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會麵,相識的或初識的,總要打個招呼,在打招呼這個小節上,往往傳遞著人們的心聲。

見麵說“你好!”——頭腦冷靜、沉著、做事一絲不苟、謹慎小心的人,往往習慣於用這兩個字打招呼。他們的性格,理性多於感性,不喜歡大驚小怪,穩重可靠,深得朋友們的信賴。

見麵喊“喂!”——這種人開朗活潑,精力充沛,具有良好的幽默感。思維比較敏捷,創造能力強;為人謙虛,能夠聽取各方麵的意見。“喂”給人感覺很不客氣,一般情況下,隻有關係十分親密的人才喊出“喂”。如果是對陌生人或上級用這種語氣,帶有輕視對方的意思,沒把對方看在眼裏。

見麵輕輕“嗨!”一聲——內向、害羞、多愁善感的人往往會用這個詞打招呼。他們大多缺乏冒險和開拓的精神,經常由於害怕出錯而不敢做出新的嚐試。

見麵熱情地喊“過來呀!”——這樣的人好冒險,喜歡與他人交流。辦事果斷,從不拖泥帶水。麵對失敗,不會一蹶不振,而是能及時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以便東山再起。

禮貌地說“看到你很高興!”——這樣的人性格開朗、熱情,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待一切事物都很樂觀,是典型的樂觀主義者。但是,他們常常沉迷於幻想中,把握不好現實,容易感情用事。

試探地問“最近怎麼樣?”——這種類型的人,他們自我顯示欲很強,往往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喜歡出風頭,拋頭露麵。他們凡事三思而後行,做事十分謹小慎微,一旦行動就會不遺餘力,勇往直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有的人打招呼時,眼睛直視著對方,這樣做是想通過打招呼來打探對方的虛實,他們想在氣勢上壓倒對方。這種類型的人個性爭強好勝,不容易相信他人,疑心特別重。人們在與這種人打交道時,千萬要保護好自己,或者偽裝好自己,不要把自己的弱點暴露給他們,要不然極易被他們所控製。

有的人在見麵時,目光經常旁移,他們極有可能是內心懷有強烈的自卑感。這一類型的人為人處事缺乏自信,前怕狼後怕虎,不果斷,猶豫不決。他們適應能力差,與環境常常格格不入,對陌生人以及陌生的環境常會懷有恐懼心理。這種人如果遇到他們所喜歡的輕鬆、詼諧的打招呼方式,則目光不會旁移。

有的人見麵打招呼時,一邊注視著對方,一邊行禮,這類型的人,他們通常對對方懷有警戒之心,也總有占盡優勢的想法。那些不敢抬頭仰視對方的人們,其中大多數都是自卑感很重的人。在向對方行禮之時,潛意識裏與其保持距離,他們對對方一般會懷有警戒心理,並且顧慮重重。

見到熟人後有意識地後退幾步,持有這個動作習慣的人,他們通常會自認為這樣做是一種很禮貌的行為,其實質卻容易使對方產生誤會,他們認為這種人是故意拉開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是從心理上拒絕或者排斥他們。通常情況下,有這種動作的人,他們的防衛心理特別強,他們都非常謹慎地與別人交往,他們為了讓交往更順利,故意將姿態放得很低,表達自己謙虛的一麵,結果卻適得其反。

打招呼的手上動作是,拍打對方的肩膀。拍肩膀的方位不同,含意也不同。如果選擇從正麵或上麵拍打對方的肩膀,說明這個人非常看不起那個人,他在有意向對方顯示自己的地位和權勢,並企圖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同時也向對方暗示不可輕舉妄動,使自己的心理狀態處於優勢。若是從側麵拍打,則有完全不同的解釋——表示對對方的讚賞與肯定。隻是初次見麵,就碰觸對方的肩膀打招呼,這樣是有意地把當場的氣氛引往有利於自己的一方。

有一類人,盡管與他們不是初次見麵,或者幹脆就是經常見麵,但是他們卻始終都用老套的話向人打招呼問候,這類人具有嚴重的自我防衛心理。當然,既有打招呼的人,也就有麵對麵也不打招呼的人。和相識的人麵對麵相遇,都不走上前去打聲招呼的人,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形是他們善於思考,即使在走路的時候也不能停止這種思考,常會沒看到熟人一般;另外一種情形是這一類人個性比較孤僻,而且自以為是,他們就是不喜歡與人打招呼。更嚴重的情形,有一類人,他們即使看到了熟人,表現出的行為是特別讓人費解,他們不但不會主動迎上前去打聲招呼,甚至會繞道走開,躲避得遠遠的。怎麼會這樣呢?旁觀者首先會想到,因為可能做了一些對不起對方的事情而感到心虛,另外一種情形是他極度討厭對方,的確是不願意與他打招呼才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