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一位很聰明的人說過:生,非我所求;死,非我所願,但生死之間的歲月,卻為我所用。確實,生,不是我所求得的,否則人怎麼總是以哭泣的姿勢來到世界上呢?同理,死也不是我所願意,因為沒有人願意死去。但在哭著來和不情願的死去這段時間裏,是沒人能幹涉得了的,它隻屬於我們自己。
所以,當我們抬頭仰望天空,並感歎如煙的往事時,不如低頭照顧一下眼前的爐火,把握現在的光和熱。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不如出門買車票,回家看爸媽來得實在。想想,光看看明月又有什麼用?你在這裏浪漫的看著明月,家裏的老爸老媽還擔心漂流在他鄉的你,那麼久都沒有消息,是不是在受苦受難。當我們依戀枕邊,想重拾昨夜的夢幻時,不如振作而起,掌握美好的今天。
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有太多灰色的日子,太多蒙塵的記憶,太多的敷衍了事與得過且過。我們會為在菜市場買菜多掏了幾塊錢或者是那堆陳舊的爛報紙少賣幾塊錢而懊喪不已,卻任最寶貴的財富——生命的能量白白流失而無動於衷。
從現在開始,你必須讓亮麗的紅色充滿你的生命。紅色,意味著健康的心態,意味著生命力的張揚,意味著激情、欲望、進取心和積極的行動。你必須發掘你內心的寶庫,打開閘門,讓蘊藏在你生命中的無限能量噴湧而出,讓你那雙有力的翅膀高高地飛翔在屬於你的那一片天空中。
生活中諸多事情仿佛像一個多棱鏡一樣,在不同的角度,總會發現能折射出不同絢目的光芒,可是隻站在一個地方,你也隻會發現那一種單調色彩。所以在很多時候,我們要主動地變換自己的位置,去發現生活中那多彩的光線,像小時候玩萬花筒一樣,不斷變換角度,讓自己也多一份對待事情和生活的樂趣。
很多事情本來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正確答案,它隻是因為每個人所處的位置或所看待事情的著眼點不同,從而產生不同的效果。你覺得狼和兔子哪個比較凶殘?你一定一邊罵我弱智一邊回答說當然是狼了。
其實這要看站在誰的立場上看了,要站在你的立場上看,當然是狼比較凶殘,比較可怕,因為我們從小就是聽小紅帽和大灰狼的故事長大的,也是被“不聽話就會讓狼咬”嚇大的。而且你也早已經被兔子那乖巧可愛的外表所俘虜,覺得世界上沒有比弱小的白兔更需要保護的動物了。可要站在草的立場上看,那凶殘的就一定是兔子了,因為狼是食肉動物,對草沒有任何威脅,而兔子就不一樣了。
看看,隻換一個位置,換一個角度,原本可愛的小白兔就變成了一個凶殘的東西了。事情也是一樣,換個角度,你也就會發現並不是自己原來想像的那樣。很多時候,我們一遇到事情就著急,一著急就開始鑽牛角尖,走進死胡同裏老是走不出來,就是旁邊有人拉著往出走也不管用,老覺得自己是對的,不肯換一個角度想一想,讓自己心平氣和地把事情的各個方麵都弄明白了,給自己找一個最近的出口。
在北宋的時候,就有一個叫司馬光的小孩小小年紀就十分懂得在關鍵的時候打破常規,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他懂得在小朋友掉到水缸裏的時候,把水缸打破把水放出來人就得救了。其實,在他當時打破的不僅是水缸,還有那種隻站在一個角度看問題的思維方式。事實證明,擁有這種“超常思維”的司馬光在以後也有不凡的成就。
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思維在一個方向受到阻礙的時候,懂得馬上改換一個新的方向,借助於別人的思維結果分析統攝,巧妙組合,從而找出新的突破。而那個“新的方向”往往正是常規思維的“死角”。因為常規思維往往表現出一種定勢,墨守成規,按常規辦事,往往隻有一個思維角度,一個常規方向。
按常規辦事的人,通常受經驗和私欲的左右。人們麵對要解決的問題,總是根據經驗判斷怎樣才能成功、怎樣才能抓住利益,這其實製約了思維角度的轉換。美國首位州級華裔警政長官李昌鈺是美國曆史上官職最高的亞裔執行官員,迄今已獲全世界的800多個獎項。李昌鈺說過:“輸贏在我們來說要完全忘記。”這正是他能從與眾不同的角度破案的根本原因。
生活中的事情總是很狡猾,它不會輪換著把它的各個方麵都表現出來。既然改變不了客觀,那就變換自己的角度,去主動發現那些值得我們發現的東西。因為人的胸襟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爭一時不如爭千秋,更何況你怎麼知道,老天爺的布局不是要讓你扛起更大的責任呢?遇到事情忍一時之氣,退一步海闊天空,反倒處處是出路,別把精神能力虛擲在不值得的人和事身上,換個角度,你就是天才。
大樹之所以參天,不僅僅有陽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潤,更因為它的根部有土壤輸送源源不斷的礦物質和各種豐富的營養。良好的外部環境是促進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主動學習,為大腦輸送源源不斷的營養,是提升自我的根本所在。
《流星花園》曾經風靡一時,“F4風暴”波及港台至大陸,眾說紛紜,好壞參半。拋開其中的帥哥美女是如何出眾或是如何煽情不說,觀其背後,不過是又一日本漫畫作品的改編。這裏並不是說人家的漫畫作品怎麼樣,好,當然是無可厚非的,要不央視怎麼會頻頻播出日本卡通片。小時候看過人家的《阿童木》、《聖鬥士》,再後來又是人家的《灌藍高手》、《美少女戰士》,到現在還是人家的《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幾乎每一冊動漫雜誌裏,絕大多數都是人家的新作品。和大頭兒子比起來,小朋友可能更喜歡小新,在他們的小腦袋裏,不會從國度的角度去理解卡通裏的人物。但是作為大人,作為熱愛中國文化或是熱愛藝術的人,這種狀況是需要所有我們這些人反省和深思的。學習人家優秀的東西,縱然是好的,但一味地崇尚別人,會不會阻礙自己的進步?
漢武帝可謂綿綿山脈裏的一座奇峰,他發現匈奴人太狂妄了,於是要改祖製,準備打仗,這是一層創舉。後來卻發現,漢朝的馬不行、刀也不行,於是派張騫出使西域,這又是一層創舉。民族的創造力,就體現在這一點一滴上。動漫藝術,從娃娃抓起!多方麵著手,宣傳動漫,鼓勵創作,著眼於我們的生活,積極開展多種活動,廣開創作門路,激發小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做有中國特色的動漫作品,從而使我們的動漫藝術後繼有人,源源流長。
中國足球從春秋的蹴鞠,曆經幾千年風雨滄桑,發展至今的現代足球,不論是上一屆世界杯還是本屆世界杯,從以前的本土教練到後來的米盧及阿裏?漢,作為球隊的指導,好比戰場上的將軍,幕後指揮,布局設陣,而球隊的靈魂和戰爭的關鍵,還在於球員和戰士的綜合能力,包括充沛的體力、獨到的悟性、足夠的激情、整體的配合等等。中國人民13億,科技人才輩出,經濟發展迅速,從殖民地到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哪一樣不是依靠自己艱苦奮鬥來的?中國足球也應該一改以往套路,從球員的自身素質做起,強化基礎,一步一個腳印走我們自己的足球之路。或許這條路距世界杯是十二年,抑或是二十年,但是隻要走出來,中國球迷是最自豪的,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路。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一味地埋頭苦練,自我封閉,而是說在前者的基礎上,學習能者的長處,避自己的短處,因地因時製宜,客觀地看待中國足球目前的狀況,走出“花大價錢,得小收益”的誤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培養本土教練,改變球員良莠不齊的局麵,強化球員素質,重振球迷信心,使中國足球如同改革開放大潮,滾滾而來,席卷世界。
參與世界的競爭,需要以實力為基礎,勇於邁出自己的一步,切不可故步自封。提升自我,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長進。國家提倡與時俱進,隻有積極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從客觀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提升方式、提升方向及提升的目的。
縱觀世界政治風雲,巴以衝突也好,美伊戰爭也罷,無一不以經濟作為其焦點。世界經濟的較量,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中國的民族經濟,或是開放後的外來經濟,無一不是靠人才來壯大自己。社會上出現的獵頭公司,緊盯人才市場,各類新新專業人才,更是走俏於各大中外企業。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生產力。所以,立足現在,把握未來,在現有條件和基礎上,不斷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全麵武裝自己,在時代的軌道上,做領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