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女孩,臉上又有了陽光(1 / 1)

心理谘詢室裏,一個滿臉烏雲的女孩講述了她那沉重的故事:

我學習特別刻苦。可是二年級的一次考試,我由第二名退到第十三名。我受不了了,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隻是哭。幾天下來像大病一場。勉強可以上學了,我也晚上睡不好,感到身子特別沉,沒精神,不能集中注意學習,記不住東西,總想事。成績越來越差,到中考前一個月堅持不了了,隻好休學。暑假後我重讀初三。可我還是沒精力,精神不能集中,聽不進課,常常不知道老師講的是什麼,晚上雖很晚才睡,就是學不進去,總是想事。我特別想學習,特別想上重點高中。可是,我感覺自己不行了,完了。我非常痛苦,有時候我真不想活了……“老師非常理解你——你說你老想事,都想些什麼,怎樣想?”我說。

她告訴我:“就是常想過去在前一二名的事,考試失敗的事,休學的事,插班的事,不能和別人比的事,老師和同學會瞧不起的事,有時候老師的一句話我就沒完沒了地想。那次老師說‘別讓老師失望’,我就想,老師為什麼說這句話?什麼意思?什麼叫‘別讓老師失望’?就這樣經常想啊想的,控製不住自己……”

在後麵的溝通中又了解到,女孩膽小,做什麼事都特別謹慎,有些自卑,從小就不愛和別人打交道,不出家門,不愛說,不愛笑,隻知道紮在自己的小屋學習,真使勁念書。沒想得了這樣的病,吃了不少藥也不管事。

現在已經清楚,女孩的心病主要是抑鬱性神經症,伴有強迫性神經症。

抑鬱性神經症是一種以持久的抑鬱心境為主並伴有焦慮、空虛、沮喪、憂傷、苦悶、失眠和軀體不適感的一種神經症。症狀主要是:對生活和活動的興趣明顯減退乃至喪失;心情壓抑,憂傷苦悶,悲觀消極,喪失希望,對學習缺乏熱情,無所企求,缺乏動力,身心疲憊;自卑,自責,自我貶低,自我評價下降;感到生活失去意義,願意長睡不醒;常將自己的抑鬱心情歸咎於他人或外部環境,對外界和人際關係失去興趣,不願主動與人交往;自認病情嚴重,希望治好。總起來說是:沒有興趣,沒有希望,沒有辦法,沒有精力,沒有意義,沒有用處。同時還會引起疲勞、頭痛、耳鳴、心悸、胸悶、腹脹、便秘、失眠、多夢、食欲減退、注意力分散、記憶力衰退等軀體症狀。病因大致有三:

(1)社會心理因素。生活中的重大挫折、緊張事件都可能帶來精神創傷,得不到及時的調節就會誘發此病。

(2)個人心理因素。有情緒低落,寡言少語,內向孤獨,自卑拘謹等人格特征的人容易患此病。

(3)軀體因素。如意外傷害、軀體疾病、身體疲憊等也可能誘發此病。

該給女孩哪些幫助呢?認知調節需先行。我說,天上隻有一個太陽,地上隻有一座珠峰,群星也一樣閃光,群山也一樣向上,對自己應有平常心,隻要努力了就是成功,對學習不要讓“尖子生”的觀念拴住自己,放鬆心情才能學好。我和父女倆條分縷析,講了好多好多,又推薦可以看看我的《讓出“第一”又何妨》一文。在女孩稍稍舒展了眉頭後,我給女孩的老師寫了一封信,以便家長和老師合作。

然後,我介紹了幾個抑鬱性神經症的調節方法:

(1)傾訴療法。學會把心中的憂愁、煩惱、痛苦、悲哀等消極情緒向親朋好友傾吐出來,以至該哭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場,不要總是強加抑製。

(2)日記療法。日記有兩種寫法:一種是主觀性的,有消極情緒時,在日記中自我傾訴,然後對消極觀念進行剖析,找出其中的謬誤;二種是客觀性的,不寫自己的感受,不提“我”字盡可能地記錄外界的現實生活,這樣逐漸會看到生活中的陽光,心中也就會灑進陽光。

(3)暗示療法。比如可以這樣自我暗示:我知道了挫折困難並不可怕,我有毅力戰勝困難和挫折。我開始學會凡事都要往積極方麵想,我的心情不再壓抑和抑鬱了,我的心情愉快起來了,我的症狀正在消失……(4)交友療法。人際交往是驅散心中烏雲的良方。在和夥伴的交往中最容易化解心中的抑鬱情緒,心情就會開朗起來。

(5)目標療法。挫折感往往是自我目標過高所至。把目標調整到一個適當的水平,不要太高太嚴。目標調低了,就容易獲得成功,成功感容易使心中多一些歡樂。

隨後,我又介紹了調節強迫性神經症的方法。最後,我提醒她這些方法要用就用到家。隻要堅定信心,堅持訓練,就能重新看到生活的陽光。當我們告別的時候,女孩的臉上都有了一縷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