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場合中,握手變成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禮節禮貌行為。握手不僅是一種禮儀形式,而且也是一種生動的交際語言和溝通思想感情的重要渠道。在不同場合、不同方式的握手表現出不同的情誼。下麵介紹幾種常見的情形:

(1)出於禮節在社交場合中,握手是表示歡迎的基本禮儀形式。

當見到對方時,臉上顯出友好的笑容,把手伸向對方,以此表示歡迎,體現對本次交際活動的重視;對方也會同時伸出手來,彼此相握,禮貌寒暄,於是得體地拉開了一次交際過程的序幕。如果一方伸出手來,另一方未作響應,拒絕握手,或反應遲鈍,半天才伸手,就會使對方陷入十分尷尬的境地,這就有失禮貌了。得體的禮儀性握手有助於創造良好的交際氣氛。它通常是交際寒暄的組成部分,能反映交際者對於彼此關係的態度和看法。

(2)走形式握手還可以表達強烈的感情。握手的力度、時間和方式能反映出人的內在心理,可以達到交流感情的目的。彼此握手特別用力的,而且時間又比較長的那種,說明他們之間的感情特別深,或有某種需要。表情性握手通常動作十分誇張,動作幅度很大,用力也猛。用力握手在男性之間較多見,用在異性之間就不太合適了。比如說人們與自己的親朋好友分別時,彼此握住對方的手叮嚀、話別,兩隻手長久地不忍分開,隻等車開啟時才戀戀不舍地放手,這樣就把自己惜別的深情注入了對方的心田,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可見,握手可以傳遞真情。

(3)較量型

握手在某些交往的過程中,也可能成為雙方鬥智鬥勇的武器表達。交際雙方的立場、利益不同,見麵時出於禮節就不得不握手,這一握之間,便可能成為一種較量。有時在外交場合,也會通過握手相互交鋒,以維護自己國家的尊嚴。使勁兒向對方握手的人,具有主動的性格和信心。借助握手與對手鬥智一定要把握分寸,千萬不能過了頭,否則就會有失身份。

(4)上下搖動的握手握住對方的手不停地、不斷地上下搖動的人,是樂觀主義者,他們似乎整天都樂嗬嗬,對人生和生活充滿了希望,不知道憂愁為何物。通常他們脾氣急躁,好爭勝,是個十足的大老粗,需要得到別人的承認,迫切要讓別人明白他的決心。他們通常會成為領軍人物,非常勝任,會受人愛戴和傾慕。

(5)急促的握手與人握手時,匆匆把手伸出而手臂不動,隻要一經碰到對方的手指,這握手禮就算草草結束,馬上收回手去。這一類型的人為人處世缺乏真正的誠心,他們要麼就是性格畏縮,少朋少友,社交性不強;要麼是驕傲自大,無真心誠意。

(6)熱情十足的握手有的人一旦有了機會就會握住對方的手不放,一邊握手一邊和對方閑聊不止。這一類型的人多數是兢兢業業,克勤克儉的。他們為人熱情友善,待人相當的誠懇,容易與人推心置腹地交往,並且這種友誼終身不改變。他們處世態度豁達樂觀,一旦遇到坎坷與挫折,可以大的化小,小事則一笑而過。

(7)手臂不伸直有一種人,握手時將自己的手掌放在胸前,就等著對方把手伸過來和他相握。他們很聰明有謀略,為人機智健談,而且膽大心細,善於察言觀色,有敏銳的直覺,能很輕易掌握別人的心理。不但能利用機會,而且還能創造機會,使事情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8)將拇指緊附在對方的手背上這種人力度適中,動作沉穩,雙眼注視對方。他們的個性沉穩專注,常識豐富,熟識社交禮儀。他們個性堅毅坦率,有責任感,可以放心交往,常為大眾提供有用的消息和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他們個性思維縝密,富有理智,善於聯想,每當遇到麻煩棘手的事,都能很有效率地加以解決,有領袖的風範,並會得到他人的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