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分(1 / 3)

從一生下來那天,我們總是在尋找著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比如沒學會說話那會兒,每當餓或者想睡覺的時候,就用哭,就是那種撕心裂肺驚天動地的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意願。哭鬧就是學會說話以前適者生存所表現出來的本能。

適者生存指的是努力地改變自己,使自己事業適應生存環境的變化,做一個能夠駕馭生存環境的人,而不被生存環境所奴役。“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要想使自己適應生存,必須讓自己具有狼一樣的生存能力。要想“與狼共舞”,首先得把自己變成狼。

達爾文曾經說過:“在生物界的生存競爭中,強者得以生存,弱者遭到淘汰。”不知道的,每次麵對那些平凡的真理總是覺得其實自己也可以說出來,隻是稍晚了那麼幾百年而已。達爾文的這句話在21世紀的今天被詮釋得更為清楚。

在今天的經濟大潮中,雖然說是生機勃勃、商機無限,充滿挑戰性,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也是鐵的法則。要想在21世紀的今天生存,不被大魚殘酷地吃掉,就得擁有在21世紀生存的能力,做時代的強者,勇立於時代的潮頭。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就必須有較強的競爭意識。處在危機四伏的競爭環境裏,就仿佛處在一個被狼群圍攻的圈子裏。每每這個時候,就需要你明智地選擇了。你是選擇被狼無情地吃掉還是用自己的智慧,打入狼的內部,最後做到與狼共舞?人不是九頭獸,生命隻有一次,於是很自然地就會選擇先保住生命,至於以後會發生什麼,就順其自然吧。在這個“與狼共舞”的年代,首先要學會把自己變成狼,敢於麵對競爭,善於迎接挑戰,不退縮、不畏懼,有一顆狼一般的野心、有狼一樣的敏銳的目光,還得具有狼一樣的冒險精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社會這一大環境,更好地麵對競爭壓力,在競爭中不斷進取,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成為時代的寵兒。

在狼群中生存,我們不僅要具備狼一樣的能力,還需要擁有狼一樣的合作精神,競爭並不是相互的殘殺,競爭是共同的發展、共同的進步,隻靠一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隻有做到共同的發展,才能適應生存的需要,否則很容易成為狼嘴邊的美食。

未來的時代是動蕩的時代,是變化的時代。成功者要敢於麵對競爭,善於迎接挑戰。如果你無法適應這種局麵,那麼,你將麵臨著巨大的危險,將被無情地踢出局,你的人生也許很快就要OVRE掉了。這時有人就開始不相信了,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覺得根本沒那麼嚴重:我是誰啊,看看我的塊頭,再看看我的殺傷力,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被OVRE掉呢?你覺得恐龍的塊頭和殺傷力大還是你的塊頭和殺傷力大?答案我不想知道,但我知道恐龍已經在適者生存的遊戲規則中淘汰了。如果不能適應變化、競爭、挑戰,無論你看起來多麼強大,都有被淘汰的危險。

市場經濟的競爭是殘酷的,弱者的命運隻能是淘汰,這就要求我們善於麵對競爭與挑戰。而任何人都不能離開社會而孤獨地活著,隻有改變自己,並且努力地去適應它,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小學課本上我們就學過“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之類的道理,可是真正把時間當成有價值的人好像少之又少。太多時候總是用一下午的時間去喝茶約會看報紙,要不就是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就連蹲廁所都得半個小時。任何東西都有挽留的機會和可能,像女朋友離開你的時候,你可以死皮賴臉死纏爛打,情真意切足以讓冰山融化地去挽留她;當好朋友要遠去的時候,你用兩瓶白酒和一氣狂侃也許就能挽留住他,但隻有時間是無法挽留的,不管你耍賴也好,真誠也好,不要奢望它能買你的賬。它永遠就像那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之勢一點點地流去,而且是隻可流去,不可流回。當一天結束時,時間永遠不會留做明天待用,它在任何時候都和你分的清清楚楚,從來不會拖泥帶水。所以,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就必須知道該怎麼伺候這個難纏的人物,就必須學會有效地安排時間,有效地利用時間。

有的人總是為自己的不努力或者是其他的一切主觀原因而找一些客觀的借口,說什麼自己的命不好啦、沒趕上好時候啦等等,甚至說娘生自己的那個時辰不對,就這樣甘於平庸一輩子。其實,你可能沒有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天分,或是莫紮特的音樂天賦;你可能也不像世界首富那般富有。但是有一樣東西,你擁有的和別人一樣多,那就是時間。

你的一天,和莎士比亞或愛因斯坦的一天,同樣是24小時。為什麼人家就能讓全世界都有所聞,而我們卻難以讓胡同口的大媽記住呢?這裏麵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和利用時間有關係。莎士比亞或愛因斯坦在上廁所的時候說不定還拿著手紙想問題呢,而我們呢,總是拿著報紙或者雜誌在“逍遙”呢。記得聽過這樣一句話:人從生下來,就開始一步步地接近死亡,向死亡邁進。有時候覺得時間是萬能的,它能把你帶向成功的頂端,同時也把你帶向死亡。那麼,我們既然不能延長時間的長度,但可以拓展時間的寬度啊。善用你的時間,莫蹉跎。

處在現在這個知識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人們常因繁重的工作而緊張忙碌。如果想調劑自己的生活,就必須學會善於利用時間。無論是在工作或者學習方麵,若能以最短的時間,做更多的事,那麼剩下的時間就可以挪作它用了。因此,善於利用時間,不僅可以完成許多事情,更能擁有輕鬆自在的生活。

我們也許會對社會上那些著名的企業家、政治家感到懷疑:他們每天有那麼多事情要處理,卻還能將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有條不紊;不但能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籍,以休閑娛樂來調劑身心,並且還有時間每年帶著全家出國旅遊好幾次。難道他們一天不是24小時嗎?正確答案是:他們比別人更善於利用時間。

其實他們也並不是有什麼特別好的方法,和旁人不同的隻是——他們非常重視時間,並將之有效運用。換句話說,他們不認為時間是“量”,而是認為它更偏向“質”。現在,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有限時間內,“質”的充實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他們有效使用時間的不二法則。

人的心態常常處在無休止的矛盾之中。自己擁有的東西,無論別人多麼羨慕,總覺得平淡無奇;自己沒有的卻以為重要,而擁有的一旦失去,才想起當初應當珍惜。“今天”是最容易得到的,就像空氣和陽光一樣,時間老人曾經慷慨地給過你很多個今天,但卻沒有多少人給予它特別的關注。人們往往寧願沉浸在對昨天的追憶和對明天的憧憬之中而漠視“今天”的存在。

比起昨天和明天,今天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為昨天的輝煌並不能證明今天的價值,明天的燦爛也無法減輕今天的負擔。我們所需要的是永遠抓住今天,把全部的熱情與心血都傾注到現在,無論是陽光燦爛還是陰雨連綿,無論是瑞雪紛飛,還是狂風呼嘯,都要隨著時間一起衝鋒陷陣,方能無愧於昨天,無悔於明天,也無愧於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給自己定了一個又一個目標,我要賺夠100萬,我要買很豪華的別墅,我要開奔馳車……並努力地為這些對你來說並不很容易的目標奮鬥著,殊不知當你拚死拚活地一點一點地接近目標的時候,卻忘記去享受奮鬥過程中那份屬於你的快樂,而生命也在一點一點的流失,等你想起來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也許你將享受的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風景就是,地獄的使者狂笑著把你帶走。今天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日子,過程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美麗。

也許有的人在看到這個題目時就開始冷笑:享受過程?我怕還沒享受到就已經餓死在過程中了。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味地去追求當初的目標,隻有達到目標才覺得開心,就不會死了?死對於每個人來說,不管活多久,是一定要發生的。但有時候死和死就有那麼一點點不一樣了。大家還記得那個笨笨的烏龜和狡猾的兔子賽跑的事情吧?即使烏龜跑得再快,也無法在和兔子賽跑時得到冠軍,靜下心來想想,烏龜真的就沒有一點收獲了嗎?不,一定有!也許烏龜比兔子更能講些道路中的情況。你難道能說這種收獲不值一提嗎?

在生活中,人往往為了吃飯而吃飯,一頓飯下來,好家夥,連什麼味道都不知道,甚至都不知道剛才吃的是什麼,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仿佛所有的東西從來沒有經過舌頭到喉嚨之間的三寸之地。我們雖然是動物,但是高等動物,把結果看的那麼重要隻會降低智商,沒有其他好處。看到這裏,就有人開始要走極端,說我把大把的時間用在睡覺、吃飯和娛樂上,這是不是就是很好地享受了生命,享受了過程了呢?

空白的時間和休閑時間並不會自動變得有益處,我們要在生活中創造滿足,充分享受生命的過程,所以不要任由生活降臨到自己身上,首先設定目標,然後再用心逐步實現,用心來體會這個實現的過程,你會發現朝著目標前進的過程比實現目標重要得多。

把焦點放在眼前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既可以享受過程又能獲得最後的結果。說到底,我們從努力中所獲得的快樂與滿足要遠遠勝於實際達成的目標。不管一個目標有多麼重大,達成目標時所得到的滿足隻是暫時的。作家史蒂文森說:“滿懷希望的旅行勝於到達終點。”當我們以過程為終極目標時,人生就完全改觀了,創造力如泉湧,失敗可以看做成功,輸即是贏,路程變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