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這些同學到底怎麼了(2 / 3)

強迫症又稱強迫性神經症,特征是重複出現缺乏現實意義的不合理的觀念、情緒、意向和行為。雖然患者本身力圖克製,卻又無力擺脫,從而導致嚴重的內心衝突和強烈的焦慮。強迫症多見於十幾歲的少年。主要症狀表現為:①強迫觀念。表現為不由自主地在大腦中呈現某種想法、某件事、某句話等。它包括強迫性懷疑,如,是否關好水龍頭,是否在考試時漏答了題目,是否係好了褲帶等;還包括強迫性窮思竭慮,如:天為什麼是藍的,1加1為什麼等於2,人為什麼隻長兩隻眼;強迫性對立觀念,如,老師喊“立正”,他想到“稍息”。②強迫表象。這是一種盤踞在腦海裏的逼真的詳細的又常常是恐懼的景象,如意外事故的情景。③強迫意向。感到有一種強有力的內在驅使作用,有好像馬上就要行動起來的衝動感。如總想能觸摸某個物件或身體的某部分,也有的總1、2、3地數數。④強迫行為。不由自主地反反複複地做相同的動作,以至一直到十分刻板的地步,如反反複複看門是否鎖好。總之,強迫症不外是存在於腦子裏的和表現在行為中的症狀,所以,它主要問題是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而這兩者又是密切聯係的。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要區別正常人的某些重複動作或反複思考與強迫症症狀的區別:①正常人在主觀上沒有被強迫的感受,也沒有抵抗的意念,因此也就沒有什麼痛苦的體驗;而強迫症患者在主觀上感覺到自我強迫,又感到必須抵抗,因此很痛苦。②正常人是偶發性的,強迫症患者是一貫的。

人為什麼會出現強迫性神經症呢?

(1)家庭教育的影響。父母管教過分嚴格、苛刻要求,束縛自由意誌的發育,造成做事過分拘謹和小心。此外,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家庭成員自身有強迫型人格障礙。都會對下一代產生影響。

(2)性格特征的影響。患者大多過於追求完美,過於嚴謹刻板,具有強迫型人格特征的人容易轉化為強迫症。

(3)精神創傷的影響。當然,這些因素往往相互影響、彼此聯係中起作用。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說,強迫症症狀的背後往往是某種生活衝突或壓力。就是說,當人在生活的某一方麵遇到困擾或壓力的時候,內心的衝突形成難以化解的心結,往往會轉化成某種強迫性觀念或行為,表現為與問題似乎不相幹的一些症狀上來。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置換作用,是一種心理防衛機製。比如,有些男孩女孩也往往把來自學業的人際的以及性困擾的內心衝突和壓力,置換為某種強迫症症狀。

應該給這些同學怎樣的心理支持呢?給第一個同學的心理支持:我理解你的痛苦。你讀書就神經緊張的狀態,屬於強迫性神經症症狀。你“太在意個人的得失”,太在意麵子,反映了你性格上的完美主義,過分嚴謹,你對學習的態度顯然重視得過度了,已經失去了平和的心態。學習成績的下降又構成了一種精神創傷。正因為這些,學習問題對你構成了強烈的心理壓力。同時,由於你封閉的性格,人際關係問題也給你造成了壓力。再有,你是個青春女孩,雖然你沒有說,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困擾,也會給你帶來諸多壓力。許多中學生心理壓力都與此有關。正是這種種心理壓力,不知不覺間置換成了強迫症狀。由於心理暗示的作用,強迫症狀越來越重。你為神經緊張肯定做了不少控製的努力,這正好從反麵起了暗示作用,即由“我不要緊張”,起到了“我又該緊張了”的暗示作用。於是出現惡性循環,從而導致你的一些胡思亂想強迫症狀的泛化。

你的所謂驕傲,是你在進行自我心理防衛。由於學習成績下降得驚人,你內心難以承受這樣的挫敗感,於是,就用驕傲來保護自己受傷的心靈。就是說,驕傲的背後其實是沒有自信。“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左右我的心情”,正反映了這種心態。所以,你的驕傲,其實是一種故作姿態。故作姿態是很不好受的,自然就出現了種種緊張狀態,甚至是病態。病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暫時地逃避壓力。於是,這種行為慢慢地形成了強迫症狀,給你帶來了難以化解的痛苦。痛苦之下,你怨天尤人了,你想到了恨那個女孩。其實,你自己的心也告訴你,你恨那個女孩實在是冤枉了人家,正如你自己所說,不過是“怨言”罷了。這是你把自己的心態投射到了別人身上,也是試圖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但是,這並不能真正讓你從壓力下解脫出來。所以,關鍵還是自我心理調整,讓自己的心平和下來。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平和安寧下來呢?首先,是對學習對考試要有一顆平常心。什麼是讀書學習?就是拿一顆平平常常的心做好平平常常的事,就是靜下心來,輕鬆愉悅地做好學習的每一件很平常的小事,讀一篇課文,背一首古詩,記一個單詞,算一道習題,如此等等。於是學習沒有了心理負擔,學會輕裝前進了。同時也就感覺到其實別人沒人和自己過不去。至於考試,當學生的考試考砸了,在所難免,正所謂“沒有常勝將軍”。既然在所難免,還緊張什麼?也需要一種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