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精通世故,懂得從大處用心、小處放心(3 / 3)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為了節省一些眼前看得見的錢,而寧願去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修補那些應更新淘汰的東西,用明天的收益去做賭注。而今天這兒出問題,明天那兒有毛病,既影響效率,又影響心情,而且這些薄弱環節總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造成更大的損失。

再比如我們夏天吃水果,一次會買很多回家。有的水果由於天氣熱很容易壞。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先吃壞的再吃好的,結果等到把壞的吃完了,好的也變壞了。要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時候該放手時不放手,等於背上許多沉重的負擔。要知道放棄不是失敗,是智慧;放棄不是削減,是升華。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舍與得之間的關係是很奇妙的,隻憑一時的得失來決定取舍是一種鼠目寸光的行為,你必須學會從大局著眼、從大處用心。

曾幾何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曾為了確保豐田汽車在日本的銷售市場,深謀遠慮,從解決城市的汽車與道路的矛盾入手,先後成立了“豐田交通環境保護委員會”,在東京車站和品川車站首次修建“人行道天橋”;投資3億日元在東京設立了120處電子計算機交通信號係統,使交通擁擠現象得到緩解;投資創立了汽車學校,培養更多人學會開車;為兒童修建了汽車遊戲場,從小培養他們學會駕駛本領。良苦用心最終如願以償,汽車銷量日益增多,公司效益也相當可觀。

豐田緣何營銷成功?一言以蔽之:采取“先舍後得”的營銷策略。乍一看此招,似乎他們所做的種種事與汽車銷售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此乃“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是一種迂回戰術。現實生活中,有時走迂回道路,反而比走直路更易達到目的。試想,假如豐田公司一味從正麵宣傳自己產品如何好,結果很可能是多花了冤枉錢,銷路依然不暢。采取“先舍”,表麵上看似離開了汽車銷售這一主題,事實上正切實達到了占領市場、增加銷路的目的。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麵對一座極為陡峭的險峰,我們不要冒險直壁而上,我們可以繞著山路環行,最後便可安全到達山頂。我們捕魚時,要一點點地將水淘幹,讓魚兒慢慢地失去容身之地,自己暴露出來,而不是要跳到水中亂抓亂攪,因為那樣恐怕一條魚都不會撈到。一截鋼條,我們要想將它弄彎,直接用力去折,怕是會將其折成兩半,但若先用火燒紅,再用錘頭敲打,則可使其成為我們想要的形狀。

美國有一個經營新型剃須刀公司的原公司負責人,曾答應客戶通過新聞等媒體為新剃須刀大力促銷。然而,後來這家公司由於內部虧損即將倒閉而被另一公司買下,由於當時審查廣告的機構對剃須刀是否是醫療用品爭論不休,宣傳活動被迫取消。為此客戶聲明要退回剃須刀。收回剃須刀,對一個剛剛收買來的毫無經濟實力的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意味著將危害到公司的貸款合約,被銀行抽回資金;然而不收回剃須刀,則與客戶建立的關係將毀於一旦。在進退兩難之際,公司新的負責人為了不失掉最大的潛在客戶,隻好采取“舍”的決策,同意收回剃須刀,同時積極與銀行交涉,力爭把損失減到最低限度。按正常發展速度估計,同意退回後,還須經過大致兩個月的文書往返,到那時回來的退貨已經少了很多,再加上退貨之後,還有一個月才需要退還貨款,到3個月後,公司一切都已走了正軌,有能力消化這些損失。和銀行方麵達成協議之後,結果如預料的那樣。3年後,公司業務蒸蒸日上,良好的信譽使這家客戶占公司業務的50%,而不是原來的20%。這就是退一步雖失小利,終獲大利。

從大處著眼來取舍的要領在於不計當前利益,看重長遠利益,吃小虧而占大便宜。所有的退卻都是為將來更大的發展做鋪墊。生活中有些人隻顧眼前收獲而沒有長遠打算,這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有時,一些退路是必走的,迂回而行比盲目向前要可靠得多。

要有一個長期的奮鬥目標

四十歲男人已經走到了人生中場,但各人所取得的成就卻大有不同,這和個人的機遇、能力有關,但與他們對人生的規劃與大目標的選擇也不無關係。

你不能隻想著眼前要怎樣,還應該有一個長期的奮鬥目標,由於有這種大目標,人生才能有極大的發展。這種長期目標並不隻限於一個,可以同時擁有兩個或三個以上,但是,要看看你有多少自信,才能燃起多少熱情來。

擁有人生大目標,就是給了你人生鬥誌及熱情。同時,長期維持著這種熱情或鬥誌,一方麵培養“必定會成功”的信念,你的願望就會深深刻在心靈深處,你的運勢也會隨之慢慢地轉換到好的方向。所以,長期目標是很重要的。

如果以短期目標來慢慢解決身邊的問題,同時又不忘記為10年或20年後的事定立目標,而且一生為這種長期的目標來繼續努力下去的話,你一定會成為人生的成功者。

沒有長期的目標,你可能會被短期的種種挫折擊倒。理由很簡單,沒人能像你一樣關心你的成功。你可能偶爾覺得有人阻礙你的道路,而故意阻止你進步,但實際上阻礙你進步最大的人就是你自己。其他人可以使你暫時停止,而你是唯一能永遠做下去的人。

如果你沒有長期的目標,暫時的阻礙可能構成無法避免的挫折。家庭問題、疾病、車禍及其他你無法控製的種種情況,都可能是重大的阻礙。而在你有了長期的人生目標後,你就會對消極以及積極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反應。你會悟到:一次挫折(不管多嚴重)可以是進步的踏腳石,而不會是絆腳石。

當你設定了長期目標後,開始時不要嚐試克服所有的阻礙。如果一開始將所有困難就清除得一幹二淨,便沒有人願意嚐試有意義的事情了。你今天早上離家之前,打電話到交通崗詢問所有的路口交通燈是否都變綠了,交通警察可能會認為你不通人性。你應知道你是一個一個地通過紅綠燈,你不僅能走到你能看到的那麼遠的地方,而且當你到達那裏時,你通常都能見到更遠。

查理·庫冷先生曾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表示了他的創意。他說:“偉大的機會並不像急流般的尼亞加拉瀑布那樣傾瀉而下,而是緩慢的一點一滴。”

一般說來,偉大與接近偉大的差異就是領悟到如果你期望偉大,你就必須每天朝著目標工作。舉重選手都知道,如果他想成就偉大的目標,就必須每天去鍛煉肌肉,每一對想養育出有教養的可愛孩子的父母,都知道人格與信仰是每天不斷培養的結果。

喬治·西屋是美國傑出的發明家和企業家。他一生總共獲得361項專利,被人們譽為“發明奇才”。他親手創辦了6家世界一流的企業,為美國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石。喬治之所以能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主要靠的是把一個遠大的目標當做自己的人生理想。

喬治於1846年10月6日生於美國紐約州史哈利山穀的中心橋小鎮。他的父親精明能幹,開辦了一個工具和機器店。小喬治倔強任性、才智過人,對父親工廠裏的機器有著濃厚的興趣。12歲那年,由於他的堅持,父親不得不允許他到機器工廠去當一名普通工人。在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父親讓他獨自一人加班切割一批鐵管子。開始喬治用手鋸鋸鐵管,又慢又累。用什麼辦法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呢?突然,巨大的蒸汽機吸引了喬治的視線。他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大膽的主意:把鋸固定在蒸汽機上,造成一個機械鋸。結果,一根鐵管子幾秒鍾就鋸好了。從此,喬治對蒸汽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閱讀了大量有關的書籍,發現當時的蒸汽機都是由密封汽缸裏的活塞上下移動來帶動皮帶把力送到機械上的,既笨重效能又很差。喬治就設想,如果把往複式引擎改成旋轉式的,既節省了材料又增強了效力。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反複試驗,終於獲得了成功。15歲那年,他高興地獲得了回旋機的專利證書。這是喬治一生中的第一項專利。從此,他燃起了發明創造的蓬勃激情。

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在退役回家的路上,喬治坐的火車出軌,車上的人被撞得東倒西歪。當喬治了解到火車出軌的事經常出現時,他那天才的頭腦便萌發出一個奇妙的想法:研製一種防止火車出軌的機器。親友們認為此事難度大而大加反對。喬治力排眾議,博覽群書,經過艱苦的探索,終於設計出了“火車出軌還原器”,從此開始了他輝煌的事業。後來,他又運用壓縮空氣的原理,發明了空氣製動器,徹底解決了火車刹車問題,這是19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至今,西屋企業仍在這一行業中享有霸權。

喬治是偉大的發明家,是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實幹家。他把改善人類的生活水平、為人類謀福利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因此,他根據實際生活的需要,不斷創造發明新產品,開辟新領域。也正因如此,他的發明創造不僅為個人帶來了財富,也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他設計的電氣機車,改善了交通工具;他把交流電用於日常生活,對人類的電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於他開發了天然氣,匹茲堡成為工業重鎮。他對尼亞加拉瀑布電力成功的開發,使尼亞加拉城在短短的幾年內就走向了繁榮。有人評價他這項成就時說:“他的才能,無異於天方夜譚中的阿拉丁,他雖沒有如意神燈,但電燈的力量也照樣能使不毛之地變成天堂。”

喬治以造福人類作為一生的奮鬥目標,因此,他想盡辦法賺錢贏利,卻決不唯利是圖;他費盡心思擴大企業,卻從不弄虛作假。凡是他設計製造的產品,他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尤其是關係到人們生命安全的產品,他更是以高度的責任心不斷完善。如在窯製動器剛剛占領市場的時候,產品效果良好,他卻又花了25萬元去進一步改良,這給剛剛起步的企業帶來了很大困難,但產品最終以上乘的質量贏得了顧客。還有一次,顧客反映一批燈泡做得不合格,喬治立即開除了業務經理,並且說:“任何產品不到十全十美的程度,決不能賣給顧客。”而今,西屋企業的高質量已飲譽全球。

喬治·西屋是一位天才的發明家、一位卓越的企業家,又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他為人類的生活幸福辛勤工作了一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目標。

因此,你不能隻抱著“長工資”、“升科長”這些小目標不放,還應該為你的事業製定一個長遠目標,這樣你才能找準人生方向,獲得更大的發展。

讓自己更具有遠見卓識

經過多年的曆練,四十歲男人應當讓自己更具有遠見卓識,凡事多想幾步,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然後,你會發現遠見會給你帶來巨大的利益,甚至改變你的人生。

遠見能帶來巨大的利益,會打開不可思議的機會之門,遠見能增強一個人的潛力。

1.遠見使工作輕鬆愉快

成就令人生更有樂趣。當你努力把工作做好時,沒有任何東西比這種感覺更愉快。它給予你成就感,它是樂趣。當那些小小的成績為更大的目標服務時——譬如使一個遠見成為現實,就更令人激動了。每一項任務都成了一幅更大的圖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2.遠見給工作增添價值

同樣,當我們的工作是實現遠見的一部分時,每一項任務都具有價值。哪怕是最單調的任務也會給你滿足感,因為你看到更大的目標正在實現。

這個道理,就如同那個在工地上跟3個砌磚工人談話的人的故事一樣。那人問第一個工人:“你在幹什麼?”工人回答:“我為拿工資而工作。”他用同樣的問題問第2個工人,回答是:“我在砌磚。”但當他問到第3個工人時,他熱情洋溢地回答:“我在建一座教堂!”那3個人在做同一種工作,但隻有第3個工人受到遠見的指引。他看到了那幅宏圖,宏圖給他的工作增添了價值。

3.遠見預言你的將來

缺乏遠見的人可能會被等待著他們的未來弄得目瞪口呆。變化之風會把他們刮得滿天飛。他們不知道會落在哪個角落、等待他們的又是什麼東西。人生是個機會,這些人希望他們的機會不錯。

如果你有遠見,又勤奮努力,你將來就更有可能實現你的目標。誠然,未來是無法保證的,任何人都一樣,但你能大大增加成功的機會。

愛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時受雇於一家超級市場,開始時大家都一樣,從最底層幹起。可不久愛若受到總經理青睞,一再被提升,從領班直到部門經理。布若卻像被人遺忘了一般,還在最底層混。終於有一天布若忍無可忍,向總經理提出辭呈,並痛斥總經理狗眼看人低,不提拔辛勤工作的人,倒提升那些吹牛拍馬的人。

總經理耐心地聽著,他了解這個小夥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點什麼,缺什麼呢?三言兩語說不清楚,說清楚了他也不服,看來……他忽然有了個主意。

“布若先生,”總經理說,“您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布若很快從集市回來說,剛才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總經理問。

布若又跑去集市,回來說有10袋。

“價格多少?”總經理問。於是布若再次跑到集市上。

總經理望著跑得氣喘籲籲的他說:“請休息一會兒吧,看愛若是怎麼做的。”說完叫來愛若對他說:“愛若先生,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愛若很快從集市回來了,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1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他帶回幾個讓經理看。這個農民過一會兒還將弄幾筐西紅柿去賣,據他看價格還算公道,可以進一些貨。這種價格的西紅柿總經理可能會要,所以他不僅帶回了幾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總經理看一眼紅了臉的布若,說:“請他進來。”

愛若由於比布若多想了幾步,於是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請問,你能想到幾步呢?

相信你能使自己活得更好,這隻是第一步。要使自己的遠見真正有價值,還必須與另一種能力結合起來:如何使遠見變為現實。有遠見但不能把它變成現實的人,隻是個空想家。

你需要一套實現你的遠見的戰略,下麵的指導原則對你有幫助。

1.確定你的遠見

這個觀點雖然非常簡單,但實現遠見總得由確定這個遠見開始。對有些人來說這實在是太容易了,因為他們似乎生來就有一種遠見卓識。另一些人則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沉思、考慮、祈禱才能獲得這種本領。

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須多想幾步,確定你人生的遠見。你的遠見不能由別人給你。如果那不是你自己的遠見,你就不會有實現它的決心與衝勁。這個遠見必須以你的才能、夢想、希望與激情為基礎,遠見是了不起的東西,它還會對別人產生積極的影響,特別是當一個人的遠見與他的命運(特別是他存在的目的)不謀而合時。

2.考察一下你當前的生活

將你自己的遠見變成現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是一個過程,跟一次旅程十分相似。你決定去旅行之後,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決定出發點,沒有這個出發點,就不可能規劃旅行路線和目的地。

考察當前生活的另一個目的是規劃行程、估算此行的費用。一般來說,你離自己的遠見越遠,所花的時間就越多、代價就越大。實現自己的遠見是要做出犧牲的。

3.為大遠見放棄小選擇

所有夢想的實現都是有代價的。為了實現你的遠見,就要做出犧牲,其中一個涉及到你其他的選擇。你不可能一麵追求你的夢想,一麵保留著你其他的種種選擇。

這個觀點尤其不容易被美國人接受。美國文化很強調選擇的自由,整個自由市場體製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有多種選擇是好事,可以提供機會。但對於想取得成功的人,有時他必須放棄種種小選擇來交換那個唯一的夢想。

這情形有點像一個人來到岔路口,麵臨幾種前進的選擇。他可以選擇一條能通往目的地的路,他也可以哪一條都不走,可是這樣永遠也達不到目的地。

4.規劃自己的成長道路

實現自己的遠見包含著必須選定一條個人發展的道路,並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以為自己可以從生活的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進步而無須改變自己,是在自我欺騙,人生的任何積極轉變必定需要個人成長。

因為個人成長是實現自己遠見的必經之路,所以你能定出的最具戰略性的計劃是按你的遠見來規劃你的成長道路。想一想要實現理想你必須做些什麼,然後確定要成為你想做的那種人,你需要學習些什麼。看些書籍、聽些錄音帶,以感受一下別人的成長過程。

5.常與成功人士接觸

個人成長的過程包括與人接觸。學習如何成功的最佳方法是與成功人士接觸。觀察他們,向他們請教。逐漸地,你會開始跟他們一樣看問題。這句古語確實正確:“毛色相同的鳥聚在一塊。”

6.不斷地表達你對自己夢想的信心

實現夢想要求你不斷努力,並發揮出最大的衝勁。加強韌性與衝勁的方法之一,是不斷地表達你對自己夢想的信心。用語言向別人講,同時默默地對自己講,保持一種積極的充滿信心的態度。即使偶生疑惑,也要全神貫注,保持信心。外在的信心會帶來內在的信心。如果你失去自信及對自己夢想的信心,那你的夢想永遠不能成真。

7.預料到有人會反對你的夢想

必須保持積極心態的另一個原因,是你肯定會碰到反對的意見。那些自己沒有夢想的人是不會理解你的夢想的,他們覺得你的夢想不可能實現。他們會對你說,你的夢想一文不值。或者即使他們明白到它的價值,他們也會說,雖然這是可以實現的,但不是由你實現。碰到別人反對時,你不必驚慌,而應有思想準備,抱著永不消沉的積極心態。

8.尋找實現理想的每條途徑

為了實現理想,你必須不停地尋找一切對你有幫助的東西。要樂於嚐試新事物,四處尋找好主意。要善於觀察,在別的領域效果很好的主意,在你這裏也可能有用。全神貫注於你自己的理想,但對走哪條路才能實現理想,則應抱持靈活的態度。實現理想要有創新精神,如果我們對新觀念關上大門,就不能有創新精神。

在某種程度上,遠見卓識是一個成大事者的必要素質之一。當你看得足夠遠,你就不會囿於一時的得失而跳不出小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