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生命經不起無謂的浪費(1 / 1)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經不起無謂的浪費。如果和所有與你作對的人記仇的話,那就會浪費你一生的時間,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停滯、浪費,隻要你能把握生命中的每一秒,那麼你就有乘風破浪的機會,你的目標也就離你不遠了。

目標可以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引導我們努力的方向,至於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就全看我們是否能始終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離不開艱辛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法布爾在這方麵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常對人說:“我是一位獻身科學的有誌青年,不知疲勞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愛好的事業上。”他為了觀察昆蟲的習性,常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有一天,他一大早就伏在一塊石頭旁。幾個村婦早晨去摘葡萄時看見法布爾,到黃昏收工時,她們仍然看到他伏在那兒,她們實在不明白:“花一天工夫,怎麼就隻看著一塊石頭,簡直中了邪!”其實,為了觀察昆蟲的習性,法布爾不知花去了多少個日日夜夜。

那些對奮鬥目標用心不專、左右搖擺的人,對瑣碎的工作總是尋找遁詞,懈怠逃避,他們注定是要失敗的。如果我們把所從事的工作當作不可回避的事情來看待,我們就會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迅速地將它完成。

勒韋1873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從小喜歡藝術,繪畫和音樂都有一定的水平。但他的父母是猶太人,對猶太人深受各種歧視和迫害心有餘悸,不斷敦促兒子不要學習和從事那些涉及意識形態的行業,要他專攻一門科學技術。

在父母的教育下,勒韋進入大學學習時,放棄了自己原來的愛好和專長,進入施特拉斯堡大學醫學院學習。

勒韋是一位勤奮誌堅的學生,他不怕從頭學起,他相信隻要把所有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必定會成功。他帶著這一心態,很快進入了角色,專心致誌於醫學課程的學習。有時為了搞清楚症狀的起因,他把自己“囚禁”在學院裏。他在醫學院攻讀時,被導師的學識和專心鑽研精神所吸引。這位導師叫淄寧教授,是著名的內科醫生。勒韋在這位教授的指導下,學業進展很快,並深深體會到醫學也大有施展才華的天地。

勒韋從醫學院畢業後,他先後在歐洲及美國一些大學從事醫學專業研究,在藥理學方麵取得較大進展。由於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奧地利的格拉茨大學於1921年聘請他為藥理教授,專門從事教學和研究。在那裏他開始了神經學的研究,通過青蛙迷走神經的試驗,第一次證明了某些神經合成的化學物質可將刺激從一個神經細胞傳至另一個神經細胞,又可將刺激從神經元傳到應答器官。他把這種化學物質稱為乙醚膽堿。1929年他又從動物組織分離出該物質。勒韋對化學傳遞的研究成果是一個前人未有的突破,對藥理及醫學上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1936年他與戴爾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後來,他受聘於紐約大學醫學院,開始了對糖尿病、腎上腺素的專門研究。勒韋對每一項新的科研工作都能專注如一,不久,他這幾個項目都獲得新的突破,特別是設計出檢測胰髒疾病的勒韋氏檢驗法,對人類醫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種專注的能力,使勒韋成為一個不容易向現實低頭的人,也因此能在醫學領域獲得令人激賞的成就。

限製自己,其實是一種非常勇敢的行為。因為它不僅能測試一個人的意誌力,還能表現出一個人是否能充分地運用時間。如果你充滿理想,並且渴望成功,那麼,嚐試向自己的自製力挑戰吧。

成功之本取決於人的心理素質、人生態度和才能資質。當然靠這個“本”還不夠,必須兼具高遠誌向和實現目標的專心和毅力。特別是專注於目標,更有利於助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