定出去一趟看個究竟。
臨行的那個早上,附近有頭有麵的人物都到齊了,端著一碗一碗的烈酒為他們壯行。
“自古邪不壓正,就算我們注定要遭此大劫,也不能短了誌氣!”
梅家三公子斬釘截鐵的話,堵住了難民的嘴,也成就了幾個年青人一生的英名。
03
跟著難民潮湧來的還有一些氣焰不減的達官貴人,他們仗著官府的勢力欺行霸市巧取豪奪,既開煙館又辦妓院。
山民和難民的矛盾越積高深……
一天傍晚,一個從北方逃難南下的學生,從妓院的二樓上跳窗墜樓,正好落到了一個過路的山民肩上。女學生傷得不重,那個山民卻當場死亡。
山民的父親聞訊後,帶著族人砸了那家妓院。當晚,雙方就發生了近百人參與的械鬥。
讓人費解的是縣政府的舉動,它僅僅把那個走投無路的女學生收了監……
殺人抵命,這是誰也不希望破壞的律條。
槍決女學生的那個上午,太陽早早地就升上了山頂,紅得象血。萬人空巷的小縣城拉著身後的影子有些晃動,就象一個回光返照的老人似乎有話要說……
刑場上的風很灼熱,雙手反綁的女學生跪在了一叢茅草的旁邊,發現草地上有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美得驚人。她知道要不了多久,自己的身體就會壓到它的身上,自己的血也會弄髒精致的花蕊……很多事情都不可避免,誰會再意這樣一朵小花的委屈。
就在這時,背後的槍聲響了,女學生身體頑強地把身體向一側倒去,讓美麗的花沒受到一絲驚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