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友誼·愛情(2 / 3)

《論人生》

心思中的猜疑有如鳥中的蝙蝠,他們永恒是在黃昏裏飛的。·一這種心理使人精神迷惘,疏遠朋友,而且也擾亂事務,使之不能順利有恒。

《論說文集》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純粹最可憐的孤獨;沒有友誼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野……

《論說文集》

除了一個真心的朋友之外沒有一樣藥劑是可以通心的。

《論說文集》

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預防藥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規諫。

《論說文集》

一個人從另一個人的淨言中所得來的光明比從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斷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幹淨純粹……

《論說文集》

舞台比人生更施惠於戀愛者。因為在舞台上,“戀愛”長期可以做喜劇的素材,有時也可以做悲劇的素材;但在人生中,“戀愛”隻能招致禍患;它有時如一位惑人的魔女,有時似一位複仇的女神。

《論愛》

過度的愛情追求,必然會降低人的本身的價值,例如,隻有在愛情中,才永遠需要那種浮誇餡媚的詞令。而在其他場合,同樣的詞令隻能招人恥笑。

《論愛情》

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持聰明。

《論愛情》

人性當中有一種隱密的愛他人的趨向,這種趨向若不消耗在一個人或少數人身上,將很自然地普及於眾人,並使人變得仁慈。

《論愛情》

妻子是青年人的情人,中年人的伴侶,老年人的看護。所以一個人隻要他願意,任何時候都有娶妻的理由。

《論說文集》

天性常常是隱而不露的,有時可以壓伏,而很少能完全熄滅的。壓力之於天性,使它在壓力減退之時更烈於前;但是習慣卻真能變化氣質,約束天性。

《論說文集》

舞台上的愛情比生活中的愛情要美好得多。因為在舞台上,愛情隻是喜劇和悲劇的素材,而在人生中,愛情卻常常招來不幸。它有時像那位誘惑人的魔女,有時又像那位複仇的女神②。

《論人生》·

凡對愛情過於重視的人,就要喪失他的財富和智慧。

(隨筆集》

男女間的愛情創造了人類;友好的愛情使人類完美;淫蕩的愛情隻能敗壞和糟蹋人類。

《論愛》

了解愛情的人往往會因為愛情的升華而堅強了他們向上的意誌和進取的精神。

《隨筆集》

愛情無孔不人;它不僅能鑽進敞開著的心扉,而且還能鑽進戒備森嚴卻偶有疏忽的方寸。

《論愛》

夫妻的愛,使人類繁衍。朋友的愛,給人以幫助。但那荒淫縱欲的愛,卻隻會使人墮落毀滅啊!

《論人生》

愛情的報酬永遠是這樣,要不是回愛,就是一種內心的隱藏的輕蔑,這條定理是真的。……人性之中有一種隱秘地愛他人的傾向和趨勢,這種傾向若不消耗在一個人或少數人身上,將很自然地普及於眾人並使人變為仁慈的。……夫婦之愛,使人類蕃滋,朋友之愛使人完美;但是無度的淫愛則使人敗壞並卑賤。

《論戀愛》

莊重的人,常受風俗引導,因而心誌不移,所以多是情愛甚篤的丈夫;“寧要老妻而不要長生”的尤利西斯即是這樣的人。貞節的婦人往往驕傲不遜,一若她們是自恃貞節者。倘若一個婦人相信她的丈夫是聰慧的那就是最好的使她保持貞操及柔順的維係;然而假若這婦人發現丈夫妒忌心重,她就永不會以為他是聰慧的了。妻子是年輕人的情人,中年人的伴侶,老年人的看護。所以一個人隻要他願意,任何時候都有娶妻的理由。然而有一個人,人家問他,人應當在什麼時候結婚?他答道:“年輕的人還不應當,年老的人全不應當。”這位也被人稱為智者之一。常見不良的丈夫多有很好的妻子;其原因也許是因為這種丈夫的好處在偶爾出現的時候更為可貴,也許是因為做妻子的以自己的耐心自豪。但是這一點是永遠不錯的,即這些不良丈夫,必須是做妻子的不顧親友的反對而自己選擇的。這樣一來她們不得不補救自己的失策。

《論結婚與獨身生活》

情欲泛濫的時候正是在人心力極弱的時候,故“愛”是“愚”之子也。

《論說文集》

有些人,即使心中有了愛,仍能約束它,使它不妨礙重大的事業。因為愛情一旦幹擾情緒,就會阻礙人堅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標。

《論愛情》

所以古人說得好:“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持聰明。”情人的這種弱點不僅在外人眼中是明顯的,就是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會很明顯—除非他(她)也在追求她(他)。所以,愛情的代價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愛,就會得到一種深藏於心的輕蔑。這是一條永真的定律。

《論愛情》

人不能絕滅愛情,亦不可迷戀愛情。

《論愛情》

在私生活中,人的天性是最容易顯露的。因為那時人最不必掩飾。

《論人生》

當人心最軟弱的時候,愛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當人春風得意、忘乎所以和處境窘困孤獨淒零的時候,雖然後者未必能得到愛情。人在這樣的時候最急於跳人愛情的火海中。

《論入生)

即使心中有了愛,仍能約束它,使它不妨礙重大的事業。因為愛情一旦幹擾情緒,就會阻礙人堅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標。

《論人生》

常見不良丈夫多有很好的妻子;其原因也許是因為這種丈夫的好處在偶爾出現的時候更顯得可貴,也許是因為做妻子的以自己的耐心自豪。但是這一點是永遠不錯的,就是這些不良的丈夫必須是做妻子的不顧親友之可否而自己選擇的,因為如此她們就一定非補救自己的失策不可也。

《論說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