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薩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這個世界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因此,它屬於我們每一個人,而真正擁有這個世界的人,是那些熱愛生活、擁有快樂的人。也就是說,那些真正擁有快樂的人才會真正擁有這個世界。
相信你就是自己的上帝,麵對仇人時,如果你能換個想法,換個做法,那麼世界會因此變得更為寬廣。
美國小說家菲茨傑拉德曾經寫過一段值得我們深思的感歎:在我們18歲的時候,信念是我們站在上麵眺望的山頭,但是到了45歲,我們的信念就成了藏身的山洞。
你還在等待別人的幫助嗎?或者期望上帝賦予的“神奇力量”?別再等待了,因為隻有你,才能將自身的潛能發揮出來,也隻有你,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有個貧窮的工人在幫農場主人工作,搬運東西時,不小心打破了一個花瓶。農場主人看見後,要求他一定要賠償,但是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工人,哪裏賠得起這麼昂貴的花瓶?
苦惱的工人隻好到教堂,向神父請教解決的辦法。
神父聽完工人的問題,他說:“聽說有一種能將碎花瓶粘好的技術,不如你去學習這種技術,隻要能將這個花瓶修補、複原,事情不就解決了?”
工人聽完後卻搖了搖頭,說:“哪有這麼神奇的技術?要把這個碎花瓶粘得完好如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神父指引他說:“這樣吧!教堂後麵有一個石壁,上帝就呆在那裏,隻要你對著石壁大聲說話,上帝便會答應你的要求,去吧!”
於是,工人來到壁前,大聲對著石壁說:“上帝,請您幫幫我,隻要您願意幫助我,我相信,我一定能將花瓶粘好!”
工人的話一說完,上帝便立即回應他:“一定能將花瓶粘好!”
工人真的聽見了上帝的承諾,於是,他充滿自信地向神父辭別,朝著“複原花瓶”的高超技術邁進。
一年以後,經過認真學習與不懈努力,他終於學會了粘貼碎花瓶的技術。結果他將農場主人的花瓶複原得天衣無縫,令人讚歎!
這天,他將花瓶送還給農場主人後,再次來到教堂,準備向上帝道謝,謝謝他給予的協助與祝福。
神父將他再次帶到教堂後麵的石壁前,並笑著對誠懇的工人說:“其實,你不必感謝上帝。”
工人不解地看著神父:“為什麼不必感謝?要不是上帝,我根本無法學會修補花瓶的技術啊!”
神父笑著說:“其實,你真正要感謝的人,是你自己和那個農場主啊!因為,這裏根本就沒有上帝,這塊石壁具有回音的功能,當時你聽到的‘上帝的聲音’,其實就是你自己的聲音啊!而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再說,當初如果不是農場主堅持要你賠償打碎的花瓶,你也不可能來到這裏,也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勇氣去學習並掌握‘複原花瓶’的高超技術了。”
人要勇敢地做自己的上帝,因為真正能主宰自己命運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當你相信自己能夠改變命運時,步伐便會慢慢地移動,一步步地實現心中的願望。
你的潛能就在你的身上,你的未來也掌握在你的手中,一切都等待著你開始行動,實現每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不甘於平庸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財富。要想不甘平庸就必須有堅定的毅力,有成功的信念,以及“拚著失敗也要試試看”的勇氣和膽略。
古時候有一個和尚,決定要到南海去,但他身無分文況且路途遙遠,交通又極不方便,但他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他隻有一個信念:“我行,我一定能到達南海。”於是他便沿途化緣,一步一步往南海的方向邁進。路過一個村莊化緣時,他碰到一個富和尚,富和尚便問他:“你化緣幹什麼?”窮和尚回答:“我要去南海!”
富和尚不由哈哈大笑起來,帶著嘲諷的語氣說:“憑你也想到南海,我想到南海的念頭已經好多年了,但還一直沒有成行。像你這樣的人,還沒到南海,不是累死就是餓死了,還是找個寺廟安穩度日吧!”窮和尚不為所動,固執地說:“我行,我能成功地到達南海,實現我的目標。”
幾年後,窮和尚從南海返回,又遇到了富和尚,這時富和尚還在準備他的南海之行。
富麗堂皇的建築物都是由一塊塊獨立的石塊砌成的。石塊本身並不美觀。成功的生活也是如此,隻要你按部就班,朝著你的目標堅持走下去,前方就是光明的。窮和尚的故事說明,一個人要想事業成功,必須具有強大的自信,認為自己行,然後積極地努力,積極地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