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雪恥(1 / 1)

01

天皇的體恤,更使阿南惟幾感到羞愧難當。

在成千上萬陣亡將士的靈堂裏,阿南惟幾熱淚橫流,泣不成聲……

他實在不明白這一仗怎麼會打成這樣子?派遣軍司令部給他的任務是牽製作戰,結果自己的傷亡竟是攻占香港的幾倍。上報給大本營的作戰方案是渡過汨羅江後力爭圍殲第九戰區的有生力量,並沒有提及要進攻長沙……本來,自己是想突襲長沙,怎麼會一頭就撞進了對方的陷井裏呢?

事先知道自己真實意圖的隻有兩人,自己的參謀長木下勇和第三師團長豐島房太郎也斷不會泄密!

元旦那一天,自己的騎兵明明已經衝進了長沙市區,南門守軍的防線已被擊穿紛紛動搖……更奇怪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支殘破的守軍還敢反衝鋒,還敢在夜間進行逆襲,全殲了勇冠全軍的加藤大隊。

四年來,加藤大隊在這片大陸上,真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阿南有個很不好的預感,他仿佛已經看到自己獻身其中的帝國就象一隻巨輪已經觸礁傾斜。

02

第三次長沙保衛戰,我們使日軍付出了傷亡五萬六千餘人的代價。

自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這是盟軍的第一場真正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勝利。

英國《泰晤士報》也說:“十二月七日以來,同盟軍惟一決定性之勝利係華軍之長沙大捷。”

緊接著,英國的《每日電訊報》也刊文:“際此遠東陰霧密布中,唯長沙上空之雲彩確見光彩奪目。”

美國記者福爾門在報道中鄭重地說出了:“中國第三次長沙大捷,證明了一個原則,那就是中國軍隊的配備若能與日軍相等,他們即可很輕易地擊敗日軍。”

我們的《東南日報》在其社論裏也指出:“我們將來的艱苦,固然還是方興未艾,但我們倘能以戰長沙的勇敢精神去從事每一場大戰,則我們最後勝利必能提前到來。”

經此慘敗以後,日軍的官兵們竟把薛嶽稱為:長沙之虎!

在此後的兩年時間,驕橫一時的第十一集團軍沒敢再對長沙組織任何重大的攻擊。

03

戰後:委員長為薛嶽親佩國民政府最高勳章:青天白日勳章。

原第十軍軍長李玉堂升任第二十七集團軍副總司令;原預備第十師師長方先覺任第十軍軍長;原預備第十師二十八團團長葛先才任該師副師長。

大捷後,美國宣布向中國提供五億美元的貸款決定。並任命蔣介石為中印緬戰區盟軍的最高統帥。二月九日,蔣介石訪問印度,針對東條英機宣布日本將援助印度獨立以及印度普遍存在的反英的情緒,委員長使出全身解數說服印度各黨派站到同盟國的戰線裏……印度從長沙大捷中,看到了反侵略的光明前景,最終還是回到了同盟國的陣營。

第三次長沙會戰勝利後不久,美、英政府便主動向中國提出,要廢除西方列強與中國曆屆政府簽訂的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歸還上海、廈門等地的公共租界,取消領事裁判權。

這一年的雙十國慶節,蔣介石激動地向國民宣布:我們實現了國父的這個遺願。

第三次長沙保衛戰昭示了一個真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自尊、自重並自強,才能贏得自己的世界和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