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分(3 / 3)

決定哪些該做,就應該立刻采取行動,不必等到別人交待。就像吃飯睡覺那麼主動一樣。清楚了解公司的發展規劃和你的工作職責,就能預見該做些什麼,然後著手去做!

自動自發,世界賦予了她巨大的褒獎,不僅是金錢還有榮譽,那就是主動性。什麼是主動性呢?主動性就是沒有被人告知卻在做著恰當的事情。當你被告知過一次後再做同類事情就不需要再被告知了。人都是長腦袋的動物,而且腦子的容量要遠遠大於其他有腦袋的動物,不是隻會聽命令行事的機器。

在我們身邊另有一些人,他們直到被告知過兩次後才去做事情,這類人得不到榮譽,更得不到金錢。更有一類人,隻是當他們被貧窮壓迫得沒出路時,才會去做事,也就是等到餓了才去壘灶台。這類人隻會遭到漠視,收入當然十分微薄。

努力尋找自己身上那種自動自發的習慣,直到尋找到並把它充分發揮出來,否則你就趕快從上麵的幾種情況中挑選一種等著平庸吧,因為隻有主動自發地大顯身手方能盡顯英雄本色。

麵對這樣的話題,你會想到什麼?會想到到底有幾條大路能通向羅馬!其實羅馬在哪裏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地球是圓的,你從東邊走一定會到羅馬,從西邊走也一定會到羅馬。

如果把做事情比作去羅馬你會不會同意?做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隻有惟一的一種方法,像去羅馬有無數條道路一樣,隻要你肯嚐試。這個道理不用我說你也明白吧?從不同的角度、持不同的態度、懷不同的心態都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效果,也會有很多差異很大的解決方法,當然,因此也會有很多結果呈現在你麵前,讓你目不暇接。

一個公司要招聘一名高級財務主管,招聘考試現場,彙集了前來應聘的各路精英。公司副總走進考場,在每個人麵前放了一個潰爛的長著斑點的蘋果、一些指甲大的商標和一把水果刀。副總說:“蘋果代表公司形象,給你們10分鍾,對麵前的蘋果做出處理。”

10分鍾後,所有的考生都交上了“考卷”。過了一會兒,副總滿麵春風地向大家解釋:“我們注重的是,麵對複雜的事物做出的反應和處理方式。”

副總拿起第一批蘋果說:“這些朋友隻是在潰爛處貼上商標。這種方法是對的,但遮住了錯誤卻沒有改正錯誤。”副總拿起第二批蘋果說:“這些朋友的斑點被刀剜去,商標貼在一旁,這種做法也是正確的,但不能認為改正錯誤就萬事大吉了,沒有考慮公司的形象以及公司的發展。”這時副總拿起了剩下的一個蘋果,這隻蘋果又紅又圓,完好無缺。副總說:“這是誰的答卷?”一個考生站起來從口袋裏掏出副總發的爛蘋果,說:“是我的。我用了10分鍾去門口買了一個。我認為,當一些事情無法挽救的時候,我選擇重新開始。”

最後,副總對他說:“你被我們錄用了。”

隨即,考場裏掌聲一片。

生活中,如果家裏的電風扇的扇葉壞了你會做出怎麼樣的選擇呢?也許你會馬上去再買一個新的回來,但是生活畢竟不是想像,沒有那麼理想,萬一當時沒有時間去買新的呢?萬一手裏沒錢呢?萬一自己家附近沒有賣電風扇的呢?那是不是就沒辦法了呢?其實,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我們綁兩塊三合板是不是也一樣管用呢,隻是難看了一點。

一條道走到天黑是不可取的,古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我們不一定能去,所以去羅馬到底有幾條大道,就無法考證了,但麵對一件看似複雜的事情,你會忘記去羅馬有幾條道的哲學嗎?同樣,地球既然是圓的,你還怕沒有別的路嗎?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就是說做任何事情都得一點一點的來,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好了。否則那不是人,那大概是神仙吧!水要一口一口地喝,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你不能一下子就把一杯水或者一碗飯全吞下去。這就是說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人生其實就像一個空瓶子,而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就是需要裝到瓶子裏的東西。這些東西有大有小,有多有少,這就出現了瓶子隻有一個,要裝的東西卻有很多的情況,每每這時候,有些人就會隨便抓一把放進去,看看沒滿就再裝些進去……直到最後,才發現必須裝進去的東西已經無法裝進去了,於是隻好倒出來重裝,感歎自己不走運,其實這隻不過因為事先沒排好順序,沒做好循序漸進而已。

我們做事情總是從開頭做起,然後按著事情的發展,慢慢地去解決、去安排。就像看書,每次都是從第一頁開始看起,一直看到最後,沒有人從最後一頁看向第一頁的。我們也遵循著認識、戀愛、結婚、生子,再慢慢一起變老這樣一個程序,不可能先慢慢變老,再生子、結婚……因此依次做好每件事,否則時過境遷,到下一個階段就很難有機會補救。

長城是我們的驕傲,但有沒有想過,那麼龐大的工程是如何建成的呢?古代經濟並不發達,在全靠人力來勞動的時代,又需要多少人、多少時間來完成的呢?有時候覺得光想一想那龐大的工程,就開始愁了,雖然愁得很沒有道理,但總是愁得很投入。其實,長城的巨大也是起源於一塊磚,也是由一點一滴來組成。生活中,當有一個未來的藍圖或者計劃的時候,有些人總喜歡想得很遠,把所有要做的事情清點一遍,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一跳,立刻被龐大的工作量嚇住了,同時也開始懷疑了:我能有完成的時間嗎?我有能力完成嗎?這也太多了點吧!最後得出結論:還是放一放吧,我真的沒有那麼大的本事去完成這麼龐大的事情,何況這種龐大的事情也不該由我來完成。於是所有的計劃和藍圖就這樣被擱淺了。如果生命中每一件事都這樣被輕易地扼殺在搖籃裏,那你說你在這個世界上能幹什麼吧?無非是多浪費了些糧食,多製造了些垃圾。

其實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明天的樹葉一定會在明天掉下來,不要試著在今天去清掃明天。也不要去想以後的事情將有多麼繁雜,隻要想著今天我需要做些什麼,現在我需要做些什麼就可以了。而不是把所有的時間都浪費在思考事情有多麼複雜、有多麼龐大、有多麼的不樂觀、做起來有多麼的費事。

就像有一隻鍾表剛上崗的時候,別的鍾表告訴他,它將走3200萬次。就這麼隨口一說,把這隻可憐的鍾表給嚇壞了:媽呀,要我做這麼累的事情,等走了3200萬次,那非得把我走散了不可,我是絕對辦不到的。這時另一隻鍾表對它說:別聽人家胡說八道,你隻需要每秒鍾滴答一下就好了。一年過去了,這隻鍾表穩穩當當走了3200萬次,也沒看見它掉一個零件。人有時候也和這鍾表一樣,總是會被將來繁重的任務所嚇到,然後就遲遲不敢行動。如果有一天有人讓你去攀登珠穆朗瑪峰,你是不是當時就會被嚇暈過去,醒來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又搖頭又擺手地說自己不行。但是,倘若事先不告訴你是去攀登珠穆朗瑪峰,而隻是說讓你每天努力地向上攀爬50米,也許,你會不再那麼費力,不再覺得那麼可怕。

任何一件龐雜的事情都是由若幹小事組成的,也許,事情的最終結果看上去是那麼的高不可攀,那麼的遙遠或無法接近,但循序漸進是做事的基本方法,也是生活的基本常識。隻要我們先從簡單、細小的事開始做起,然後再遵循事情發展的進度,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好今天應該做的事,成功想不向你招手都難。

雖然也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不能去全部實現,但是從現在做起,用心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我們逐漸就會發現事情正慢慢的變化,向著我們所希望的方向。即使最終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但誰也不能說我們的努力是被浪費了。因為,點滴的積累,終有一天將彙成浩瀚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