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滿眼的喧囂掩蓋不住寂寞,當塵世的忙碌擾亂了人心,當紛亂的人潮吞沒著情感,當荒蕪的夜色荼毒了真實,當迷亂的我們失去了眼中的華彩而陷落迷津的時候,有一位可愛的老人,歎息著伸出雙手,從容地拉起一個個即將落入深淵的青年。
歎息中,多少無奈,多少憐愛,多少癡情;
歎息中,多少疲憊,多少訓斥,多少期盼。
或許人生都會有重新來過的機會,可是誰會願意像他那樣,一生辛苦隻為喚醒沉淪,隻為劃破黑暗,如魚兒渴望清泉般搜尋溫暖和明媚陽光?
曆史,夢境,生活;
道德,風骨,品行;
人情,世事,學問;
紅塵,男女,婚姻。
有誰能像他那樣看得明白,悟得透徹,講得清晰?
有誰能像他那樣義正辭嚴,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將真相昭然於世?
還好,上帝並沒有遺棄我們而及時賜予了我們一個柏楊。
“真實就在那個布滿文字的麵具後麵。”他悄聲說。
天地也要顫抖,風雲也開始變色,若幹禁錮人性的理論絕望地在理性雙眼的漠視中開始崩潰、塌陷。清朗開始重現,而我們則是有幸最早看到真正風光明媚的人。
如果是盤古破開鴻蒙,那麼柏楊先生就是他用來開天辟地的那把巨斧。
他鋒利、堅硬、剛直、固執。
他願以自己的身軀去破開混沌,劈開一切阻擋生命萌發的東西。
這就是永遠以關懷人類為終生理想的柏楊。
柏楊,原名郭衣洞,台灣著名作家。1920年生於河南開封。他一生學貫古今,著述豐厚。初涉文壇,即立誌以關懷人文作為自己的追求,憑著一身肝膽,用犀利的文字譏諷渾濁的時代和蒙昧的時局,以英勇的鬥士姿態橫空出世,震驚東西寰球。他平和,他驕傲,他自得。
他握著勇士的筆,以最無私的心情來指點越來越富足卻越來越迷茫、恐懼、丟失自我的人們。
他的快樂在於剖析,他的偉大在於關懷——關懷塵世,關懷平平常常的男女。
若是妙筆能生花,那麼柏楊先生筆尖流動著的一定是一朵玫瑰,開得繁盛,豔若明霞,卻有滿身鋒利的尖刺。不過,他以美麗芳香征服了世界。
隻要醜陋還未消失,柏楊就一定存在,或者還有第二個,第三個……
讓我們謹以恭敬的姿勢,以欽佩的態度去翻開這部薄薄的小書,細心地聆聽柏楊先生最動人的智慧和情懷。